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有的書是有跪感的,

就是你讀著讀著,

就想跪下來讀,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寫的實在是太深太強了。

就像突然降落一個陌生的星球,一個美麗新世界。

一、《沉思錄》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未看其書,先聞其人。

這本書簡直跪感十足,兩千年前的書,兩千年後的解讀。光看作者馬可·奧勒留的經歷,就像看了一本書,讓人無限聯想這本《沉思錄》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背景、什麼樣的人筆下寫出來的。

無意中發現這本書的時候最吸引我的還是書名——《沉思錄》,書名極襯內容,後來翻閱了資料才知道,這本書原先沒有名字,是後人起的。馬可·奧勒留不僅身為古羅馬帝國皇帝,還是一位哲學家,並且能在帝國戰亂中寫下對自身和世界的感受實屬不易。

我花了半年多才把它看完,給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撼人心。那半年對我的啟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何曾想到這是兩千餘年前寫的東西,書裡的文字用它的甜美、憂鬱和高貴,闡述了靈魂和死亡的關係。

書裡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使我們搖擺不定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的希望和恐懼。

對於還在迷茫、彷徨不安、困境中的朋友們,我非常建議拜讀此書,大家一定會受益匪淺。最後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它:這是一本充滿平靜的書、一本凝結智慧的書、一本拷問心靈的書。

二、《親密關係》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建議每個人都可以讀一下這本書,倒不是說讀完就可以獲得良好、健康、持續的親密關係了。 而是看完,我才發現人類就是冒著被傷害的風險,去和另一個人結締親密的關聯的,這是我們為了獲得獎賞所要付出的代價。

不僅如此,你所遇到的問題,很多人都遇到了,你完全可以懷著最大的善意和期盼去改善任何一段關係,使它更健康的成長。

三、《活出生命的意義》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很多人都會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這本書能給你最好的答案,因為講好一個理論遠遠不如講好一個故事,作者弗蘭克用他的從絕境中再生的故事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這本書讓我喜歡的地方有兩個:

(1)前半部分在集中營的經歷。

(2)後半部分的意義療法。

集中營部分就是一個故事,比電影更有想象的空間,很有畫面感,我記得當時看的時候觸動人心,比看電影還多了分刺激。

後半部分“意義療法”就比較偏理論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為什麼要做。雖然通過意義療法並不能結束人的痛苦,但它可以讓痛苦堪以承受,或許這就是它存在的“意義”。

總的來說,這本書令我有跪感是在於作者在集中營的遭遇,全家只有他倖存下來,但是他找到了走出痛苦絕境的方法,他的經歷讓我知道明白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

PS:也許,不斷找尋意義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吧。

四、《藝術創造學》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剛開始看到這本書,覺得名字起得很大,心想餘秋雨作為一位散文作家能寫得好嘛。但還是冒險買了一本。

剛讀到引論,就認定這是一本不俗的書。

它沒有一般藝術理論的慣性思維和門外漢想當然的論述,而是充滿了站在創作實踐角度的思考與分析,真正搞過創作實踐的人一看就能明白。

書中論述的案例多是戲劇和影視類的,但這並不妨礙本書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老人與海》看似平淡的結局,實際卻引發人後續無限的想象,它為什麼會成為偉大的作品,在《藝術創造學》裡,餘秋雨先生進行了完美的闡述。

這本書運用例子的巧妙讓我跪了,書中論證觀點的手法也非常實用,簡而易懂。如果再讓我跪一次餘秋雨先生的作品,我也願意。

五、《社會性動物》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社會心理學,不得不佩服它在生活的廣泛應用和影響,這本全球銷量超千萬的神書,是少數能讓我折服的心理學書籍了。

裡邊有個認知失調的概念,對我影響很大。

假如,你是一名大學生,宿舍裡有6個人,只有你一個人不抽菸。你認為抽菸有害健康。但是突然為了合群睡在你上鋪的兄弟給了你一顆煙,你抽完之後,就會出現認知失調。

你不抽菸的觀念和你抽菸的行為產生了失調,你就不會不斷的給自己洗腦說,抽一顆沒關係,不斷合理化你的行為。

有很多現象可以輕鬆解釋我們的反常行為

還有“如果想要拉近和一個人的關係,最好的辦法可能是讓他幫你的忙”,這個似曾相識的觀點就是從此書而來,如果一本書的理論能運用到生活中,說明它有作用,有價值。

每次我害怕面對別人的時候,我就會抽空看看這本書,它能讓我理解每一個行為的目的。

六、《人類簡史》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2014年度最佳歷史通俗讀物《人類簡史》,從生物學的人類演化,到歷史學的社會理論,最後到心理學的幸福感,用不到40萬字回顧人類發展的關鍵進程,刷新你的世界觀。

一開始聽到《人類簡史》這個名字,以為它就是一本普通的歷史書。

沒想到隨手一看,我頓時沉醉了進去,在書裡彷彿擁有了上帝視角,可以看到人類歷史社會的一步步演變,最直白的感覺就是你在宇宙上看著地球,任你指點去你想去的地方。

這可能是我幾年來讀過最棒的歷史書。幾乎涉及所有關於人類的重要話題,我至今許許多多關於人類的思索和知識的片段,被作者用一本小書串聯了起來了。

七、《做出好決定》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封面上那句話說得太對了,沒人教我們如何做決定,就只好靠自己不斷學習和積累了。

你以為你在做理性決策,其實並沒有。我們現在的決策都是基於我們過去的經驗、知識和技能,我們沒有打破過去的牢籠。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自信,又很懶惰,還會被表面的現象所欺騙呢。

《做出好決定》的作者在這本小書裡介紹了一套方法,讓我們更加“理性”的做出好決策。

這本書從名字就看出了是講什麼的,它詳細講述瞭如何做出一個好的決定。

推薦這本書給大家有三個理由:

(1)它的實用價值很高,對學習心理學有很大幫助。

(2)易理解,不會生澀難懂。

(3)短小精悍,乾貨滿滿。

相信我,這本書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在生活中難以做出決定,它值得一看。

七、《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這本書是心理學大師菲利普·津巴多的又一力作,另外一本是《心理學與生活》。

本書系統地講解了心理學在態度形成和改變方面的研究理論和實踐。

作者認為關於某個事物和問題的態度、行為、認知和情緒就構成了一個人特有的整體反應系統——態度系統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感受到這本書的魅力,我簡要地總結一下大綱和甩出幾條金句

一個充滿影響的世界:社會影響是指通過某種方式達到的對人的行為、態度和信念的改變。

這本書包括了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說服、依從、從眾、認識不協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社會學習、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態度的捲入、偏見、非語言交流,甚至閾下影響

我覺得那麼多人推薦它的原因有2個:

(1)有用,態度確實可以對生活產生影響。

(2)全面,涉及到了很多行為、認知問題,讀完會有收穫。

至於它是不是如答友說的那麼好,大家可以去看看,看完記得回來評論。

九、《人生的智慧》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叔本華說:“這本書,我儘量以世俗、實用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說,這是一本很適合大眾的去讀的書。

看完這本書,我有種錯覺,好像這本書就是專門寫給我看的,或許這正是它獨有的魅力。從書中你不僅能看到自己,還能看到未來。

說實話,當我再去回味一遍的時候,我又出現了不一樣的感受,這種感受就像路過一家書店,看到書店上擺著的心理學書籍,竟然有啼笑皆非之感。

說來也奇怪,我竟然會連跪2遍此書,看來此書的確有特殊的魔力,非常值得大家去看。

十、《月亮與六便士》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最後一本,壓軸登場。

這是讓我有跪感的10本書當中唯一的一本小說,應該不少人看過,想起那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引發多少人的思考。

這本小說表面上描寫了主人公的命運和遭遇,實際上作者毛姆更想表現自己對藝術和生活的思考,我也看過不少外國小說,但唯獨這本令我印象深刻。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現實與小說的故事總會有千差萬別,而《月亮與六便士》很幸運的擺脫了虛幻故事的標籤,看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彷彿我在故事裡,親眼看著主人公查爾斯·斯克裡克蘭德的悲慘遭遇,思考這現實的世界與人生。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本書,建議去慢慢看一遍,你會意猶未盡。

推薦:每個人都應該讀的10本書,講真,我是跪著讀完的

希望一點讀書心得,能充實你的生活!,需要的朋友請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