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重要還是小孩教育重要。為了生活,為了掙錢,對孩子不管不問,這樣值嗎?

用戶103700815891


對掙錢重要還是小孩教育重要。我給大家講個身邊故事,也許從中你能得到答案。


15年前我和老公在蘇南打工的時候,身邊的好多小夫妻 ,基本上都是生了孩子扔在家裡給老人帶,夫妻倆出來打工。如果在省內打工的話,一年回家一次。那些雲南,貴州的夫妻,他們有的三五年才回家一次。他們說一年打工賺的錢,如果到年底回家的話,路費加上春節走親訪友。基本上不剩下多少。有的孩子長到三四歲了,還沒見過爸爸媽媽。


來自身邊的故事

我們以前租房子的時候,隔壁住著一對來自貴州的夫婦,他們來蘇南這個地方打工已經15年了,回家的次數只有五次。一個女兒剛6個月就扔在家裡給父母帶。後來女兒已經長到15歲了,在家成績非常差,除了打遊戲就是逃學,經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男孩子廝混在一起,家裡的父母年邁,再也管不到孩子了,於是就電話給兒子,讓兒子把孩子帶走,否則就真不可救藥了。女兒初中畢業後,夫妻倆於是就把女兒接到身邊,在打工的城市,上了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女兒到了父母身邊,並沒有因此改好,而是變本加厲地逃學、抽菸、打遊戲。為此經常聽到夫妻倆的吵鬧聲和孩子的哭泣聲。

他們吵鬧的時候,最常聽到夫妻倆指責女兒:“我們背井離鄉、辛辛苦苦在外打工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你能有個好的生活環境,以後過上好日子。”就聽到女兒聲嘶力竭地說:“誰要你們的錢,我只希望有父母陪在身邊,只要餓不死,我感覺也是幸福的,而你們呢?為了省那點路費,幾年不回家一次,我被同學欺負的時候你們在哪裡?我看到別的孩子在父母懷裡撒嬌,自己只能痛苦流淚的時候,你們在哪裡?我第一次來例假,手忙腳亂,以為自己得了病要死了的時候你們又在哪裡?現在我長大了,你們知道管我了?你們沒有帶過我一天,有什麼資格管我?”孩子的語氣中充滿了怨恨。

夫妻倆和我們談到女兒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愧疚和後悔,他們說在外打工這麼多年,錢是賺到了一點,但是女兒卻毀了。如果回到當初,夫妻倆一定要留一個在家種地,看孩子,哪怕窮點,起碼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媽媽最好親自帶孩子到三歲

好多父母認為孩子在小時候事不記事,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就可以成長,他們恰恰都忽略了哪怕就是剛出生的嬰兒都是有思想的,父母把嬰幼兒丟給別人撫養,會讓嬰幼兒覺得自己是個沒人要的孩子,沒有安全感會貫穿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孩子後來的一切叛逆的行為,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三歲之前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三歲前,媽媽要儘可能地自己帶孩子,不能與孩子有長時間的分離。這也是為了孩子以後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李嘉誠說過一句至理名言: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錢是賺不完的,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我們在賺錢養家的同時,千萬別忽略了孩子的成長,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但是一個成功孝順的孩子足可以讓你生活無憂。


蒲公英的情感花園


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做法不同,但是對於我來說孩子比掙錢重要,我也是這麼做的,權衡之下果斷離職換工作,放棄萬元以上的工資,就是為了管孩子,錢我可以等孩子大了出去掙,孩子的成長就是幾年的事,也許等你有時間管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不需要你的陪伴了,我也有壓力,兩套房子的房貸,就我老公一個人還,我現在一個月就大幾千塊錢,每天覺得很幸福,樂呵樂呵的


芳小姐的日常VLOG



陪伴孩子只是一種選擇,而非犧牲。

如果覺得自己照顧孩子是一種犧牲,受莫大委屈似的,我個人建議可以考慮放棄。因為即使你勉強下去,心態也會不平衡,以後的生活很容易跟老公發生衝突,完了還會把原因歸結於"因為我沒賺錢。"

小孩14歲,6歲之前我斷斷續續全職幾年,6歲之後連續全職,目前連續全職第八年,未來還要繼續全職幾年。

家庭經濟一般。老公的收入就是普通農民工的收入。雙方父母均健在,不可能拆開其中一個來幫我照顧孩子。老公職業原因,需常年在外省。考慮到孩子學籍以及以後高考問題,只能從一年級開始在本省就讀。

全職是夫妻共同商議的結果。不是因為有錢,也不是為了逃避工作。孩子需要人照顧,不是他就是我。



每些年我陪孩子的時間多,對孩子的性格愛好一一瞭解。

非要說犧牲,他做出了很大犧牲。

全職媽媽從來就不是危險的職業。與其如天天擔心不賺錢老公如何如何背叛,還不如加強自身情商智商。與其如滿臉怨氣,不如笑對生活。與其天天覺得自己吃了大虧,不如多想想老公有多麼不容易。與其如擔心孩子長大自己失去作用,還不如運籌帷幄,把家裡家外上上下下的事打理好,讓老公集中精神上班,自己也能鍛鍊處理事情的能力。

有些全職媽媽,又想著老公賺錢養家,又想老公處處溫柔浪漫,還想老公下班回家忙著洗啊掃啊賣力帶娃啊。碰到點小事就是"老公你去搞定"。這樣的日子不吵架不壓抑才怪。

當然,想讓老公做這些事不是不可以,多哄,少命令。

想讓老公解決問題與麻煩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在旁邊學著點,爭取下次自己解決。我老公常年不在家,家裡換水管燈泡,我都是自己換。我老公在外地,電腦壞了我教他處理,我幫他申請變更寬帶,安排安裝。

有些全職媽媽,天天研究化妝品美容,或者約人打牌,花錢不手軟,全然不看老公工資卡,一不小心花出個窟窿。能不吵架嗎?老公能不嫌棄你嗎?錢是他辛苦賺來的,亂花還不允許心疼了?

要說全職的犧牲,一般是孩子小的時候,走哪都脫不開身。逛街可能都帶著孩子。但是一旦孩子讀書,是比朝九晚五的人自由得多。


能被替代的,是煮飯洗碗洗衣服。

不後悔的,是因為有著不可被替代的東西。


如果自己去上班,孩子扔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送託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媽媽爸爸確實都不用為孩子犧牲工作和生活了,但是孩子為了爸爸媽媽做出了犧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兒女做出了犧牲……

家裡總要有人"犧牲"。不是爸爸就是媽媽,不是父母就是孩子,以及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小時候我爸媽陪伴我較多。現在父母上了年紀,我不會自私地讓我父母其中一方來幫我照顧孩子和生活,然後我去上班。我是非獨,父母不可能全部來幫我照顧孩子。

我去上班,也就一餬口的工作,內地城市,撐死兩三千的工資,我不好意思叫事業。而且上班性質決定了我不能朝九晚五,我沒辦法賺很多錢,也沒辦法對孩子進行很好照顧。

我同學在超市上班,夫妻分開居住,她照顧孩子上學。上班用監控照管兒子,女兒放學回家還要幫她做飯。這種工作家庭兼顧的媽媽,真的兼顧好了嗎?

所以,全職媽媽首先得自己看得起自己,不要被外界言論干擾。你去上班,你孩子無人照顧,勸你上班的人不會幫你帶一把。你又工作又帶孩子,她們也會覺得你沒兼顧好。

自己不想全職,就不全職。上班之前和丈夫分工好孩子每天的照顧。想全職,就一心一意全職,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青山大當家


每個人有每個人生活的無奈。如果家裡有錢,不愁吃喝。誰會丟下孩子。我一個表姐家裡二個孩子。上面四個老人。還有一個殘疾哥哥,還有一個哥哥的孩子。壓力很大。不得不把孩子扔在老家,讓老人管。孩子小還好,大了根本管不了,特別是叛逆期的時候。孩子成績都不怎麼好。那又能怪誰呢?!


用戶25544139402


我只能說都重要,但普通的百姓能顧得過來嗎?

有一次,我去理髮店,遇到一學生家長在那理髮,很自然的就談起了孩子的學習。下面是我與她的對話,“你孩子學習不是很努力,上課好走神,精力不濟,晚上在家上網不?”“哪誰知道?晚上家裡就他自己。”“也別光掙錢,多陪陪孩子,掙錢還不是為了孩子?”“俺知道,老師,誰不想在家陪孩子學習?但是,不能,缺一個工,這一百六七十塊就沒了,大孩子上高中,每月生活費700,小的上初中,每月生活費300,伸手給我要錢時,我得拿出來啊,雙方老年人有個病有個秧的,我也得有錢啊,不是。我撲稜的錢讓家人現花,他爸爸掙點錢存起來 ,孩子考不上學在家買房結婚也需要錢 ,若考上學,花的更多……”現實就是如此,你能說什麼?“去年冬天,下大雪,風吹的很大,我為了能趕在7點半到廠子,凌晨3點多就動身,趟著沒膝深的雪,就沒捨得停那個班……”但是,疏於管理的孩子又怎麼理解這種艱辛和無奈?作為老師,我只能傾盡心血。

這不是個例,普通老百姓,不工作,真的是無法生活。

我親戚,女的是村主任,男的雖是下崗職工,但每月也能領7百多生活補貼,兩個孩子。放在村裡,條件是比較好的了。家裡承包了20畝果園,兩個人整天忙活在果園裡,我問,這麼累,僱人幹活不行嗎?僱人,連地租都整不夠,包地就是賺的這份苦力錢。有一年,蘋果🍎3毛一斤賣不出去,爛了一地,她說,看著一地的爛果子,上吊的味都有。白天這麼辛苦,晚上,若聽說貼花廠(往酒瓶上貼花)有活 ,還是要去,一夜10個鐘頭,兩口子能掙400元。當我問到他家的積蓄時,他僵硬的笑了笑:“給兒子在縣城買了個120平的樓房,全款。”

每每想到這些,心理總不是滋味。孩子的管理是家長的責任,是老師的責任,更是國家的責任。但是,無論哪一方,都有一些苦衷都有一些無可奈何。





布衣教師


我認為不值得。

  掙錢重要還是小孩重要,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於我這個一線教師而言,我認為小孩的教育重要。

  以下我將根據我的親身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這個例子可能比較極端,但是很能說明問題。

  在我所在的鄉村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都分為走讀班和住宿班。走讀班就是每天都回家,住宿班就是一個星期回家一次。

  從情緒上來說,走讀班的學生要比住宿班的學生活潑很多。從成績上來說,走讀班的學生成績整體比住宿班的學生要好得多。至於其中的原因,和家長的陪伴都很大的關係。

  住宿班的很多學生家長都在外務工,常年不在家,大多數時間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爺爺奶奶管孩子,大部分只關心孩子吃得飽不飽,穿得暖和不暖和,至於學習成績,他們是很少管也沒有能力管的。

  有一次班裡一個很調皮的孩子,以前他摔破了胳膊都沒哭,那一節課上卻哭得很傷心,一節課下來眼淚就沒有停過。我問他原因,剛開始他不肯說,到下課的時候才告訴我,說他媽媽在家的時候說好今天來看他,但是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來,所以他很傷心。

  因此,單單是為了掙錢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是很不值得的。

  無獨有偶。我的堂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他還小的時候,我叔叔嬸嬸就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來。我跟他們提過幾次,讓他們留一個人在家裡管堂弟的學習,但他們並沒有聽進去。結果堂弟的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去年沒有考上高中,上了職高,也不認真學習,在學校就是偷玩手機,上課的時候睡覺。叔叔嬸嬸這時候知道著急了,但是已經晚了。他們雖然有幾十萬的存款,但錢總有花完的時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忽視了孩子,這份代價卻是沉重的。嚴肅一點來說,幾乎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樹,家長就是為他澆水施肥的園丁,如果在一棵樹還小的時候就不給它澆灌養料,等它歪歪扭扭地長大,這個時候做什麼都晚了。

  可能有些人會說,不去工作,孩子花的錢誰掏?的確,我們既然養育了自己的孩子,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這當然無可厚非。不過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父母之中有一個人出去工作,完全是可以支撐一家人的開銷的。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無須太過注重物質生活,只要過得去也就可以了。畢竟,把孩子培養好了,才是一個家庭一生的財富。

  而且,現在的兼職工作越來越多,即便是因為照顧教育孩子無法工作的父母,也可以在當地找一個兼職的工作,比如超市收銀員,快遞員。如果做這些工作無法及時接送孩子,也可以找一個網絡上的兼職來做,比如頭條上發視頻、發文章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如果認真做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綜上所述,掙錢和教育孩子之間並不相悖,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就可以在把孩子教育好的同時擁有一份不錯的家庭收入,成就美好的人生!

  以上是我的觀點,大家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面評論,互相交流。


發現語文的美


都重要。我家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兩個娃,一個開學後上二年級,一個兩歲。我之前做生意,午晚餐,晚上至少八點半才能回來。大的學習顧不上,小的也照顧不到。為了能夠照顧到孩子,陪伴孩子,忍痛把店關了。現在只做個早餐上午十點就收了回家做飯,白天陪孩子。所以說,其實兩方面都顧到也是可以的,只是得去想辦法,然後大人不要怕累,犧牲一些自己的時間,換來孩子的開心,是值得的。


小吃界打拼的春妹子


我認為是孩子重要,因為我就是留守兒童長大,我跟父母沒什麼感情,我一直會守著我女兒長大,錢只要現在夠用就行,以後還是有機會再掙錢的,但是孩子的童年不可以等,也沒機會再來一次,錯過就是錯過,後悔一輩子的事,是無法改變的。那些生下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其實這些人很多或者佔一半,他們會不孝順,對父母沒有感恩,因為他們不知道養大一個孩子除了花錢,還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心思,他們不懂。他們永遠不知道。只有自己養大孩子,才會感恩父母,因為他們知道養大一個孩子真不容易,小時候時時刻刻提心吊膽的,大的時候時時刻刻惦記。




盱眙小真


肯定是小孩的教育重要。對孩子不管不問,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這種做法非常不值得。

我小姨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現在非常後悔,說如果給她一次機會,絕不會把女兒放在老家,夫妻倆都外出打工掙錢。如今孩子是長大了,但是有操不完的心。

如今她家雖然在二線城市安家經濟條件不錯,但是孩子的性格及行為習慣非常不好。總想追求奢華的生活,但是自己又沒能力。工作掙的錢不夠自己用,每個月都找父母要錢。經常好好的一份工作,因為領導一句話不開心就不做了。

自己的房間髒亂差,從來不整理。小姨還不能說,一說就吵架。說小時候不管她,現在長大了來管。幫她整理,她又說亂動她的東西。在家裡要麼不講話,一講話就是吵架,親子關係非常糟糕。

今年表妹還查出來有中度抑鬱症,經常晚上不睡覺,有點不開心就會一直哭,又不敢說她,怕刺激她。如今在家待著也沒工作。

如今看來雖然是掙了一點錢,但是孩子教育的非常差,得不償失。小姨夫妻倆都非常後悔,經常跟我訴苦,讓我去開導表妹。但是我發現很難因為表妹的認知,跟我們是不一樣的。


微糖育兒


這個問題我也糾結過,不過現在我想明白了,錢是賺不完的。

如果自己有能力在能看護孩子的同時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至少能維持家裡的費用),哪怕賺的少一點也無所謂的

我原來認識一個人,他是河南的老家,家裡有2和兒子,媳婦跟人跑了,他為了能多賺點錢,出來打工,兩個孩子從小被爺奶帶大,從小學就開始寄宿,沒人管,性格古怪。有一次老大在學校砍人了,把他嚇壞了,放下工作就趕緊買票往回趕,到了學校,孩子根本沒意識到錯誤,這個人拿自己的兒子沒辦法,因為他內心愧疚,花了大幾萬把事情擺平了。後來他大兒子哭著跟他說:“爸,你能不能別出去了,同學都說我是有人生,沒人養的野種!”這個男人哭了……自此,放下所有芥蒂,在老家鎮上乾點零工,把2個孩子從寄宿學校接回來,早中晚,他都會給孩子做飯,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好了

其實,現實生活中,為了家庭,有的媽媽放棄工作,做了全職媽媽,爸爸出去打拼養家,只要能平衡生活,讓孩子不缺愛就是最好的安排!至於那些不滿足現狀,把事業當成最高峰的人,會一直處在工作的路上,對於取捨來說,只能看作為父母的抱負了,值不值也是兩口子靜下心來商量出來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