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州八景】——共池湧碧

涇川縣城北五里的水泉寺村,北靠兼山,兼山下有方石砌成的一畝水池,池上有水過涼亭,池內有金魚蓮花。二千多年前,這裡有個共國,共王在此讀書散步,賞景乘涼。當時的共池如一面方鏡,水倒映著兼山,兼山成了軟軟的變形的山。山一圈一圈在池中躍動。共池之外,垂柳依依,鸚鵡翔飛,鷓鴣啼叫,曲徑深處的百花叢中藏有人家,但共池裡很少聽到民間的生活之音,人間的煙塵、生活的喧囂在這裡是不出現的。明清進士張培本所作《共池湧碧》生動的描繪出了這副美景。

【涇州八景】——共池湧碧

兼山東望海天孤,中有靈池一鏡殊。

激浪跳珠波斷續,清風嗽玉沫沾濡。

柳邊曲徑飛鸚鵡,花裡幽村叫鷓鴣。

昔日共王曾駐輦,翠煙一片遮回壚。


共池是共國的遺物,據傳周共王曾下榻此池之旁,故名“共池”。今日已看不到了。但你能感覺到已踏進了遠古的共國,古池的存在,是一個國家的存在,共池的消逝,卻不是歷史的消逝。

【涇州八景】——共池湧碧

共池,與涇川的八景有機地溶為一體,古人列共池為一景,因它是涇川的活化石,博物館。共池給涇川的悠久歷史添了重重的一段文字。近代,共池之上建起了涇川第一座中學,即省立涇川中學,成為涇川現代文明的起航地,涇川人的優秀代表,都在這裡學習、畢業,走向當代文明的前線,做了將軍、博士、教授、行政大員。未走出涇川的知識分子,成了一代一代傳播文化的教師。

【涇州八景】——共池湧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