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老年人死亡率高,為什麼有些年輕的醫護人員也犧牲了呢?

HUANGyiseng


我說一個我親身經歷,我都是自己在家做飯吃,在家做飯的人都知道,或多或少都會被油燙到或者被廚房廚具燙著,精神狀態很好的時候,遇見這種事情反應就特別快,可以馬上躲開然後一直用水沖洗,有一天我打牌打了一個通宵,早上回家後特別疲倦不堪,然後蒸雞蛋羹,手去端碗的時候被鍋燙著了,當時反應很麻木,根本沒有力氣去躲開,也沒有精神去用水沖洗,最後手被燙爛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這樣多的年輕醫務人員犧牲,因為身體裡面的你太累了,精疲力盡,讓敵人趁虛而入。這裡向犧牲的人們致敬!


願在薄情的世界裡遇見


道理其實我們都懂。

病毒都是欺軟怕硬的,免疫力強的人會有更強的抵抗力,而體質差的人,更容易得病,而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感染的風險也會越高。

這點其實和年紀的關係越來越小了。

我快40歲了,感覺身體還不如我父母來的硬朗。長期的高壓工作,身體本身就不好了,還有高血壓,亞健康狀態。我都對自己的免疫力有所懷疑

而年輕的醫護人員,年輕歸年輕,但是長期的醫院工作,可能沒時間健身,長期處於亞健康,加上連續工作,加大的心理壓力和生理疲勞,他們免疫力是一直在下降的。說不定真沒天天跳廣場舞的大媽健康。

所以,我覺的新鄉二院(精神病院,河南第五批援助的主力,第五批以心理干預為主)的領隊說的對,不要過度的渲染英雄情節。他們是英雄,但他們不是超人。以前我們窮,只能以精神獎勵為主,說難聽點以道德綁架為主,提倡多奉獻,少休息,舍小家,顧大家。現在領導都務實多了,我記得海南的省長在出徵儀式上說:要照顧好自己,累了就說。

第一批的醫療隊已經連續工作一個月了,很高興的看到,已經安排他們去療養了。這是我們家底子厚了。人手有富裕了,物質也富裕了。可以輪換休息了。這樣其實更有效率,也更能保護好醫護人員。雖然花的錢比以前多了,但是咱國家有底氣了。以前咱窮,要用命換命,用命省錢,現在現富裕了,用花錢買命的,決對不用命省錢了。命比啥都重要。


文明剛剛崛起


老年人免疫功能比較弱,而且大多合併慢性基礎疾病,因此哪怕我們說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不挑食,全民易感,但是相比年輕人,老年人也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感染後病情一般都比較重,死亡率確實如題主所說比較高。

如圖所示,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2020 年 1 月 14 日到 2 月 13 日期間 25 例死亡病例。

大家可以發現,55歲算是最年輕的了,大部分都是在60歲以上,即老年人。而且也可以發現所有的人都患有基礎病,其中高血壓最多,16例,其次是糖尿病,有10例,然後就是8 例的心臟病,5 例的腎臟疾病,還有一些是患有腦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惡性腫瘤以及急性胰腺炎的人。

所以,新冠肺炎老年人死亡率高,這是真的,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必須要更加重視自身的防護,家裡有老人的,尤其是要注重這一點,出去買菜這事,年輕人這段時間還是自己去買會好一些。

那麼,既然新冠肺炎老年人的死亡率高,為什麼年紀輕輕的醫務人員也犧牲了?這不是太不符合規律了嗎?

這個問題,確實要跟大家講清楚,不然很容易誤解。

首先,注意我們醫生的用詞,我們只是說新冠肺炎老年人的死亡率高,而沒有說死的都是老年人。如下圖,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死亡病例,只不過相比年輕的,老年人確實佔了大部分。

所以,年輕人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就一定可以治癒,不會出現死亡,只不過被治癒的概率大一些而已,更不是隻有年輕的醫務人員才會因新冠肺炎而死!

其次,新冠肺炎中老年高發是事實,但確實有不少年輕的醫務人員犧牲,而且大家可以去看,哪怕是醫務人員,也大多數是湖北地區的醫務人員!

我想,把犧牲、湖北,這兩點跟醫務人員死亡,聯繫在一起,相信不少人就明白了其中一部分的原因。

第一,一線醫務人員免疫力低。為什麼這麼說?很多人以為年輕一定就免疫力高,但是大家其實平時也想想,你熬夜加班試幾天就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感冒發燒了,為啥?這不就是我們人體免疫力雖然與我們的年齡有一定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一對應關係,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我們免疫力低,比如像一線醫務人員每天超負荷工作,就是導致它們免疫力下降主要原因,而這也就更容易引發病毒感染,更容易走向重症。

如果時刻關注過疫情的人,還知道,就在上個月20-23日,僅僅三天之內就出現2名醫務人員因感染新冠死亡,目前醫務人員已經有3000多人感染。

第二,醫務人員接觸的傳染源與我們普通人接觸的會有所不同。尤其是第一批一線醫務人員,接觸的都是一些第一代病毒感染者,而這些感染者相比二代,三代,普遍病毒載量更高,傳染性更強,而這也就叫做逆行,明知山有毒,偏向毒上行!

第三,感染病人多,早期醫務人員少,這時候很多醫護人員都想著救治更多的病人,不願休息,身體狀況不太好,累的,這也是其中一個客觀原因。而且少部分醫務人員,早期也不知道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沒有做好防護,因此有一部分早期感染者是本身的醫務人員,因為他們是最早接觸病人的。還有就是早期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緊缺,也導致了一部分醫務人員的感染。

第四,這個病毒詭異,事實上,不管是年輕人感染也好,還是老年人被傳染,也不管你這個人免疫力到底如何,都有一定的幾率發展至ARDS,即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這個危重症階段,而一旦到了這一步,死亡率髙達30%-50%。

如圖:出現成人呼吸綜合徵後我們人體肺部情況

所以最後我只想說,醫務人員得了新冠肺炎不治身亡,確實應該叫做犧牲,更加恰當,而不應該以冷漠的死亡來形容。


醫學小偵探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與幾個因素有冠,第一是有基礎性的疾病的人,第二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第三類是年齡大的人,其實這些人群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而第二種就是年輕人最容出現的問題,也是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引發醫護人員犧牲的重要原因,人在幾個條件下會出現免疫力低下,比如經常熬夜、睡眠時間不充足、精神壓力過大、飲食不規律,營養不充足,而這幾個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因素,都是現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在經歷的,所以很好理解,為了什麼一線醫護人員那麼年輕卻不斷有人犧牲。

與其說是新冠病毒奪去他們的生命,不如說是因為過勞的工作造成的,實際上就是這樣的,這其中還有人沒有感染新冠病毒,而是因為過度疲勞造成的猝死,包括其他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拋開這次疫情不說,就算在我們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每年都有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強度太大,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尤其是睡眠,引發猝死的。而因為這次的疫情,一線醫護人員,每天不足4個小時的睡眠,工作到半夜都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而在工作的過程中,還要安撫病人的情緒,除了治病、搶救還要忙著照顧日常的生活,並且這近兩月的時間,很多人都在超負荷的輪轉,就算沒有新冠傳染的風險,但從身體本身能承受的負荷來說,也大大增加了猝死的風險,所以,在現階段,我們依舊要做好個人的防護不添麻煩,隨著出院的人數增多,這些一線的工作人員,也能緩一口氣,這樣也算我們保護他們平安回家做貢獻了,撐住,這場戰役很快就會勝利了!希望一線的所有人都能平安回家!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今年二月七日,驚聞李文亮醫生病逝的消息後,我懷著悲傷的心情寫小了一首小詩:

驚聞抗疫良醫歿,

悲向蒼天泣斯人。

瘟神未鏟君競逝,

地府何因捕英靈?

樓主提的問題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我不是醫務工作者,也不是衛生防疫人士,更不是病理學、病毒研究人員。我不能在微觀上把這個問題說透,只能在宏觀角度上表下個人淺見。

上次抗非典和這次抗疫情,衝在抗疫最前線的都是醫務人員,他們捨死忘生,英勇奮戰,救死扶病,從死神手中奇回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人們稱頌為“白衣天使”、“醫者仁心”。可令人痛心的是一一他們有好多倒在了抗疫戰爭的陣地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點:醫療物資緊缺,在疫情籠罩下,醫院和病房是病毒載體氣溶膠最濃厚的地方。而抗疫初期由於醫療防護用品緊缺,造成很多醫務人員沒穿防護服、沒帶護目鏡、只帶著一個普通口罩的情況下,徒手搶救治療危重病人,造成醫務人員感染。

第二點:後勤保障不力,在抗疫一線,醫務工作人員一成幾多天吃不上熱飯,只能靠吃方便麵、餅乾、麵包補充能量;有的醫院醫務工作人員,只能喝著冰冷的礦泉水啃著方便麵打發自已。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醫務人員體能不足,抵抗力下降。

第三點:勞動強度大。由於收治病人太多,醫生護士少,醫務人員本身在一天假都未放的情況下,又不得不加班加點,每天都是上十幾個鐘頭班,甚至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累了困了只能在辦公室、護士室扒在桌上睡一會;為了提高時間利用率,好多醫生、護士整天的少吃少喝不上廁所;有的護士還要親手搬運氧氣瓶。由於長時間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更加加重了他、她們體力消耗;也同時增加了體內的溼氣。這些原因都直接影響到醫務人員的免疫力;

第四點,精神使然:好些已病逝的醫護人員,在自知染病後,仍穿著全部防護裝備,堅守陣地,帶病工作,直到病重才被發現治療,可惜的是他、她們之中有些因長期體力透支、休息不足、營養不良造成免疫力嚴重下降,搶救無效而犧牲。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在“白衣天使”們的奮力拼搏下,我們一定能取得抗擊疫災的全面勝利!


曉岸漫步2018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總體確診人數為78196人,死亡2718人,總體死亡率在3.5%左右。新型冠狀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病人病情危重,老人、有基礎疾病的人預後差,但是,隨著李文亮、夏思思等年輕醫生的倒下,也告訴我們,年輕人感染此病毒,其實也有生命危險!


為什麼有些年輕的醫護人員也犧牲了呢?

其實,年輕人感染此病毒,更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結局。說白了,要麼不治自愈,要麼病情較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年輕人一般免疫力都很好,而決定病情輕重的關鍵性因素,就是感染病毒量的多少。

免疫力是把雙刃劍,它是人體健康的守護神,但如果感染病毒量很大,免疫力又很強,就會出現劇烈的局部鬥爭,造成強烈的局部炎症反應、進而細胞損害、器官功能受損,這也就是所謂的炎症因子風暴,此時,病情就很有可能惡化。所以從很大程度上來講,假如感染病毒量大,有時候免疫力越強,反而病情越重,進展越快!

這就是很多年輕人感染此病毒後,病情重、進展快,甚至最後因此喪命的原因。醫務人員奮戰一線,勢必要與感染者有近距離接觸,雖然穿著防護服,但是長期處於這種充滿病毒的環境中,總是有被感染的機會。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84名“逆行者”殉職,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我的同行。

目前,疫情已經有所緩和,這是全民抗疫的結果,請謹記,復工不是走親訪友,復產不是上街閒逛,在這個決勝期,我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鍾老告訴我們,再努把力,爭取4月前結束疫情!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e醫路同行


您好,首先讓我們向在疫情中幫助救治的醫務人員、義工緻敬。他們為什麼年紀輕輕,在免疫力很好的年齡都會抵抗不了疫情呢?救死扶傷的他們日夜奮戰,都知道熬夜傷身體,會擾亂免疫力,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影響,長期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狀態,面對成千上萬的病人,面對需要他們及時醫治的病人,醫務人員短缺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了用自己的健康透支給每一個需要他們的病人。疫情當前,透支了的健康,如何抵抗呢?


燕子騰瑤


新冠肺炎老年人的死亡率相對較高

截至目前,根據新冠病毒肺炎公佈出來的死亡病例來看,大部分都是患有慢性病或者免疫功能差的老人。所以老年人病死率較高,目前病死人數中80%以上是老年人。

因為老年人身體免疫功能下降,而且年紀大了之後自身也存在很多基礎疾病。所以老人本身的併發症就比較多,當感染新冠肺炎後,他們的身體免疫系統就會被病毒打亂失調,器官功能紊亂,最終導致不治而死。

年輕的醫護人員為何也犧牲了呢

據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4日,共有11位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離開人世,其中有兩位僅僅29歲,還有一位也只有34歲。造成年輕醫生犧牲在抗疫前線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兩條:

🛡一、年輕醫生過於勞累導致免疫力下降

新冠病毒作為一種新的病原體,各年齡段人群均對它沒有免疫力。年輕醫生平時的臨床工作都很忙,很多醫務人員本來就是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容易感染。疫情期間,一線的年輕醫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所以免疫力更低,感染病毒和病情嚴重的幾率也就更大。

🛡二、一線醫生接觸的不是普通病毒,而是一代病毒,病毒載量高,毒力大,毒性強,更容易傳染致死

根據浙江援鄂醫療隊隊長、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喻成波對康時報記者透露,“一般年輕人的病情較輕。但是一位被感染不幸離世的年輕醫生在去到一線後,一直負責的是一代傳染源,病毒載量較高。”

可見免疫力低只是發病致死的其中一個因素,年輕醫生的犧牲主要還是他們工作在一線,和毒性劇烈的病毒近距離接觸的原因。

李文亮醫生英年早逝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直負責的一位患者是華南海鮮市場的老闆,這個人長期接觸野生動物感染,屬於典型的一代傳染源,病毒載量較高,毒力大,毒性強,長時間接觸,即使年輕人也抵不住病毒的侵蝕。

綜上所述,就是雖然新冠肺炎老年人的死亡率較高,但年輕醫生也為此犧牲的原因。最近,抗疫前線為了一線醫生的健康著想,都在安排時間讓醫生休息,宜昌就在工作25天后,對23名醫護人員下達了強制休息令!在此,讓我們共同為犧牲在抗疫前線的醫務人員默哀,他(她)們的自我犧牲精神將永遠被祖國和人民牢記不忘!


墨雪問心


新型冠狀病毒對人群普遍易感,多數患者感染後症狀減輕,預後較好,但對於老年人群或已有慢性疾病者,由於自身免疫力相對低下,感染後發生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更大,相對預後較差。那為什麼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醫務工作者感染後也出現了病重,甚至犧牲?這與多種因素相關。


首先,病毒對人群普遍易感,醫務工作者衝鋒在抗擊疫疫情第一線,接觸的確診病例較多,長期處於高濃度病毒環境中,感染後體內病毒量相對更大。其次,醫務工作者工作強度大,長期超負荷工作,會使自身免疫力相對容易受損,進而導致免疫力低下,感染後發生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更大。



另外,一些醫務工作者本身可能存在基礎疾病,但平常情況下沒有引起重視,感染後由於自身免疫力低下,加之高強度工作,使得感染後病情進展迅速,出現了重症或危重症,導致死亡發生。同時,雖然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老年人和已有慢性疾病者預後較差,但並不是說年輕人群就不會發生重症或危重症,只是說概率相對較低。所以,大家切不可掉以輕心,需嚴格防控。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醫務人員也是人,不是神,作為本次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者,承擔著極大的心裡壓力和高強度工作壓力,希望大家對他們多一份理解,也希望大家對本次疫情引起足夠重視,做好個人防護,做到不添亂就是最大的幫助,相信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之下,我們一定會取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全面勝利。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高強度工作,連軸轉,生理心理都壓迫到近乎極限,免疫力低下身體差,這個情況下染病……

致敬……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了。他們就是中國人民的天使👼。

染病和死亡的基本都是前期在湖北在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擋在了疫情的第一線,才給我們帶來了平安。後期戰略部署就全面跟上,各地輪崗上,保障了醫護人員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