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中華文明上下8000年,文化底蘊深厚,那麼有哪些文化是可以代表中華文明且沒有斷層而一直延續下來的呢?

玉文化

從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開始,我們的先人們就開始用美麗的玉石做成各種配飾來佩戴。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興隆窪文化玉玦(耳飾)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興隆窪文化玉玦(耳飾)

史前的祖先們還用美麗的玉石做成各種“祭祀神器",距今6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的祖先們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紅山文化玉龍(中華第一玉龍)

這是中國龍圖騰的雛形,因為其與大寫的字母C及其相似,所以又被人們稱為“C形龍”。

玉文化從他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斷層過,而是一直被延續了下來,歷朝歷代,玉器都是王侯將相身份和權力的象徵,並賦予了玉器新的定義: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漢代高浮雕螭龍玉劍飾)

直到現代,玉文化仍然貫穿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玉器深受國民的喜愛。所以說,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

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

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 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

陶瓷文化

在中國,製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仰韶文化彩陶)

陶瓷藝術裝飾表現了人物內心純真的感情和瀟灑的風度,使人成為真正優美的形象。中國瓷器還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歷史的尊重。瓷器所表現出的人文精神,所映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藝術化的追求,它不愧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酒文化

中國製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複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製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從未斷層過的中國文化精髓!

(古人釀酒圖)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