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导演陈哲艺曾凭借首部电影作品《爸妈不在家》荣获戛纳影展金摄影机奖,并斩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四项大奖殊荣。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时隔六年,陈哲艺推出第二部剧情长片《热带雨》。


该片获得了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评、最佳女主及迷影选择三大奖项。入围多伦多电影节“站台”竞赛单元。


由《爸妈不在家》中的杨雁雁和许家乐再次出演,母子变成师生,杨雁雁也凭借此片拿下了第56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后冠。


陈哲艺延续了上一部作品中中对于女性在社会中身份的讨论。


相对比《爸妈不在家》,《热带雨》无论是在叙事、节奏、配乐还是氛围都营造的更加饱满,让你感觉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故事。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杨雁雁饰演阿玲是一位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生活的中文老师,与丈夫(李铭顺饰)结婚数年仍无法生育导致关系日趋冷淡。


家中还有一位瘫痪需要照顾的公公。


丈夫的妹妹办满月酒,丈夫却扔下阿玲独自去参加,因为生不出孩子而被亲戚嘲笑“她又没生过”。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电影开篇便是阿玲坐在雨中的车里给自己注射排卵针)


电视机里不时传来马来西亚暴乱的新闻,阿玲的妈妈也让她换成新加坡国籍,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困扰着阿玲。


工作上的阿玲也没有存在感,新加坡是个多语言的国家,由于教育体制环境的限制,使得中文课不被校长和其他老师重视。


学生也因为是选修课教师而不尊重她。但渐渐的,阿玲却和学生郭伟伦之间出现了超过师生的情感。


郭伟伦是一个“爸妈不在家”、喜欢武术的学生,说起话来会和很多新加坡人一样中文夹杂着英文,因为想要学习中文会在下课后请阿玲帮他补习。


阿玲在一次去医院做检查时,遇到了训练武术受伤的伟伦。因为下雨,阿玲便开车送伟伦回家,这里两个人还看不出有什么端倪。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真正的故事是阿玲和伟伦第一次一起吃榴莲展开的。


雨天的教室里,两个人并排坐着,彼此间的几句言语,风吹过盛着榴莲红色的袋子。


随着榴莲的拨开、唇齿间的咀嚼以及阿玲吮吸手指的镜头,到而伟伦拿起手机偷偷拍下阿玲的背影,都透漏着一丝丝暗示。


也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有一次,阿玲着急回家照顾公公,伟伦说课还没补完,于是阿玲把伟伦带回家。伟伦第一次见到阿玲的公公,十分惊讶。


伟伦在写作业时,公公便在一旁非常慈悲地看着他,当伟伦不会写“帮”字用了拼音代替时,阿公挪到他旁边,在他手臂上写出了“帮”字。


一个“帮”字十分巧妙地便把阿玲,伟伦和公公三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


阿玲在伟伦身上找到了当“母亲”的感受,伟伦的出现使得阿玲暗淡无光的生活明亮了起来。


伟伦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阿玲对他来说不止是老师和“母亲”,更像是一种陪伴。


阿玲发现丈夫出轨,公公指着墙上的“笑”字给她看,回顾全片,阿玲瘫痪的公公其实是唯一没给她添堵的。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公公喜欢看武打片,更懂得中华文化,喜欢武术却不能说话的老人和中文差却练习武术少年存在着某种默契。


当伟伦去参加武术比赛,阿玲和公公去看他。伟伦获奖后,公公向他微微点头。


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认可,更是通过武术表达出一种文化的传承。


后来他们在阿玲弟弟卖榴莲的摊位上庆祝,三个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让他们更像是一家人。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而这一切,也随着公公的去世发生了变化。


公公去世后,丈夫的兄妹忽略她对公公的悉心照料,认为阿玲和丈夫住在公公的房子照顾公公是理所当然。


丈夫带着小三和私生子出现在公公的灵堂上。


阿玲一时之间成了这个家的外人,也只是借着给公公烧纸默默的哭泣。


阿玲和伟伦的关系也在此之后被推上高潮。


依然是一个下雨天,阿玲在送伟伦回家的路上,因为伟伦流了鼻血,阿玲便去到伟伦家中帮他处理。


伟伦突然开始亲阿玲,阿玲也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接受,婚姻出现问题的老师和情窦初开的高中生。


一切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发生着。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后来的伟伦总是想要牵起阿玲的手,阿玲也总是拒绝,但伟伦每次都牵住了。


其中一场戏是在伟伦和阿玲在电梯里遇到了同校的化学老师,有东西挡着阿玲和伟伦牵住的手,而阿玲在和化学老师用中英文的对话。


非常具有戏剧性。一边体现出中文和新加坡文化的冲突,一边体现出阿玲在事情发生后“豁出去,抓住它”的态度。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但在经历过“在一起”后,很快的,阿玲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挣扎,和伟伦“分开”。


伟伦说“这是我第一次broke up,我要hug你”,这便是对感情懵懂的少年在分别时所有的不舍。


“是这样的,以后你就会习惯了。”不仅是阿玲讲给第一次分手的伟伦听,也是讲给自己听。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可更加戏剧性的是,阿玲终于不只是在梦境中拥有了一个孩子,阿玲怀孕了。


当阿玲知道自己怀孕后场景慢慢地转向门外,空镜头里只剩下啜泣的声音。


一个快到40岁遭遇中年危机的女性,不管是在婚姻家庭还是事业上,似乎都会遇到瓶颈期。


而那些曾经来自于身份上的、地域上的、还有身体上让阿玲的情绪几乎压抑到底的困境似乎随着新生命的到来而过去。


不圆满的婚姻、被忽视的工作以及这段不论恋就像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热带雨。


而当怀孕后的阿玲离开了回到马来西亚的阳光下,一切都似乎轻而易举的变得不再这么重要。


热带雨总是转瞬即逝,而天空也终将会放晴。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热带雨》看似只是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师生恋故事,但电影中所涉及到的中文不被重视的问题也是导演陈哲艺想要表达的。


在新加坡,现在的年轻一辈因为很少讲中文,已经无法完全用中文表达自己了。甚至像电影中伟伦这样的学生,会完全抵抗中文。


而很多爷爷奶奶辈的人,为了可以和孙辈沟通,也不得不开始学习英语,陈哲艺认为这样是非常糟糕的。


于是陈哲艺近几年通过观察新加坡家庭和社会,把所积累的一些想法和感触融入到电影中。


使得电影中的文化冲突更加真实,也在电影中对阿玲人设上的构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里有师生不伦恋,但不止于此。


陈艺哲表示,《热带雨》会是“成长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电影或许会拍一个当兵的故事,初步也已经有一些想法了。


前两部作品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期待陈哲艺的下一部电影可以拍出同样的高水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