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療“拖延”的特效藥,不來看看嗎?

有治療“拖延”的特效藥,不來看看嗎?

圖丨源網絡

文 丨學習才是我的菜
心病還需心藥醫,拖延的症狀需要自己醫。之前有一句話很火,有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在面對拖延的時候我們總是被困住,它深深的魅力束縛著你我,本文針對拖延的問題具體分為三個板塊來說,分別是過去,現在和未來。說到過去,瞭解拖延就好比面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想深刻了解對方過往的故事那樣,同樣我們也要先從過去入手。

內心的枷鎖


任何人都會受到拖延的困擾,當你深刻為它感受到痛苦。拖延帶來的心理反應不同人不一樣的反應,而這個背後是你對自己任務的期待,以及你能否完成任務,是心理期待和實際能否一致的問題。拖延往往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有經歷的都會有體會,會影響學業,工作,家庭等人際關係,如何更好的認識拖延對於我們改善我們的生活是很有幫助的。


1

拖延有什麼關係,也沒受到什麼壞的結果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拖延嗎?那個時候拖延並沒有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危害和不好的影響,心理早已埋下了種子,切,拖延也沒有什麼嘛,還不是好好活,美滋滋。

有治療“拖延”的特效藥,不來看看嗎?

或者說在你拖延的時候,你偷下來的懶並沒有影響你對事情預期的發展,就好比說在你為了完成一些作業或者工作的時候,你拖延了,但是並沒有影響整體事情的發展,你還是達到了你想要的目的,或者也沒有影響什麼你自身實際的利益。

伴隨著這種愉悅的感覺,養成了遇到事情常常拖延的習慣,最初拖延的時候期望事情都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樣發展,到了後面壞習慣的養成逐漸困擾著你,難過,苦惱,不妨想想當你第一次拖延的那個時候,你的所思所想。


2

不知道原因,開始的痛苦總是讓我退縮


當我每次想要開始行動的時候,行動的路上,我總是會退縮,不知道什麼原因,即使自己很想去做某些事情,但是似乎總是阻礙了我,當想行動的願望>恐懼的時候,就會開始行動起來,當恐懼>行動的時候,就會退縮,

想想退縮的原因,害怕面對挑戰,總覺得問題自己不能夠解決,即使做到了那有如何呢?害怕弱小的自己無法承擔責任,無法預測失敗的後果。

當最初的恐懼和消極的心理反應形成一定聯繫的時候,行動上就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不敢勇往直前。

還記得什麼時候當你想要證明自己時候,可能由於過往來自家庭對你的嚴厲要求,外界負面的評價,你的成功結果沒有被任何期許,要不就是被保護的太多,沒有培養自立性,想要依賴感,害怕孤獨感

長久以來,遇到事情呈現低自尊的心態,放大了所有的阻礙,消極的層面,處處是束縛,殊不知一切都是為了更加的自我保護,裹足不前設置的困難,本來沒有聯繫的事情,但是心裡強加聯繫,心裡只剩下了自己不行的念想。


3

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是不想讓別人知道


有治療“拖延”的特效藥,不來看看嗎?

知道自己可能做不到,想到後面事情或許被搞砸的痛苦,與其那樣還不如不開始,那樣就不會讓別人發現自己能力不足的情況。

這些場景你肯定比較熟悉,當某些時候你誇下海口,說自己可以完成xxx,那個時候人們投來期待和佩服的眼光,但是再等到一定時期,人們問起來的時候,任務沒有完成的特別好或者乾脆沒有開始,為了維護自己當初的言論,你通過訴說那個不適合我,那個太難了,再等等啦,後過了一段時間,你還是沒有開始行動。

通過拖延的方式你更好的維護了自己的表面的形象,你害怕面子的損失,你害怕面對自己弱點揭發。


04

既然要完成,要麼不做,要麼最好


任務擺在面前,認為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想著自己預期的完美的情況的實現,完成後的愉悅讓你興奮,想著自己完美的結果得到很多人的羨慕,但是沒有某個儀式化的準備開始,怎麼能配得上我瀟灑帥氣的英姿呢?

每每想到這裡,想想都覺得自己優秀,還不是輕而易舉,手到擒來嗎?等著那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刻帶來,一出場就是完美。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個時刻一刻也沒來, 別人慢慢都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務,只有自己在角落裡還幻想著懷才不遇,機會沒眷顧你,沒有被人發現,所有的我會做到,最後都變成了傳說。自己可能是個“傳說“,但是這個“傳說”只有自己見過。

背後的心態都是自己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心態。害怕所有的開始都不是自己期望的結果,從而不做任何事情。


05

時間就在那裡,卻把握不到


說到時間,時間其實分為客觀上的是時鐘時間和自己每個人獨特的主觀時間,主觀時間的感覺是隨著事件的執行來慢慢感知到自己對外界時鐘時間的把握的,當你沉浸在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感覺到時間是你可以感知和更好的控制的,但是當你每次開始行動的時候,總覺得沒有時間,時間不夠用,處處都是阻礙,那有時間啊。

當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鐘時間不符合的時候,內心的掙扎在比賽,在這場你與時間的比賽中,內心的衝突和想要必勝的心態讓你輸的一敗塗地,看著所有期望的樣子沒有實現,受到打擊的你感慨萬千,便更不會調整和行動了。

實際上,每個人的主觀時間都和自己的心理,文化背景,大腦等等因素相關。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適合你自己的標準。


外在的束縛

處處都和你對著幹,這種感覺真不爽呀,為什麼就不能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呢?問題是,憑什麼呢?在行動的時候,總會碰到各種意外的情況,處處阻礙著你。


1

想到遵守條條框框的規則,就覺得煩躁


當別人給你安排任務,上層要求你完成的目標,父母對你的嚴厲的期望,學校或者崗位的條條框框的規則,感受到深深的束縛,嘿嘿嘿,反正就不去做,看你能把我咋樣,就這些還想束縛到我?覺得自己是那壓在五指山下的悟空,束縛著你放縱不羈,愛自由的靈魂。索性來個撒潑,什麼都不幹,通過控制自己的行動來保證自己領域的自由和控制感,或者對於私人領域的侵犯,來個五連殺,讓對方投降,自己來稱這個領域的霸王。

有治療“拖延”的特效藥,不來看看嗎?

殊不知,最後束縛的都是自己,外界的情況並沒有你的反抗來發生改變,後面不是灰溜溜的服從就是持續逃避直到固執的你在某個領域找到自己存在感,想要完成的事情從來沒有完成,時間流逝之後,也已經忘記究竟想要完成的是什麼,只看到處處都是束縛。


2

如果取得了成功,害怕遭受到外界的壓力


或許你還有這種心態,當你能夠取得成功或者快要成功的時候,想到自己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上面對別人可能會給你帶來的壓力,具體有害怕別人看到你的野心,害怕別人由於不能夠祝福你的結果而帶來的攻擊,結果會帶來別人的不舒服等等,想到這些,總覺得即使完成了任務也不會快樂反而還帶來了傷害,無論這個傷害是更加針對你自己怕被別人發現還是無法面對結果後帶來的不是期望的結果。

要說追根溯源,這背後的原因要問問究竟是為了什麼,當自己過往的經歷中,接受到的滿意或者更多是別人給你的定義,你的行動模式和文化理念也更加傾向別人對你的評價,從而害怕無法面對得不到認可,孤獨的感覺,對自我維護的感覺。

這個時候更加要注意的時候你能獲得什麼,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你對於自我的認同,而不是完全放大外界的評價,更多看到消極的層面而沒有看到可能會獲得的喜悅。


3

不是不想開始,但自身的力量著實渺小



要說情境對人有多大的影響,什麼樣的氛圍更加促成什麼樣的結果,在氣氛濃厚的學習環境結果一定是比環境嘈雜的情況好太多,當週圍都是打遊戲,看視頻等等環境中,要想說不受到影響是很難,這個時候就要更加可能去創造良好的環境,每一天那個時間段,環境更加適合自己就更加傾向於這樣的時間去踐行,創造任何有利於自己的條件,當自制力過差就要更加去觀察外界影響的最大的因素,是周圍整體的環境,還是個人人際關係等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背後的原因究竟是外界環境影響太大還是由於害怕脫離這個環境的害怕孤獨感等自我保護的因素。


4

過去的感覺讓我感覺很好,不想要改變


當我們在一個舒適的環境待的更久的時候,當我們再次想要改變的時候,過去的愉快自己捨不得就此放棄,冒險的風險太大,自己不願意嘗試和麵對,從而慢慢形成一定的慣性也就原地踏步了,這個情況當我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的時候,從青少年到青年到壯年再到中老年的時候,每次階段的更替帶來的變化,種種都不是期望的樣子,種種改變自己都不願意面對,期望的樣子沒有到來,那還不如活在過去的快樂中沉浸著,從而產生不同年齡階段該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心態沒有成長,過去的自己和現實的情況不斷地打頭,無法接受有限的情況而希望自己是可以無限解決這一切的,最後的結果帶來的痛苦可想而知。



要想解決“拖延”的問題,首先要接納過去經歷,過去的自己,過去的時間,錯誤,階段,心態,種種和你有關和阻礙你種種因素

,在過去尋求到根源後,讓我們再從下一個內容:現在說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