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你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可是孩子們卻不理解童心是多麼的重要,似乎每個小孩子都很著急,著急著吃東西,著急著出去玩,著急著長大。作為父母的我們似乎也很難理解孩子。我們總是會不經意間埋怨孩子太過著急。有的父母甚至在孩子著急催促的過程中對孩子說不。我相信很多父母一定有和我相似的經歷。於是,孩子與父母之間就慢慢升起了無聲的硝煙。如果你看過《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繪本,就能體會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那些焦慮、生氣與悲傷,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能夠治癒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與其說是這顆種子的力量,不如說是父母對孩子愛的呵護。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是加拿大著名獨立插畫家奧德里奇·加西亞的作品。它用大量的圖畫描寫了一位小女孩子種下一顆種子的故事,在種子的生長過程中,小女孩發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呢?

本文將從繪本構圖角度,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的好奇心這三個方面來談談我們如何閱讀這本繪本。

一、 繪本構圖精美,營造出一個色彩豔麗的童話世界

安徒生在他的自傳中說:“人生就是一個童話。充滿了流浪的艱辛和執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無定所,我的心靈漂泊無依,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

故事由一個叫“慢吞吞”的種子開始,春天的時候,主人公小女孩布穀收到了一樣小禮物----一顆叫做“慢吞吞”的種子。布穀手捧著這顆種子,眼睛瞪的大大的,滿是驚喜。爸爸和媽媽則一臉關心的站在布穀兩側。春天的窗外滿是綠意,開著窗戶的窗臺上站滿了彩色的小鳥。還有小鳥不時飛進屋子,歡快地說:“好可愛的種子啊”……

1、圖畫構圖色彩鮮豔,具有視覺衝擊力

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 年齡為2-3歲的幼兒期兒童喜愛豔麗明快的顏色,尤其是對比明顯的顏色,有部分孩子對新鮮顏色的偏愛程度會持續整個兒童階段。因此,為這一年齡段的兒童選擇繪本時,應更多地選擇明度高與純度高的彩色繪本。

這本繪本主要就使用了黃色、粉色、藍色、綠色、紫色。比如每一個小布谷都是黃色小卷發,淺藍色上衣搭配粉色揹帶褲,透露出一種青春活潑的小孩童心。媽媽是黃色長卷發,搭配黃色連衣裙,而爸爸則是藍色格子襯衣,搭配紫色褲子。家裡的牆面則是綠色。這種大片黃色、綠色,期間點綴粉色、紅色、紫色的手法使得整個畫面給人一種鮮豔、活躍的感覺,同時很具有視覺衝擊力。

由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最早提出感官教育,即通過對感覺器官的訓練,發展和提高兒童感知能力的教育。兒童感知能力又包括視覺、聽覺、觸摸覺、嗅覺能力。蒙臺梭利認為,智力的發展首先要依靠感覺,只有利用感覺的蒐集和辨別,才能產生初步的智力活動。3 歲-6 歲是兒童發展感覺功能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可直接用感覺刺激法促使兒童的感覺合理發展。

這本繪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精美形象的插畫,色彩鮮豔的印刷促進刺激孩子的感觀發育。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2、 畫面生動有趣,造型新穎可愛

初次拿到這本繪本的時候,就被封面布穀和她媽媽的造型打動。誇張的人物造型,有趣的表情,讓人忍不住想要翻開看一看。

(1)這本繪本每一頁都畫風精美,有情有景

像封面,就是布穀站在椅子上面,手扶著粉色的大圓桌,而媽媽就坐在她的對面。媽媽穿著一身黃底白圈的連衣裙,坐在椅子上,雙手捧著花盆,好奇地看裡面那顆名叫“慢吞吞”的種子。布穀此時的表情也是活靈活現,眼睛瞪的大大的,也同樣好奇地望著那顆種子,身子前傾,讓人感覺著急地都要爬過去了一樣。繪本將媽媽的悠閒與小女孩布穀好奇著急的心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同時還不忘用一根長有綠色葉子的藤蔓來裝飾吊燈,讓整個畫面更加有趣。這本繪本講究繪圖的精美和細節,畫中有情又有景。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2)人物造型可愛,生動有趣,帶給孩子快樂

主人公小女孩布穀的造型就是扎著兩個小辮子的黃色小卷毛。她穿著條紋長袖,粉色揹帶褲,尤其是粉色褲子的膝蓋位置還有兩個方形小布丁,再加上她那一對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尖尖的鼻子,將人物活潑可愛的性格躍然紙上。嬰兒及低幼期的兒童對於顏色鮮豔,造型可愛的圖像較為敏感,這一時期的孩子情感上較為簡單,越是這種造型可愛,生動有趣的畫面,越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帶給孩子們快樂的感覺。

二、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治癒了孩子的負面情緒,與其說是這顆種子的力量,不如說是父母對孩子愛的呵護

一開始布穀把“慢吞吞”種進花盆以後,就一直瞅著花盆裡的種子。一開始她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可是看了很久,花盆裡除了黑乎乎的泥巴,什麼也沒有。布穀站起來,繞著花盆走了一圈又一圈。這時候她的內心產生了焦慮的情緒。

她在心理想:“慢吞吞”,快發芽吧。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然後她看到花盆裡長出一個小綠芽,然後快速生長,衝出屋頂,直衝雲霄,就像故事裡的魔豆一樣。這時候,布穀開始興奮,她的內心開始高興。她說“嘿,等等我!”然後她一下撲了上去,死死抱著這顆神奇的植物,就像乘了一架電梯一樣上了雲。小鳥、天空、雲彩。布穀開心壞了。可是,突然,她意識到這顆植物還在繼續生長,她開始想家,害怕,害怕遇到魔豆裡那個長著尖角的巨人。然後

她哭了。就在她眼淚汪汪的時候,她彷彿在天邊看見有一張巨大的臉正凶巴巴地看著她。於是她大聲地叫著媽媽。這時候布穀的內心是恐懼害怕的。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布穀,醒一醒。”這是媽媽的聲音。布穀睜開眼睛,原來剛才只是做了一個夢。這時候布穀撲進媽媽懷裡,問媽媽:““慢吞吞”是不是一顆魔豆?它會把我帶到天上去嗎?會看到像小山那麼大的巨人嗎?”

這時候的布穀內心是充滿了擔憂的情緒。

媽媽哈哈大笑,拍拍她的腦袋:“放心吧,小傻瓜。”媽媽捧著花盆看了看,說:“你給種子澆太多水啦,也不能把它放在大太陽下面暴曬,這樣它永遠都不會發芽。”“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讓種子慢慢地長大。你忘記了嗎,它的名字”慢吞吞呀” ?”

“是哦,要是讓我喝那麼多水,我也會鬧肚子的”這時候布穀才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媽媽的話像定心丸一樣,讓布穀內心又恢復了平靜。

在媽媽的幫助下,布穀重新把“慢吞吞”種了一遍。給它澆點水,給它曬一小會兒太陽,陪它聊會天,布穀自己也看會《白雪公主》,一點也不著急了。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布穀種“慢吞吞”種子經歷了一開始的好奇、焦慮狀態,而後隨著發現小綠芽又進入興奮狀態,緊接著她又乘坐神奇植物直衝雲霄經歷了恐懼害怕的狀態,最後醒來以後進入擔憂狀態……

媽媽面對布穀出現的一系列情緒沒有表現出不耐煩,而是用愛去包容和接納了她的情緒,給她一點時間,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寬和的氛圍,平和的話語,最終緩解了她的負面情緒。

  • 當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出現了負面情緒,作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出現這兩種情況:

  • 一種是面對孩子的哭鬧就妥協退讓。例如孩子一哭一鬧,父母就立刻說“再不要哭了,我給你吃糖”,或者會說“不哭我就給你看動畫片”等等這種類似的話,想通過外物幫助孩子立刻消除負面情緒。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孩子過於溺愛,會造成孩子學會和大人講條件,滋生驕縱性格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仇覽傳》:“孤犢觸乳,驕子罵母。”意思是獨生子因溺愛,助長了驕氣,父母反受其害。

  • 另一種就是面對孩子的哭鬧態度強硬。例如孩子一哭一鬧,父母就說“再哭,就不要你了”。這樣否定打壓孩子的負面情緒都會使得孩子內心恐懼, 容易否定自己,壓抑情緒,從而影響今後的性格和心理發育。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能夠像布穀的媽媽一樣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給孩子一個輕鬆緩和的氛圍,讓孩子慢慢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長大。

這本繪本是依附於人的情感情緒產生的,畫面唯美,有趣,從而緩解壓力,緩解負面情緒,撫慰人心,使人放鬆。讓我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感受到溫暖,情感上得到治癒。

三、增強孩子的好奇心,父母需要了解三個方法

每一個童年時期的孩子,內心都是豐富的,充滿好奇心的。本繪本也通過有趣的繪畫從具象到抽象過度,培養孩子觀察,理解及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這本繪本里,小布谷收到這顆“慢吞吞”種子,根據媽媽的教導,她把種子放進花盆裡,蓋上土,灑點水,再曬會太陽。做完這些,她好奇地想:““慢吞吞”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呢?”會成為一個甜瓜嗎?奧,布穀喜歡甜瓜……

也許是草莓?哈,可以讓媽媽做成草莓果醬。

會不會是橡樹?如果它長出一顆大大的橡樹,我可以跟每個人說:“這是我種的!”

小布谷就是這麼充分發揮她的好奇心,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好奇心是非常可貴的品質,很多孩子就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努力學習,有所成就的。伯納德說:“數百萬人看到蘋果落地,但只有牛頓問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擁有好奇心》這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位母親向妖精祈禱“請授予我兒最有用的東西”的話,我認為妖精授予他的應該是好奇心。”

無數事實證明,好奇心對我們的思維是有益的。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對什麼事都會無動於衷。而一個具有好奇心的人,會對什麼事物都要問個為什麼,這就會表現出來強烈的求知慾望。

據胡克祖的幼兒好奇心 研究結果表明,幼兒中期(4-5歲),幼兒對新異事物的反應性以及探究主動性都出現了回落的趨勢,而到了幼兒後期(5-6歲)又出現明顯回升。這表明此階段幼兒教育的某些環節可能成了幼兒好奇心發展的障礙,因此家庭和幼兒園都需要作出反思和改進,以求促進幼兒好奇心持續發展。

1、允許並鼓勵孩子提問,引發孩子思考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在回答別人為什麼有那麼多創造發明時說: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探究問題罷了。”在愛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他的母親保護和支持了他的好奇心,並積極地鼓勵、啟發和引導他,才使他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發現我們的孩子也有一顆好奇心,那麼請積極鼓勵孩子去探索,去發現。例如,當孩子爬在地上看一隻毛毛蟲時,父母們可千萬不要去打擾他。也許他正在好奇,為什麼毛毛蟲有那麼多腳呢!

當孩子向我們提出很多問題時,父母千萬不要不耐煩地對孩子說:“你真煩,你問題真多。”“不要再來問我問題了。”“不知道!”父母應該耐心地區別孩子的問題。對於一些稀疏平常的問題,父母也可以反問孩子:你覺得呢?引發孩子思考,看看孩子會怎麼想。聽完孩子的說法後,父母再採取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孩子正確答案。對於另一些疑難問題,如果父母的答案也不是很明確,那麼請千萬不能不懂裝懂,請和孩子一起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2、提供豐富媒介,引發孩子好奇

教育心理學認為,開啟孩子好奇心和思考過程的源頭往往是問題。在問題的啟發下,孩子能產生新的思考、新的思路,充分調動頭腦裡的發散性思維,並提出創新意見。

對於孩子來說,好奇心是最強烈的心理活動,擁有完善的好奇心,往往代表孩子也擁有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多給孩子

製造一些新的驚喜,例如春天帶孩子去植樹,夏天送孩子一隻蠶寶寶,秋天帶孩子去採摘果子等等,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每個細節中去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提升孩子的探索世界的興趣和慾望。

《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溫暖小故事,呵護一顆好奇的童心

3、父母要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榜樣

孩子幼年的好奇心雖然是源於內心本能的,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除了讓孩子自己對生活中的細節好奇之外,父母還可以有意地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模仿。

例如,孩子在玩小汽車時,父母就可以好奇地問孩子:“為什麼這個小汽車一擰這個按鈕就會自己跑呢?”這時候孩子也會根據父母引導,拿起小汽車好好研究一番。父母還可以鼓勵孩子把小汽車拆掉,打開裡面,仔細觀察……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我們就要自己先努力成為那樣的人。父母以身作則,正確的引導,是孩子開啟智慧之門,成就自己的關鍵。

寫在最後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姚國麒教授說:“他們在閱讀一段生活,一段樂趣。”

透過《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這本繪本,我們可以看到小女孩布穀的情緒經歷了很多次不同的變化,由焦慮、興奮、快樂、悲傷,到最後迴歸平靜,這顆小小的種子牽動著女孩的心。女孩也牽動著媽媽的心。

溫暖、治癒系、好奇心是《一顆叫慢吞吞的種子》的主題,小布谷在媽媽的愛中學會化解負面情緒,學會等待。與其說這是一顆“慢吞吞”種子,倒不如說這是一顆好奇種子。這顆好奇種子永遠都種在了布穀的心裡,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探索的種子,也就保持了孜孜不倦的動力,而這種動力可以讓孩子在任何領域都有所成就。

萬事萬物都有自然生長的規律,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許需要給孩子澆灌更多的耐心、關愛,才能讓每一個孩子慢慢健康成長。


我是小枕頭媽媽,想要獲得更多育兒知識,就請關注@小枕頭媽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