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在距離杭州五十公里處的海寧錢塘江畔,有一個具有二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鎮,是我國良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因其在漢代就開始曬鹽、製鹽,而得名“鹽官”。鹽官在錢塘江大橋建成以前,一直是錢江兩岸的物資集散中心,南來北往商貿繁榮。因而,古時候歷代皇朝都很重視鹽官的海塘修建,如今看到的海塘大多數是清代重建的。遊客從縱面看向海塘,形似魚鱗,因而又被稱為“魚鱗大塘”。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鹽官一直是以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美麗的民間傳說和壯觀的一線潮湧而聞名於世。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為當地傳統的“觀潮節”,屆時,以潮高、多變、洶湧、驚險而享譽海內外的一線潮,從錢塘江的東方滾滾而來,氣勢洶湧,場面雄偉壯觀。江岸邊數十萬名遊客雲集而來,爭相一睹潮湧奇觀,呈現出“萬馬奔騰海寧潮,江潮人潮兩相湧”的奇景。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鹽官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是世界第一大奇觀——錢江潮的攬勝之地,與壺口瀑布、黃果樹瀑布並列為三大觀潮勝地。到這裡來觀光的遊客,大多數是衝著“錢江潮”而來。然而,鹽官又是標準的江南水鄉古鎮,風景秀麗,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擁有省、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十多處,素有“袖珍式歷史名城”之稱。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走進古鎮,首先看到的是“宣德門”,這是一座典型的鹽官古建築,據說當年乾隆四次來鹽官,都是從此城門經過。宣德門上面的城樓上,“鎮海樓”三個大字也是乾隆親筆所賜,希望能鎮壓著洶湧的海潮,使沿江百姓免遭水患。站在城樓上面,還能夠俯瞰整個海塘和古鎮全貌,欣賞著這座千年古鎮內的青磚石板,小河流淌,粉牆黛瓦等。這座古鎮完全是一個江南的歷史縮影。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古鎮內的“宰相府第風情街”,是一條重現千年舊風貌的古街。位於鹽官小東門直街,以清代宰相府第“陳閣老宅”為主要景點,由東向西分別是:陳閣老宅、楊兵部宅、城隍廟、五土廟等人文景觀。另外,還有獨具特色的城牆、吊橋、點將臺、廊橋等文物古蹟點綴。由於乾隆與“陳閣老”之間複雜關係的民間傳說,使地位顯赫而又諱莫如深的“陳閣老宅”,更加充滿了傳奇色彩。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在鹽官鎮還有一座清宮式建築的海神廟,素有“江南紫禁城”的美譽,氣勢宏偉、金碧輝煌,充滿了皇家氣派。海神廟佔地四十餘畝,專祀“浙海之神”。該建築群沿著中軸線五進深展開,中間是主殿,兩邊是廂房,廟內還有清代四位皇帝所賜的御匾,以及雍正、乾隆合題的父子雙皇御碑。可見,當初的清皇室對這裡是非常喜歡的。

它是江南水鄉古鎮,擁有氣勢磅礴的錢江潮,乾隆下江南去過很多次

繁榮的經濟促進了當地文化的發展,鹽官曆來人才輩出。僅僅是陳氏,就有“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之稱。景區內還有王國維故居、金庸書院等景點,值得大家遊覽。歡迎您的精彩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