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考試那點兒事兒

考試的本義,是考察人的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方法,包括口試,筆試,現場操作等等方式。考試的近義詞有考驗,考核,測驗等等。在現實生活中,考試這個說法往往不取它的本義,比如說全國解放前夕,我們的毛主席,就把黨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京,說成是進京趕考。

也談考試那點兒事兒

我們常說,樹木要砍,孩子要管。這個“管”字,有時候就變成了考,考試的考。我早就習慣了由爸爸伺候奶奶,一日三餐都是爸爸將奶奶愛吃的飯菜送到奶奶的屋裡。可是有一天,爸爸突然要我為奶奶送餐。那可是爸爸準備好的飯菜,我只管送過去就行了。可是送餐途中,我發現奶奶的飯菜又冷又硬,於是便轉身返回廚房,卻不見了爸爸的蹤影。爸爸下樓上班去了。這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意識到爸爸在考驗我,於是我立馬開火做飯,還為奶奶做了她最喜歡的蛋羹。第二天一早,我和爸爸又在廚房見面,對昨天事情誰也沒說,好像沒有發生一樣,但我可以看出爸爸已經從奶奶那裡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爸爸巧妙地對我突擊考察,而我又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卷,這讓我們祖孫三代愛的更深更遠。

在單位,大到升職加薪,小到年終月末,考試考核成了家常便飯,由於人們地位關係,或者說分工不同,一些人成了常年的考官,而另外一些人便是常年的考生,除了那些必須的考試,平時工作中的雞零狗碎也要拿來考試,因此考官在那裡不斷地出題,考生在那裡不停地答卷,考試成了工作的常態,一天不考半天不答就失魂落魄。更為可笑的是,考試延伸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延伸到了幹部之間,群眾之間。一些總被考試的人,考起人來,考題難到讓人咋舌。而那些沒有交出滿意答卷的考官就會變本加厲精心準備考卷,以報被考之仇。沒完沒了考試就這樣週而復始,逐步升級,把本來嚴肅的考試變成了監視報復的工具,致使單位上下人人自危,人們互相提防互相猜忌,很難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也談考試那點兒事兒

寫到這裡,我不由想起我們系統的一次年末考試。按著上級安排,學習,培訓,考試依次推進,有條不紊。考試那天,我嚴格按著上級的要求進入了考場,但我發現帶題參加考試的絕對佔了大半。結果可想而知,考試時間沒過一會兒,考生們便開始抄題,進而從抄題發展到互相抄卷,考場秩序亂作一團。褻瀆考試,使嚴肅的考試變成笑柄,完全失去了考試的意義。

現在我不得不寫一件讓人讀不下去考試案例,因為它真的發生過。熱戀中的我要去見我未曾謀面的岳母。在離村不遠的鄉鎮公路上,我遇到了一位躺在路邊的老婦人,她的身旁橫著一輛電動車。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這是電影裡的蹩腳鏡頭,一個交通事故現場。此時已近中午,路上沒有行人,也不見肇事車輛。我下車小心翼翼地將現場拍完,然後看了看老婦的傷勢,我準備報警並將老婦送醫,於是我撥通了女友的電話,告知了這裡遇到的一切並告訴他我的計劃,這時老婦自己坐了起來,原來她就是我要見的岳母大人。她告訴我,這都是她設局在考驗我,包括我的女友先我而去也是她的安排。當我扶她起來,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品行還行,人也不傻,知道拍照”。這是一位農婦的拙劣設計,卻使生活變得還算有趣。

也談考試那點兒事兒


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考試,被人考,也許還會去考驗別人。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考試,考出了我們想要的結果,發現真善美,也曝出假惡醜,也考出了人們的人生高度,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步。我禮讚考試,曾經的考人和被考。但我還是希望我們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尊重考試,敬畏考試,像中考高考那樣公平公正,客觀自然。你也許會說,這太過理想,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堅持,從現在做起,時時處處,點點滴滴,我們的社會就一定會更加進步,更加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