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說: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那麼我們還為什麼而活著?

老馬燈


為責任而活,為生活而活。

共產黨為人民而活,科學家為國家而活。兒子為父母而活,為他的子女而活。學生為自己的美好前途而活。軍人為保家為國為轉業找工作而活。工人農民為養家餬口而活~


唐朝春天L


首先,季羨林說過這句話,出自《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過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索。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過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

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

我有些什麼想法呢?

話要說得遠一點。當今世界上戰火紛飛,人慾橫流,“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但是,對於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

但是,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對於那些肚子裡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說,有如 夏蟲不足以與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季先生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如果人生來便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和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但是隻有少數有識之士オ能理解,只有少數人才懂得時代賦予自已的任務。

我們且不論季先生這番話是否從人類發展的狹義角度論證其精英理論的合理性,我們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不斷認識世界認識自身價值的需要,將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轉化為思想與情感,進而使我們的生命賦予理想的追求,達到理解我們自己的任務,如季先生所說讓生命具有意義與價值。
季先生此番話也許是想激勵更多的人認識到人類傳承的責任,瞭解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九溪夜話


我,母親癱瘓臥床7年後去世,父親在母親走後留下一封信不知去向,幾年來一直杳無音信我這些年一直在思考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希望活著,但是我們都清楚活著的盡頭都是死亡,大部分的活著就是每天吃飯睡覺刷手機,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文水馬海剛欠錢


活著是因為還有未盡的責任和義務在肩上。雖然我自己一個人在北京漂著心情特別不好,但是我知道我肩膀上還有責任和義務需要我去完成。

所以50歲前我還要繼續在北京熬著工作,在這裡能比在老家掙的錢多一些。閨女才5歲,以後花錢的地方很多,所以先在北京熬著上班多掙一點。

等多存點錢後再回老家帶孩子,和大閨女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勵志的北漂寶媽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活著,小時候過年很開心,打著撲克,吃著年夜飯,很多小事就能讓我開心好久,長大後幻想著娶老婆的快樂,可結婚後家裡的瑣事孩子的問題,婆媳的關係,一直讓我苦惱,事業又一直不順利,唉!後來想著如果自己,能有一臺自己的汽車一定很開心,可買了車並沒有想象的開心,養車的煩惱也讓人頭疼,剮蹭,違章等等,再後來母親被檢查出癌症中晚期,感覺天塌了,直到現在都感覺不到快樂是什麼了,歷經四年的治療,母親遭受的痛苦,多次的手術,反覆的復發,一次次的折磨著我們一家人,真的,看著母親那樣,人活著真是沒有意思,我也曾對母親說過為何要生我?這世上如果沒有我該多好。

後來母親走了,帶著對家人的不捨,走了!我回顧母親一生,沒享過福,一生勤勞,最後痛苦的離世,這一切讓我覺得,世上沒什麼能讓我再開心了,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我死後還能見到她。

現在活著,就是為了妻子兒子還有老父,若只有我一人的話,我會去找我的母親



星宇刻瓷


很多人都有名言情結。所謂名言情結,就是主觀地將名人說過的經典妙語奉為圭臬,對號入座到自己的生活際遇之中。

但是事實上,每一句名言都有其使用背景,斷章取義地將之與現實生活結合,未必能全然正確地理解,以致成為某種謬誤。

正如季老的這句話,“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這事實上是對人生本質意義的一種消極定義。不過誠然,這句話有其合理之處。

站在生命的宏觀角度。一個人的一生對於宏大的宇宙,如蘇子所言,不過“渺滄海之一粟耳”。世間萬物的生存自有其週期定律。這也註定了生命會是一個從誕生走向寂滅的過程。

無論一個人生前經歷的是繁華還是落魄,喜樂抑或哀怨,他們的人生都將歸於一個終點,雖說個人際遇不同,最後卻亦是殊途同歸。

古人和今人都將這個生命的歷程看得尤為透徹。因此便有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有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悲壯,更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的緬懷。

這些生命哲學都昭示了一個道理:人生是一個從無到有,最後又歸零的一個過程。這是所有人類都躲不過的命運。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活著?著名哲學家羅素有一篇聞名的哲學思辨《我為何而活》。

羅素先生曾說:有三種激情支配著我的生活: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索求,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

正是這三種激情主導了羅素先生的生命,他的一生都在為這三種追求而奮鬥。當一個人的內中對這個世界懷有各種溫暖的期待,他的生命焉能不喜?他的世界怎非繁花似錦?在這不斷追逐的一生當中,我相信,羅素先生是幸福而充實的。

當然,這種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內心發出的對這世界的期許。有了期待和為之奮鬥的目標,人生也就此被賦予了意義。當然,這種人生的意義是從微觀的角度出發,站在個人的高度去找尋人生的終極意義。

因此,“我為何而活”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命題。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的一生倉促、短暫,但是人生的幸福之處就在於我們可以自己賦予生命意義,人類相比其他動物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

我為何而活?我為我能動心,我能思索,我能看這世界萬千繁華而活;我為何而活?我為我能喜怒哀樂,我能歡呼悲泣,體驗人生百態而活;我為何而活,我為能來人間一趟,看看太陽,和心愛的人一起走在大街上而活……

正如史鐵生所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

既然每個人都平等地擁有一次活著的機會,那我們不妨努力活得認真一些,精彩一些,多去看一些風景,多去愛一些人,多去交流一些思想,多去經歷幾種不同的人生滋味。

那麼,哪怕你當下不知道你的意義何在,時間也會替你找到最佳的答案。

END.


博書


我很贊同季羨林先生的看法,央央數千年以來,世代變化,文明更替,有人傾其一生博的名和利,有人默默無聞,其實想想看,名留青史能怎樣?遺臭萬年又能怎樣?人活一輩子,把長輩的送走,把父母送走,最後臨到自己,中途順利一些還好點,不順利的遭遇挫折,災難,病痛,一路傷痕累累,最後揮一揮衣袖也沒有帶走一片雲彩,對於整個宇宙來說猶如流星劃過一般!尤其當下的中國人,為了房子,為了車,為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天也不敢歇息,無形中總有一種力量在推著自己往前走,有時候覺得活著真的不單單為了自己


劍鋒無憂


我認為季大師說的應該是兩層意思,一是針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底層的窮人而言,他們的生活不僅沒有質量,而作為一個弱勢群體,人格上得不到尊重,還處處受欺辱,生命和安全得不到保障,一生勞苦,一世貧窮。這些人確實人生毫無意義。第二層意思是對於絕大多數平凡的人而言,他們雖然生活在世界上,也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普通的的日子,白天勞作,晚上睡覺,循環往復,直至終老。沒有能力做一些對人類,對社會,對世界有貢獻的事,如科學,發明,著書立說,不會給後世留下半點有價值的東西。所以這些人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季老先生說的這個人生觀點既有對的一面,也有錯誤的一面。對的是他要求人在世上活著必須要做精英,要有才能,要為人類做傑出的貢獻,能夠千古流芳。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和價值。錯誤的是他的這種觀點太偏激,太片面,太陝隘。如果凡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個個都是精英,科學家,專家,學者,難道種田地,當工人就不需要了嗎?你吃什麼?用什麼?住什麼?穿什麼?難道這些普通的農民和工人他們種出的糧食養活了你,織出的布衣,蓋起的高樓大廈供你穿衣,供你居住,難道他們做的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事,他們所創造的價值又是什麼呢?他們雖然不會青史留名,但是他們的人生同樣有意義,有價值。季大師的人生觀點只是強調對極少數的精英貴族,而忽視了絕大數普通人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他的說法基本上都是錯誤的,片面而又狹隘。


魚爺247


這又是一句被斷章取義了的名言。這句話出自季羨林的《人生十講》中《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一章,是季先生在84歲,1995年寫下的。藉著題主的提問,我們一起來結合時代背景,讀一讀這篇千餘字的小文,也許你會對這句話有新的理解,對“我們為什麼而活”有新的體會。

上世紀30年代,季老進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習,彼時哲學風潮盛行,社會上很多人,特別是大學生經常會聚在一起討論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但季老對這樣的討論並不感興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在討論中不知所云,更多的還是出於“實用”的考慮:

我認為這種討論本身就無意義,無價值,不如實實在在地幹幾件事好。


在季老看來,沒有價值和意義的人生是這樣一種生存狀態:

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過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索。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過一生。


季老本質上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

在人類即使發展和走向人類大同的過程中,

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


在季老看來,人生並非沒有價值和意義,相反,人生有著明確的、“絕非可有可無”的責任與價值: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人生是一場長跑,人類發展的齒輪也是由無數有識之士用實際行動推動和助力的,哪怕貢獻再微小,也在歷史中留下了光輝的足跡,他們是魯迅先生說的“中國的脊樑”。而在我們身邊,很多人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一生,更不要提承擔推動人類發展的責任。



所以你知道,季羨林所說的“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是指那些迷茫而無用的人生。如果你瞭解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就的使命,併為之付諸努力,那麼你的人生就有方向,就有價值和意義。


從另一個角度說,關於“我們為什麼活著的”的問題,也許文學家季羨林給了一個近乎決絕的斷言,我們還可以換個角度,聽聽哲學家周國平的話:


生命的意義問題是無解的,愛的好處就是使人對這個問題不求甚解。


願你的人生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這裡是“文史哲研讀間”,這裡有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的一群人,讓我們一同分享高品質讀物,給時間賦予價值。


文史哲研讀間


意義!什麼是意義?好好生活,讓你的家人過上幸福的日子,讓你的妻兒老小吃飽穿暖並且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就是意義。


價值!什麼是價值?有能力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得好,給這個社會和國家留下一些東西就是價值。


誠然,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是普通人,是平凡人,也許終其一生碌碌無為,但是對於我們的親人而言,我們就是不一樣的。我們是頂天立地的好丈夫,是溫柔賢惠的好妻子,是孝順勤快的好兒女,是慈祥善良的好父母。在他們眼裡,我們不是普通人,我們的存在就是巨大的意義和價值。

北島曾經說過,在這個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選擇做一個人。的確,我們這個年代,沒有什麼大英雄,沒有馳騁疆場的將軍,沒有為民請命的知識分子,更沒有寫下皇皇鉅著的大文豪,這是一個英雄落幕,小丑大行其道的時代。


這個年代娛樂至上,是季羨林口中最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但是個人的生活個人的工作還是有價值的。只是我們需要明白,價值有大小,意義有高下。


錢學森的價值值得我們欽佩,雷鋒的意義同樣值得我們學習。馬雲的意義讓我們膜拜,清潔大媽的價值同樣讓我們感慨。


關鍵在於你是否活出了自我,是否獲得了想要的生活。


很多作家,哲學家,動輒喜歡說一些大而空的話出來唬人,什麼“你明白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樣的話並不好。


你才活多大,你明白多少道理,你明白的道理真的是正確的道理嗎?什麼叫做過好這一生,非要腰纏萬貫錦衣玉食寶馬雕車,才叫過好這一生嗎?難道老百姓的生活就不配叫做生活嗎?難道搬磚的人生就不能叫做人生嗎?

季老的人品文章確實不錯,我也蠻尊敬他的,他說這句話也許並不惡意,就是到了晚年發發感慨罷了。如果我們這些沒怎麼活明白的人非要斷章取義,拿季老的話來唬人,那隻能說明這些人都是膚淺愚昧的腦殘。


總而言之,一句話,讓你的家人過得開心,讓你自己過的幸福,這就是最大的價值了!


這個年代,不需要你拋頭顱灑熱血去攻城略地,也不需要你幾十年如一日鑽研科學,更不需要你做十年冷板凳寫小說,不是不可以,而是你也壓根做不到!


歡迎關注@遇見小mi,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