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再度刷屏,屏幕背后投射出来的依然是那两个字:自律。


5点40,起床晨读;


6节网课,涵盖语数英物理化;


8套练习题,每科目2套;


还不包括自习和考试,在家作息几乎和在学校一样。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这是衡水高三学生普遍的备战日常。


甚至还有人疫期一天学习16个小时;有人练字,练出了印刷体……


武汉封城已经超过50天,全国封校也将近一个月。


这段时间以来, 我们看到了太多“网课”背后的众生象,有苦、有乐、有愁、也有感动。


可疫情下衡水中学的这帮孩子,自始至终令人深感敬意。


疫情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转移了学习地,其他一切如常。


没有人逼,全凭自觉;没有抱怨,只争朝夕。


突然想起一句广为流传的戏谑话: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


遥遥无期的长假,惰性最容易无边滋长。


然而,在你放纵的时候,自律的人却始终埋头努力。


一个向前跑,一个往后退,彼此差距越来越大。


衡水中学一直被称为高考界里的神话,是衡水的孩子特别聪明吗?


似乎不全然是,但毋庸置疑,他们足够努力,足够自律!


一个人,若把惰性对抗成了习惯,也便离成功不远了。


无数事实证明: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世界狠狠奖励的,永远都是那些自律的孩子!


1

机会,只为自律的人开道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


高考会延期吗?会不会因为疫情而变得题目简单?


有一个经历过非典高考的网友,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令人深思。


03年,非典来袭,学校通知紧急停课。


捧着几摞卷子,所有学生回家自学。


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没有网课。


有人放松了学习,有人依然在自律中按部就班努力。


楼主回忆,当年班主任的一席话,如今依然铮铮在耳旁:


不要因为高考赶上非典,就作为自己成绩不好的借口。


步入社会后,别人会问的只会是你毕业于哪个大学,却不会有人听你解释是因为非典没有考好……


所以你们还是要拼命学拼命考……


其实那时的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都在忐忑中猜想:


高考会不会延期?后来通知下来:高考如期举行。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那年的高考似乎也很不寻常,考前经历非典,临到考试时又传出试卷外泄。


高考卷临时被换成了备用卷,难度堪称历届高考中的“宇宙级别”。


很多人因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很多人没有进入心仪的大学。


也有很多人,因为非典选择了医学专业,如今奋斗在新冠疫情的前线。


一场疫情,犹如给所有人的出行按下了暂停键。


可人生没有暂停键,一时的放纵,拉开的或是一生差距。


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只为自律的人开道。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刘媛媛曾说:


每次放假我都特别高兴,不是因为可以轻松和玩耍了。


而是,终于可以拥有一大段偷偷努力的时间了。


成就一个学霸,给他一个长假期就够了。


而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让他放纵地度过长假。


今天的一步之差,也许就会成为明天的天壤之别。


2

优秀的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清华大学校史馆曾经推出过一个别出心裁的展览,叫做“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


展品都是清华毕业生和在校生的笔记、作业和计划。


其中有一个本科生的笔记,一经曝光,瞬间冲上热搜,那密密麻麻的日程计划,令人叹为观止。


工整的字迹下,每个格子里记录的都是满满的学习任务。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凌晨1点睡下,清晨6点起床,40分钟的洗漱加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


上午两节课,下午四节课,除了午休,几乎一心扑在学习上。


连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还不够,除了完成每天固定的课程。


还有每周两次的讲座充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什么都不落下。


有人惊呼:学霸果然是学霸,终于知道差距在哪了。


看得到的是计划表,看不到的却是汗水和勤劳,以及那份深入骨髓的自律和行动力。


赫胥黎曾说:


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


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


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


很多时候,其实你与学霸,只隔了一个 “自律”!


3

唯有自律,才能创造奇迹


西奥多·罗斯福有一句经典名言: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令人提升;自律,也会逆转人生。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还记得《风雨哈佛路》里那个贫民窟的女孩莉丝吗?


生活一开场就将她推入泥潭。


酗酒吸毒的父母,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千疮百孔的家庭带给她最多的是慌乱流浪的岁月。


母亲去世两个月后,莉丝终于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


她要读书,改变命运,爬出泥潭般的生存环境。


莉丝用真诚感动了高中录取老师,她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从此开始了漫漫的求学路。


为了赶上这么多年落下的学习进度,2年学完4年高中课程成为莉丝的学习目标。


而兑现方式,就是拼命努力。


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刷碗的间隙还不忘看贴在墙上的练习。


身无居所,一趟单程70分钟的地铁成为莉丝的家,也是她的自习室。


一个晚上来回4趟,天亮了,也便能够早一点到校……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在这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一个人但凡松懈一点点意志,就无法坚持。


但莉丝做到了,她靠着强大的自律力,最终以每门课程平均95分的好成绩提前毕业。


并且,她努力申请到了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迈着自信的脚步走进了哈佛的学堂。


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与莉丝形成鲜明对比,她是莉丝的朋友克瑞斯。


她们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却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只因克瑞斯拒绝上学。


18岁那天,克瑞斯被从收容所赶了出去,她的生活依然深陷泥潭。


自律赢得了成绩,自律更赢得了成功人生。


事实上,影片来自真实事件改编,片中的女主原型是一个叫莉丝·默里的女孩。


她后来被评为“美国当代杰出年轻女性”,受到总统克林顿接见。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特为她颁发过“无所畏惧奖”。


莉丝的逆袭犹如《哈佛图书馆二十条训言》里其中一条说的那样: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真正的自律,不仅是在面对生活时的自控,更是一个人骨子里永不言败的精神自律。


也许过程会比较痛苦,可当你穿过布满荆棘的路就会发现,你活成别人眼中的“奇迹”!


4


很多成功人士在总结自己过去的时候都爱说: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只不过坚持做了一件事。”


是的,我们都是普通人。


其实,再大的事业都是从坚持一件小事开始。


不要再抱怨为什么别人可以成功,自己却不行?


并不是你不如人,而是在别人默默努力的时候,你却选择了半路放弃。


好比那幅著名的漫画,一样的工具,一样的起点,成功挖到钻石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坚持不放弃。


疫情下的衡水中学刷屏:今天,世界依然在狠狠奖励那些自律的孩子


有人说,这个世界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更自律。


还有人说,这个世界最可怕的是:


那些优秀而勤奋的人,还总觉得对自己下手“不够狠”。


人生没有捷径,唯靠自己前行。


孩子,在要放弃的时候,请再咬牙坚持一下,也许你就能触手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