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小孩子都輟學了,有的才十二三就不上學了,他們都是怎麼想的?

尼小健vlog


目前,國內的輟學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尤其農村。孩子輟學有外在環境的影響,比如家庭變故、家庭經濟條件、家長及鄰里的讀書無用論、其他孩子的輟學行為等等,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心理脆弱、怕吃苦、經受不了挫折等。一個正當上學的孩子選擇輟學,離開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離開班集體,願意割捨願意去經受離開群體的孤獨,他們內心是怎麼想的呢?

孩子輟學以後,家長一般反應是很焦慮擔憂,天天圍著孩子問為什麼,想法設法讓孩子重新回到學校;然後是老師,會給家長聯繫,詢問孩子情況;同學們也會給孩子投來關注的目光......而這些,正是一些平常就慣於採取辦法來獲得關注的孩子最想獲得的。平時他們常用的求關注的方法已經被周圍人適應了或者有對策了,於是他們只好變本加厲,玩更刺激更危險的方法。但是用輟學來求得關注的方法帶來的就不是小打小鬧的影響了,很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

一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於嚴苛,成績要達到多少名,或者每天放學回家就會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做作業、學習,時間長了,孩子對家長對學習就有牴觸情緒,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更甚,再對孩子像小孩子那樣“威逼利誘”已經很難起效果,還可能把孩子逼到牆根,迫不得已採取決絕的反抗——輟學。一些老師對待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孩子也是“一言堂”,只能自己說了算,對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越發強烈的青春期孩子缺乏理解和包容,一味壓制,導致孩子絕地反彈,用輟學來表達對老師的反抗和憤怒。

還有的孩子因為在學校裡跟同學關係不好,吵了架或者打了架,於是就輟學了。老師或者其他同學就會想,他是受了多大的冤屈呀,竟然學都不上了,或多或少就會對那個跟他發生矛盾的學生有一些不好的看法,那麼輟學的孩子就達到了目的:對那個跟自己發生矛盾的學生進行報復。

用輟學來進行反抗或者報復,其實是損失慘重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別人毫髮不傷,而自己卻可能因此丟了前程,實在是不值得。

有些孩子輟學主要是因為學習對他們來說,已經失去了信心,他們覺得自己無助又無能、做不好、沒有用,他們也拒絕任何嘗試和幫助,是一種自暴自棄、徹底氣餒的行為表現。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和行為,來源於一系列挫敗的經歷。也許,他努力了,但沒有成功;或者,他努力了,產生了小進步,但是父母或老師,沒有及時關注和給予鼓勵。

面對孩子的輟學,父母要拋棄“別人會怎麼想”的想法,檢討自己的過失或不足,用鼓勵和理解去靠近孩子,專注於跟孩子一起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輟學確實是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但換個角度來看,它也是親子關係發生轉變的時機。


心理專家劉愛民



高山grk


十二三歲孩子輟學,這裡面有多方原因的,但可以肯定的不孩子本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部份農村孩子家庭,父母親都在外打工賺錢,把孩子的上學和監管交給了隔代的爺爺,奶奶。這樣就形成了監管和鋪導,心裡構通的缺失。

二.學校和當地村委會沒盡到責任,特別是對重點孩子,父母不在身邊的要多走訪,多關心,學習上要鼓勵,生活上要關心,讓孩子感到老師像似父母,村委會要履行起最基層黨群送溫暖,關愛下一代的責能。

三、父母本人在外打拼賺錢很辛苦,但千萬不能忘了下一代的成長,首先現在通信方便,與老師,爺爺奶奶保持電話暢通,及時瞭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如發現輟學等難題及時與當地村委會聯繫,配合學校做好工作。賺錢為了生活孩子,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同樣也在賺錢,同樣也為改革變生活和命運備鬥,希望在外打工的父母,勿忘與在家的孩子聯繫,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學沒關係,但千萬不能讓他們十二三輟學呢!


張榮根


同樣的問題我也挺想知道原因的。都說十二三歲是花一樣的年紀,就有一些孩子不懂得珍惜,無論你怎麼勸怎麼說怎麼去教導他就是不聽,不讀書不學好,就要去闖社會,說白了就是混。

這種事情我感同身受,如果說他們是經歷一些事情而放棄讀書求學,那大概不會那麼疑惑,當下好多的孩子都有類似的情況,也不是父母不管是管不住他們就是要追求自我,追求自由,就是放縱自己,就是害怕最後他們會落下終身後悔。

真的不知道是我的思想太落後還是他們太早熟,該珍惜的該做的不做,不應該在這個年紀做的想的偏生去做,還義無反顧,搞的全世界都欠他們似的,如果可以我還是想要勸那些孩子,一定要多讀書,正值花的年紀,一定要欣欣向榮,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現在的安逸,隨意,任性,將來會有後悔的那天,而且那時候真的就來不及了。如果可以還是要嚴格要求自己。


詩或遠方的你


國家應該再出資辦理個不上學少年機構,這裡可以學計算機,學習插花,理髮,設計,農業等等。。。困難的可以困難補助。不困難的正常交些相應的費用。這樣,可以減少國家的犯罪率。

'因為不上學的孩子可能會誘發犯罪率的增高。這樣的機構有了家長都可以放心了。


369之歲月成殤


現在的孩子有些十二三歲就輟學了,有些,這有些都是什麼樣的孩子呢?值得深思?我相信每個有責任心的父母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輟學,我相信原因有很多我不討論,我想說的是誰能幫幫這些孩子,也許這就是一些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