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山:身先士卒英勇殺敵

在江蘇省東臺市五烈鎮廣山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南側,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刻著“馬廣山烈士永垂不朽”9個金色大字。紀念碑的前面,是兩棵高大的青松。紀念碑的後面,是馬廣山烈士的墳墓,2005年被列為“鹽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24年,馬廣山出生於東臺市五烈鎮廣山村(原唐莊),1943年參加革命,1944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5月在與國民黨還鄉團的戰鬥中壯烈犧牲。

9月29日上午,記者在廣山村黨總支書記肖羽山的帶領下,找到居住在村部西側的馬廣山兒子馬仁壽,請他講述其父親的英勇故事。

馬廣山:身先士卒英勇殺敵

馬仁壽向記者講述其父親的英勇事蹟

與敵人展開麻雀戰、迂迴戰

馬仁壽老人今年78歲,背有點駝,但精神狀態不錯。

“哎,72年過去了,但我還記得我父親的樣子,腰間挎著兩把盒子槍,說話鏗鏘有力、身體健壯。”馬仁壽告訴記者,其父親去世那年他才6歲,妹妹才4歲。說這話時,老人眼中泛著淚水。

馬廣山就是唐莊本地人,出生於貧農家庭。他參加革命後,曾任村民兵中隊隊長,廉貽區聯防隊隊長、武工隊隊長,溱潼縣溱北區區隊長等職務。他在黨的領導下,與廣大群眾一起,痛殲日偽,除奸懲霸,分田分地。

解放戰爭期間,馬廣山堅持游擊戰爭,身先士卒,英勇殺敵,給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武裝還鄉團以沉重的打擊,成為水鄉游擊隊中的一名英勇戰士。

1944年12月的一天,馬廣山得知,日偽軍的一條軍用物資船要從泰東河上經過,他立即作出部署,帶領民兵埋伏在河口的小漁船上,打死兩個敵人,截獲了全部的槍支彈藥。

1946年下半年,革命鬥爭形勢複雜,馬廣山和戰友們一度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繫。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他依靠並積極發動人民群眾,堅持原地鬥爭,與敵人展開麻雀戰、迂迴戰。

馬廣山:身先士卒英勇殺敵

馬廣山烈士生平和事蹟

掩護戰友撤退英勇犧牲

馬廣山和戰友們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敵人被馬廣山弄得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一面懸賞捉拿,一面利用叛徒趙俊安帶領突擊隊伺機伏擊。

1947年5月15日清晨,大霧瀰漫,馬廣山帶領3名戰士從華莊出發直奔唐莊。3名戰士走在前面,突然,在唐莊西北角,預先埋伏在麥田裡的十幾個還鄉團突擊隊員蜂擁而出,從三面包抄過來。馬廣山拔出兩把盒子槍,把3名戰士掩護在自己的身後,利用亂墳包掩護舉槍還擊,命令戰友趕緊突圍。

撤退到一條河邊時,馬廣山讓戰友們快速從一座小橋上過河,自己留下來把橋拆了,阻止敵人過河。拆橋時馬廣山腿部不幸中彈受傷,快速過河,通過一片藕田,上岸後在一偏僻處隱藏起來。

不幸的是,其中一個還鄉團突擊隊員認識馬廣山,帶著其他人一路順著地上的血跡,找到受傷的馬廣山。敵人對著馬廣山胸口開了一槍,馬廣山壯烈犧牲。

馬廣山等人被還鄉團包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區小隊,區小隊隨即組織力量,準備進行反擊和營救。但還鄉團的人殺害馬廣山後,隨即逃離。

幾天後,馬廣山的戰友通過偵查,找到了還鄉團的臨時躲藏點,區小隊隊員全部出動,將十幾個還鄉團突擊隊員全部消滅,以告慰壯烈犧牲的馬廣山。

犧牲前幾個月囑咐孩子好好讀書

“白天工作忙,我父親每次回來都是夜裡。”馬仁壽說,其父犧牲前幾個月的一天,回家看望妻子和兒女,還不忘囑咐幾句,讓孩子們長大了多讀書,家裡有什麼困難要自己克服,任何時候都不能給組織添麻煩。

馬廣山犧牲後,懂事的馬仁壽沒有忘記父親的教誨,認真讀書,每天放學回來還主動幫母親幹農活。成績優異的馬仁壽曾在東臺師範就讀,當年算是村裡的有名知識分子。

完成學業後,曾在村裡當過會計,後又在鎮供銷社、信用社等單位供職,現已退休多年。

如今馬仁壽家四代同堂,生活幸福。孫子成家多年,已有兩個小孩。小孫女大學畢業後,在福建省一家大型建築公司工作。

“你們要好好學習,認真工作,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有愛國主義情懷,一定要時刻不忘黨的恩情。”這是馬仁壽常對家中晚輩們說的幾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