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縱身一躍,"程蝶衣"的音容笑貌似乎也隨之一起走向了終結。


《霸王別姬》這部作品,可以說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當之無愧的一座高峰,它曾代表華語片在46屆戛納電影節首次奪得金棕櫚獎,而到目前為止,它依然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影片。這部作品也讓導演陳凱歌一戰成名,自此後江郎才盡。


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悲愴至極,社會大潮中的程蝶衣


其一,在人物的故事性格設定上,恰是不滿,俘獲人心。


影片中,程蝶衣、段小樓、菊仙是主要的角色。如果從性格來看,菊仙敢愛敢恨、機敏勇敢,是最為討喜的。程蝶衣反而顯得有些自私、固執,甚至是社會中的異類。然而,他卻是這部影片的靈魂所在,而且恰是這種不完滿,讓他能夠打動人心。


在某種程度上,程蝶衣很像《紅樓夢》的林黛玉,"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汙淖陷溝渠"。他純粹、天真、近乎固執般真誠,有強烈的精神潔癖,也有顆飛蛾撲火般純粹的心。因此,雖然程蝶衣有可恨之處,但是又我們看到了某種嚮往的超越性,純淨得讓人完全討厭不起來。


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其二,社會大潮毀滅的人,悲劇成就永恆。


程蝶衣是充滿悲劇的,他的生命本身就是由身份認同展開的美麗錯誤。程蝶衣剛學京劇的時候,總也唱不準"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話,段小樓把銅煙桿子插進他的嘴裡逼他唱之後,蝶衣才開始認同自身的女性身份。後來被老宦官凌辱、愛上段小樓,蝶衣逐漸完成從男性到女性的轉變,真正陷入"虞姬"的女人身份。


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而這一切恰是社會塑造的結果,無論是起初性別認同的困惑,還是後期同性意識的被迫隱匿,時代變遷之下,社會大潮推著程蝶衣逐漸走向毀滅。人物身處其中的被動和無力,被社會壓抑而扭曲的人性,上演著悲愴至極又無可逃避的命運。最終,程蝶衣"執而不得"在段小樓面前自殺,讓舞臺與生活融為一體的幻夢變成了現實。這個結尾讓程蝶衣的悲劇色彩得以完滿,也在肉體的毀滅中成就了精神的永恆。甚至因為結局改的太好,重新修訂原著時,李碧華又把電影結局放入了小說之中。


陳凱歌用非常考究的鏡頭、光影、色調來輔助敘事,用橫跨幾十年的社會變遷襯托人物的走向毀滅的過程,讓"程蝶衣"這個人物真實可感,也在悲劇中得以昇華。不論後面的作品是超越時代的懷才不遇,還是迷失自我的江郎才盡,至少在《霸王別姬》,我們能看到陳凱歌橫溢的才華,以及程蝶衣"不瘋魔不成話"的背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真理。


人戲合一,張國榮變成了"程蝶衣"


其一,程蝶衣這個角色,非張國榮莫屬。


劇本初稿還沒有完成的時候,陳凱歌就去香港見了張國榮。當時兩人見面的地點正是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張國榮十多年後縱身而下的那家酒店。陳凱歌向張國榮講述了電影的故事,講完之後,張國榮站起來和他握手說,"謝謝你為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陳凱歌回憶說:"這是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間。這樣的經驗只有這一次。"


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影片中,袁四爺說程蝶衣是"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境非你莫屬,此貌非你莫有。"而張國榮正是這樣的男子。當年香港評選"四大絕色",有林青霞、李嘉欣、關之琳,最後一位實在難從女星中挑出,直接頒給了張國榮。正如黃霑所說,一個世紀香港都出不了第二個"哥哥"。張國榮的美跨越性別和年齡,而他在影片中一身漂亮的青衣扮相,足以驚豔世人。


其二,形似之外,更加可貴的是張國榮對角色的打磨。


為了飾演好這個角色,他在開拍前六個月就來到北京學習京劇,不僅認真研究"梅派"的神韻,對於京劇表演的程式術語也仔細鑽研,最終全部京劇戲份都是親自上場,劇組準備的兩個替身都沒能派上用場。不僅如此,拍攝少年程蝶衣的戲份時,他也來到劇組觀察揣摩,因此早在第一場戲的時候,他就已經入戲很深。其中一場戒大煙的戲,導演已經喊停,張國榮卻哭成淚人,久勸不止。陳凱歌說:"這人戲不分,張國榮是做到頭了。"


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正是張國榮細細打磨的用心,以及在角色駕馭上的"人戲合一",使他憑藉"程蝶衣"獲得了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雖然最終以一票之差錯失獎項,但當年戛納的評審加里奧.德曼 Gary 說他"並沒有輸","只是因為大會建議評審不要把所有的獎都給同一部電影。"甚至有盛行的傳聞說,這一票之差是因為有一位評委執意要將張國榮列在"最佳女主角"中為其投票。雖然這個傳聞看似玩笑,卻也證明了張國榮真正把程蝶衣演"活"了。


張國榮的縱身一躍,就像程蝶衣最後的結局,人生與戲劇,再次在現實中化為了現實。而在舞臺的鮮花與掌聲背後,張國榮和程蝶衣一樣,經受著旁人難以體會的痛苦,或許鏡子映照著程蝶衣的時候,也在映照著某個真實的張國榮。


27年後,我們為何還在緬懷“程蝶衣”?


每年的輪迴都在喚醒一個時代的黃金記憶,也在重返一代巨星隕落的沉痛與惋惜。我們懷念程蝶衣,也是在懷念那個風華絕代、人戲合一讓人難以忘懷的"哥哥"。


如今,張國榮逝世已經將近17週年,《霸王別姬》也已經過去了27年,但"程蝶衣"卻仍讓人念念不忘。而我們在懷念他的時候,或許是在感嘆那部經典作品的塑造的悲劇之美,也是在追憶角色背後舉世無雙的一代巨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