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李玟谨曾说:没有辛勤的付出,就没有丰收的喜悦,不强求第一、第二……只要尽力而为。人生是一个要独立的过程,只要脚踏实地的走,才能留下一条属于自己生命的轨迹。想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吗,请让智慧入门。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手机不离手已经不单单是大人的通病了,现在的孩子都离不开手机。

网上有很多视频,妈妈和孩子抢手机大战,妈妈不让玩,孩子就对妈妈狂踹。看过视频的宝妈都震惊了。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更寒心的是去年的一则新闻,安徽一个小村里,有一位14岁少年就因为妈妈限制他玩手机,竟然残忍的把妈妈杀死了,定罪为有预谋的谋杀。

一部手机能让孩子“六亲不认”,手机不光光是毁了一个孩子的未来,还毁了一个家庭的美满,对社会带来了危害。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有些家长还是觉得,手机都已经普及了,孩子有一部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孩子和大人还是有不同的,相比较孩子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

美国心理专家挑选了100名孩子,50人一组,分两组,一组是接触手机的,一组是痴迷手机的。

十年后结果:痴迷手机的50名孩子立,只有2个考上了大学,不玩手机一组的50名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其中还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五年后的差距,远比你想象的大不由得让人感慨:人生就这样被一部小小的手机拉开了这么大的差距!

手机是一个魔,成人都着迷的无法自拔,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孩子。看看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1、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

网上新闻很多关于孩子过度用手机,导致了眼睛失明,颈椎变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你看不见的伤害。

孩子睡前玩手机,手机画面过亮,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导致睡眠障碍。

其次,因为孩子过度痴迷智能手机,不参加户外运动,导致运动能力的缺乏,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2,痴迷手机患上抑郁症

越喜欢玩手机的孩子越是喜欢宅在家里,这样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大。专家表示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比不玩手机的孩子患上抑郁症的几率高很多

因为手机能快速的让孩子得到满足感,注意力时间缩短,这样会让人感觉厌倦,不善于交流从而导致抑郁。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3,手机会损伤孩子的脑神经

大家都知道手机,平板等无线设备都是有辐射的,孩子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形态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过度接触辐射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造成重大伤害,也会对儿童健康和认知力产生影响。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4,痴迷手机厌恶学习

沉迷手机的孩子更喜欢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感,就对学习的枯燥乏味不感兴趣,成绩自然就不好,越不好越不想学,形成恶循环。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同时手机找寻答案更加快速和方便,孩子就不再去深思,看书。用手机解决一切问题,导致孩子思维懒惰。

没有思维能力的孩子又怎么能有好成绩呢?手机危害多多,孩子的好习惯归根到底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成。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多陪孩子做运动,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孩子自然不会去手机里寻找被爱的感觉。

学习之余稍微玩一下手机也是可以的,合理安排时间就好,做好一个玩手机的规则,家长一定要做到自律,然后要求孩子做到自律。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8岁之前,是孩子建立规则感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孩子形成基础的规则意识。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通过规则感的建立,孩子让他知道,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对孩子的规则意识的灌输,是先从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坐地铁乖乖安检,等餐需排队这些小事开始的。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一套共有30册,绘本包含《行为管理和性格培养绘本》(10册)《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安全早知道》(10册)。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这30册绘本分别从安全、情商、行为三个大方向重要介绍,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通过故事正确的引导孩子,充满童趣的手绘画面,鲜艳的色彩,能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带给孩子很强的代入感,故事中人物的做法,也会深刻的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这比家长讲道理管用得多。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能成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父母,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心理学调查:孩子喜欢不喜欢玩手机,10年后区别明显,家长注意了

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