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近期气温持续升高

中国著名的酥梨之乡

蒲城县万亩梨花慢慢竞相绽放

满城都是的梨花的芳香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春风来,梨花开”

2019中国蒲城第三届梨花文化旅游节

即将拉开帷幕

刚好在清明小长假期间

不妨陪着家人赏万顷梨花

咥蒲城特色美味

探历史古迹寻将相故里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 扫码预定梨花节联票

蒲城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位于蒲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是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除了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里博大精深的美食和花样繁多的小吃

也足以令人惊呼过瘾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 蒲城报时城标志日晷

说起美食,多少人留念一座城

是因为它烙在我们味蕾上的味道,

在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地方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便是蒲城的美食。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蒲城是陕西传统美食保留较好的县城,沿街出售传统小吃的店铺比比皆是,水盆羊肉、八宝辣子、椽头馍等小吃的独特风味一直享誉三秦,素有“蒲城小吃甲渭北”的美誉。从地方美味开始悟一方盛景,何尝不是一场独特的旅行体验。

椽头馍夹八宝辣子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来到蒲城,最先不能错过的美食莫过椽头馍夹八宝辣子。俗话说:陕西八大怪“辣子一道菜”。八宝辣子是蒲城最传统的一道辣子菜,一辣二咸三香是八宝辣子的特点。配料有三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辣椒面,二是咸菜丁,三是大肉丁。

蒲城因地处渭北高原地带,常年有西北风侵扰,为驱寒防冷,辣椒就成为了一种极好的食物。它有辛热、御寒、健胃等功能,蒲城人更是将吃八宝辣子作为一种美妙的享受,离开了它,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了无趣味。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而说到八宝辣子,就不得不提名声在外的椽头蒸馍。北方馒头千姿百态,唯有蒲城的做工最讲究。蒲城椽头蒸馍以其形似椽头而得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以渭北优质小麦和洛滨之独特水质为原料蒸制,具有馍白皮展、外酥内嫩、数日不裂、营养丰富、甘香盈口的特点。

鲜红喷香的八宝辣子夹进雪白香甜的椽头蒸馍,咀嚼之后那窜在口腔里的美味,令人满口生津!

面辣子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面辣子是蒲城另外一种辣味,也叫蒸辣子糊糊。面辣子以前是穷人饭,现在是从蒲城普及到长安、蓝田、户县、周至等关中地区的一种调味小吃。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过去,人们将家中舍不得丢掉的碎节粉条、豆腐丝、木耳丝等散碎蔬菜,和面粉一起制成浆糊状,加入油泼辣子等调料调味,将馍泡着吃。蔬菜软熟,辣香浓郁,再配上刚蒸出来的馍块,令人记忆深刻。

高力肉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如果说之前两种美味跟地域有关,这道美味则与历史故事有关。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大总管高力士,酷爱吃这样的肉菜,因此将这道菜命名为了高力肉。又因唐玄宗埋葬于蒲城县城东北15公里的泰陵,高力士作为陪葬也埋葬于此,于是高力肉便成了蒲城的名菜。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高力肉的做法:用精瘦肉,切块,约胡桃大小,裹蛋清、淀粉,先过油,再蒸制。蒸时加精盐、味精、葱、姜、大料及酱油,出锅呈酱红色,酥而不烂,味略咸而香,老少咸宜。

水盆羊肉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水盆羊肉也是来蒲城必须要尝的一道菜。说起水盆羊肉,尤以渭北一带的澄城、蒲城、大荔的水盆羊肉最为地道。

蒲城水盆羊肉是手撕肉,调料以花椒为主,而澄城水盆羊肉是刀切肉,调料以小香为主;大荔的水盆羊肉则以剔骨鲜羊肉、骨头等为原料,虽然口味各异,但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大多数蒲城人的早晨是从一碗水盆羊肉开始的,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6点,家家羊肉泡馍店前都能见到排得长长的队伍。“手上掰着坨坨馍,嘴上谝的是闲传,大碗咥羊肉,头上冒热汗,浑身里外忒舒坦,好像登上了云端。”或许,对蒲城人来说,从这碗羊肉汤里品尝到的不仅仅是鲜香的味道,还有对生活的感悟。

棒棒馍、石子馍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蒲城独有的棒棒馍和石子馍。两者都是干脆,面里边有各种调料,因此吃起来非常美味。有的还会在面里加上鸡蛋,美味十足。

地软包子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地软又名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地皮木耳。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坡地上和河沟边,色味形俱佳,口感甚佳。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软,但比粉皮脆,润而不滞,滑而不腻,有一种特有的爽适感。食用方法很多,可炒食、凉拌、馏、烩、作羹等。地软包子馅儿是用地软少许,豆腐(要硬点儿的),粉条,少许葱,全部剁碎,用盐、花椒粉、生油等调味而成。陕西蒲城的小吃远近闻名,尤其地软包子色香味俱佳,乃蒲城一绝。

红苕面/饸饹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红苕面饸饹又叫钢丝饸饹,是老蒲城人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产量高,几乎成了人们的日常主食,餐餐离不开它。于是老百姓变着花样对红薯进行加工,什么“红薯面条”、“红薯蒸饭”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用红薯面做成的“饸饹”。吃起来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刺荆面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刺荆以前是地里的野菜,现在是越来越难挖到了。刺荆面的好处,在于刺荆本身性凉,益身,佐以面食,在夏天能够降温解暑,振奋食欲。况且那绿绿的颜色也很鲜艳,令人胃口大开。蒲城的刺荆面是很多浦城人童年里的美好记忆。

油糕

油糕蒲城的油糕呈椭圆形状,馅一般是红糖或者白糖,色泽金黄、皮酥肉软、香中有甜,吃起来既甜又软绵,非常好吃哦~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蒲城肉面

蒲城肉面“城里人”从小吃到大,但依然百吃不厌。既然叫“肉面”,当然它的制作原料离不开肉了,它主要原料是猪肉或牛肉,绞碎之后跟面粉混合揉成,最终加工成长条的面状。它比一般的面要粗,再加上肉的质感,所以吃起来更有韧性更有嚼劲。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继光饼

蒲城继光饼,一听名字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民族英雄戚继光呢?据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了。现在的继光饼有甜、咸两种口味,既充饥又解馋。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老鸹撒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除了大蒲城,如果有地方还卖这种食物,那老板不是蒲城人才怪!劲道的老鸹撒吃起来不要太有感觉啦!高级吃法是用蒜水凉拌老鸹撒,在夏天的时候这是多少蒲城娃的最爱。

汤面轱辘+蒸饺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蒲城的蒸饺就不用说了,比任何一个地方的蒸饺,都皮薄馅多,还软活!只是,每次蒸完蒸饺时候,剩下的面做成汤面轱辘,别的地方可是很少见了。汤面轱辘,又叫汤面卷卷。我感觉它是蒸饺伴侣,因为在蒲城只有做蒸饺的时候才会做。用蒸饺剩下的面,擀开,倒些油、撒点葱花,一起蒸熟。沾着辣子水水吃,油香四溢,简单的食材,最美的味道!

烩饼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烩饼,这也算是蒲城独有的小吃了。在蒲城会有很多烩饼店,这是蒲城人的主食之一。只卖这一样饭,也足以养活一个店面。

油馍、油饼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这不是煎饼,而是蒲城人称做饼子的小吃。饼子是烙的,呈碗边沿大小的圆形。用这个卷菜吃,饼筋菜油,香宝宝!每次和饼子一起做的还有油馍,加点花椒叶烙成干干脆脆的油馍,不要太勾引蒲城人的胃了!

油包子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过年、出门、红白喜事,才能吃到的油包子。小时候都是偷偷的把油包子掰开,把里面的油偷偷吃完,然后把馍又放进笼里。相信很多蒲城娃都这么干。怎么做呢?先做油面馅,给容器内放入适量面粉,放上食盐和调和粉,然后加食用油,如菜油等,边加边用筷子搅动,直到出现小块,馅就做成了。然后和包包子那样将馅包好,上锅蒸熟即可。

孜卷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豆腐、韭菜、粉条,这三位,被蒲城人发挥了它们作为食材的价值最大化。它们三,包包子,包子好吃到不行,包蒸饺,蒸饺味道绝了,做成孜卷,那又是另一种形态的超级美味。孜卷是一种小众美食,别的地方你还真很难吃到。除了豆腐韭菜粉条孜卷,南瓜孜卷也好吃的让人忘记生日!

刮刮粉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刮刮粉,又叫挖挖粉。是用一种工具,从一大坨粉上一圈一圈刮成条状的食物。用凉水浸泡着的刮刮粉,吃起来凉凉的,很爽口。

槐花麦饭

云南有个特产,叫鲜花饼,而对于爱吃会吃的蒲城人来讲,用槐花做出的美食,可不止一两样,槐花炒鸡蛋、槐花煎饼、鲜槐花包饺子、晒干的槐花包包子......而最被蒲城人迷恋的,就是那道槐花麦饭。

“春风来,梨花开” 花香满溢 美食遍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