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前一陣子,社長吐槽了不少職場劇。

從安迪到賀繁星、江達琳,劇情狗血、人設單薄、不接地氣……

歸結起來,其實都源於一點——脫離現實

正如不少人吐槽,國產劇,已經罕見“正常女人”了。

一部好的職場劇是什麼樣的?

今天要聊的這部韓劇——《黑狗》,被上千名豆瓣用戶打上了8.6的高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職場劇最缺的“正常女人”——或許可以在這裡找到。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職場殘酷

國產劇中,初入職場的女主大多是什麼樣?

活得熱氣騰騰、光鮮亮麗。

月薪兩千,住在精緻公寓。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圖有“窮名”,沒有“窮實” / 《我的真朋友》

工作經驗為0,也可以憑藉天賦全程高光,吊打前輩。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一言不合就背法條 / 《精英律師》

然而事實是——對於大多數沒有名牌大學學歷、沒有工作經歷的畢業生來說,

邁入職場的第一步,就可能充滿困難。

《黑狗》裡,學歷平平的女主去應聘教師,她去的學校已經算是當地倒數的學校。

但光是語文老師這一個位子,就有101個人競爭。

這還是“臨聘制”崗位——不享受正式員工的福利。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女主擠破了頭好不容易進來,卻發現,職場的殘酷,才剛剛開始。

首先遇上的,是“關係戶謠言”。

女主的舅舅,恰好是這所中學的教務處長。

雖然兩方很少走動,這層關係還是被有心人注意到,在學校論壇上捅了出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同事們暗地裡排擠她,對她冷嘲熱諷。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乎讓她無計可施的“站隊”困擾。

可能是校方管理出現了紕漏,女主直接受兩個部門管轄。

升學部和高三學部,都對她有領導權。

這就導致,女主一方面教課,一方面又得負責行政工作。

當兩個部門開會時間相撞時,她還要從中做出取捨。

不管選哪個,都會得罪另一個。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這還不夠,女主很快遇上了第三個麻煩——前輩的打壓。

組裡調來了一個資歷較老的同事,被安排做女主的搭檔。

一個是前輩,一個是臨時工,原應一起做的備課任務,全落在了女主頭上。

而且,前輩似乎是有意為難她。

備課不出力不說,又偷偷將女主發來的教案複製為兩份。

一份自己用。

一份劃滿紅叉,臨上課之際把這些“意見”發給女主。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於是,上課時,前輩利用女主做的教案,獲得了滿堂掌聲。

反觀女主,因為“滿頁紅叉”,第一節課上得一塌糊塗。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偏見、冷眼、孤立……

入職之前,她滿心歡喜,以為將要踐行自己的理想。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沒想到,才一開始,這些想法就被現實磨成了灰燼。

女主的經歷,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很多人以為,入職之後會一帆風順,很快便嶄露頭角。

後來才發現,職場更多像《黑狗》裡呈現的那樣——

挫折之後,緊跟著挫折。

有人跟社長抱怨過初入職場的困境:

985大學畢業,本以為會受到重用,沒想到在最初的幾個月裡,因為不熟悉流程、和團隊裡的人沒有默契,幹了大大小小的雜活;

明明是同事的疏忽,卻要自己背鍋、填坑;

吃飯時沒人和自己一起,同事說話插不上嘴;

電腦死機,熬夜加班,最後還被老闆罵“連個excel表也做不好”。

接二連三的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的冷漠……

一次崩潰過後,接踵而至無數個難以入眠的深夜。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微博網友

這才知道,職場裡有黑暗、有陷阱。

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不那麼高亮、甚至是枯燥頹喪的職場生活。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慫”是常態

從頭到尾,《黑狗》似乎都沒有“很爽”的時刻。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女主再不反擊我就棄劇了” / 豆瓣評論

第一節課失敗後,女主失魂落魄地走到食堂。

此時,同事們還因為關係戶的猜測,故意給她白眼。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怎麼辦?發飆?崩潰?撂挑子不幹?

最後,她只是愣了愣,裝作不在意。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前輩做得太過分,以至於有人動了惻隱之心,幫女主出主意——

把教案寫得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給前輩一個下馬威。

一開始,她照做了。

不想,沒過多久,女主又主動和對方言和。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女主都有點“慫”。

相比國產的職場劇,它似乎有些消極。

要知道,前者的主角打壓欺負,哪怕稍不順心,辭職信都可能拍到上司桌上……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史上最霸氣的辭職 / 騰訊視頻

女主的“慫”,不少人說“太現實了”。

初入職場的“小透明”害怕被打壓,工作許多年的中年人害怕被淘汰。

大多數人,總還是習慣低頭說話、默默承受壓力。

心裡再不爽、再委屈,對著領導同事,也要維持表面的和氣。

哪怕情緒崩潰,也只敢在下班之後,偷偷在路上偷偷抹眼淚。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來看一組數據。

《2019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將近7成的人,漲薪幅度低於5%。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2019年白領滿意度調研報告》 / 智聯招聘

其中有近6成的人覺得,自己完全沒有晉升機會。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2019年白領滿意度調研報告》 / 智聯招聘

與之對應,在無憂精英網發佈的一則報告中,僅有49.1%的受訪者,對職場狀況表示滿意。

其中,有8.10%的人,計劃降低職場預期。

為了夢想也好,為了生存也罷。

在各自職位上顫顫巍巍努力的許多人們,就和《蝸居》裡郭海萍的有相似的內心獨白:

“從早上一睜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

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

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這才是正常的職場女性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有些失望——

如果說,這部劇拍出了真實的職場。

那麼,女主“逆來順受”的態度,難道就是它想揭示的生存法則?

並非如此。

劇裡,也有人提醒女主:“難道你沒有一點脾氣嗎?”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她只淡淡回應:

“我也非常生氣,非常火大,現在只是忍著不說話罷了。”

她真的是怯懦嗎?

再次面對質疑時,女主說出了心裡話。

“我只是想了想優先順位是什麼。

如果繼續和前輩較勁,最後受損失的是誰?

是學生。”

和前輩的恩怨,是私事。

學生的前途,是工作。

她心裡清楚:為了私事,耽誤工作,划不來。

這種意識,在職場中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事在人先。

有私人情緒,想要發洩,實在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只是,發洩了,然後呢?

一旦互撕,只會迎來無窮無盡的爭鬥。

最終耽誤的,還是自己的工作。

“人在事先,是人的本能;事在人先,是人的本事。”

歸根結底,女主不是慫,只是知道,工作比情緒更重要。

與此同時,她也清楚,僅僅做到這些還不足夠。

聽過女主的解釋後,同事依然疑惑:

“這樣示弱,難道不會讓前輩更加小瞧你嗎?”

“不會。”

不是前輩不會,而是她,不會再給對方這個機會。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重新再看這部劇,才發現一些細節值得回味。

從入職起,每天早晨,女主都會第一個到達辦公室,提前備課;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趁著教室無人的時候,對著空氣模擬講課;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平日裡,她的筆記上也會貼滿便利貼,工作的重點、計劃……被一一標記。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哪怕有人勸她:反正早晚得走,幹嘛那麼努力?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她也只是放下情緒、默默努力……

所有的一切,漸漸都匯為一點——

實力。

終於,情況開始轉變。

因為一堂精彩的公開課,她被校長注意到。

曾一度與她作對的前輩,被校長拉過去談話。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從那之後,前輩再也沒有欺負過她,有時候還會向她示好。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最初對她冷眼相待的上司,也一點點轉變對她的態度。

從鄙視、指責她什麼工作都沒有做好;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到最後帶她出差、見識大場面,完成升學工作。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這都是其他臨聘制教師無法得到的待遇。

後來,作為一個新人,她甚至開始負責學校的“尖子班”計劃。

同事們的評價,從“不要臉、關係戶”,都變成了“有本事、厲害。”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原來,她不是不知道抗爭。

而是早就想清楚,在偏見面前,解釋太過蒼白無力。

要想將其擊碎,唯有一點——拿出實力。

這便是《黑狗》一劇,點出的職場生存法則。

與此同時,它還附贈了一份別樣的驚喜——

對職場女性重新定義。

說起來,國產大女主職場劇並不少見。

然而,幾乎每次播出,都會招致槽點。

差距在哪?

先看兩個典型案例——

《歡樂頌》中的女高管安迪,身著名牌、理性睿智。

但是,她有一個致命缺陷——社恐。

別說交際,連正常的肢體接觸,都是問題。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完美關係》中的白富美江達琳,一路生事闖禍,把公司推向危險邊緣。

在深情男主的輔助之下,坐穩了總裁之位。

國產劇最缺的“正常女人”,又被韓國拍出來了


她們的人設,似乎走向兩個極端。

要麼太強,任何事都能完美解決;要麼太弱,無腦地惹事生非。

看似南轅北轍的兩者,最後都靠戀愛,達到了人生的圓滿。

表面上看,好像在鼓勵女性獨立自主。

掰開內裡,其實還深陷於對他人的依附。

如此詮釋,怎能讓人產生共鳴?

現實中,一位優秀的職場女性是什麼樣的?

她可能沒那麼精緻,每天忙著加班怎麼搞定客戶,沒時間順手撩一撩小鮮肉或和哪個不順眼的同事撕逼;

她可能職位沒那麼高,還不至於“隻手遮天”做那個拍板的人,所以哪怕心裡不服也不敢當面質問,更別說一言不合就辭職;

她也每天上班如打仗,填過同事挖的坑、接過上司甩的鍋,經歷失敗、頹喪……

唯一不同的是,在每一次瀕臨崩潰時,她們一邊暗罵混蛋的生活一邊強撐著咬牙站起。

她們所經歷的、渴望的,與男性並沒有什麼差別。

正因為此,職場女性才迫切需要一個新的詮釋。

如同《黑狗》這樣,情情愛愛並非必要,從弱到強的經歷本身才是重點。

這當中的困境、抉擇、心態,和由此衍生出的對人生、社會和現實的思考,才是職場女性本該有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