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洋洋灑灑的一部《水滸傳》,主要以北宋時期的梁山農民起義為主線,揭示了封建壓迫下官逼民反的一種歷史必然。全書除了對於大量男性人物的刻畫外,對於少數幾個女性人物也著墨較多。可惜,基本都是一些問題婦女:

(一)不守婦道型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嬌秀、白秀英、賈氏等人。

(二)搬弄是非型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王婆、李大娘、劉高妻、閻婆等人。

(三)兇殘粗暴型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顧大嫂、孫二孃、段三娘等人。

今天,文史不假為您挑選其中最有名氣,也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女性來進行講述,她就是潘金蓮。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通過《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小說對潘金蓮人物形象的再塑造,使她成為了世人心中不折不扣的“淫婦”。不過,個人認為潘金蓮似乎也不能成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淫婦”,她的人物形象是複雜多變的,存在被人同情之處。

潘金蓮出生悽苦,自幼就被父母賣給了當地的富戶張地主家做丫鬟。因為相貌出眾和品行賢良,她遭到了無休無止的騷擾。張地主在多次猥褻不成的情況下,提出要將她納為小妾,但卻被潘金蓮嚴詞拒絕。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在萬般無奈之下,潘金蓮只得將此事告知主母張夫人,以尋求得到庇護。結果,此舉徹底激怒了張地主,遂將她報復性地嫁給了武大郎這個又矮又挫之人為妻。

潘金蓮儘管心有不甘,但為了有尊嚴地逃離張家,她還是同意了這門親事。婚後,潘金蓮基本盡到了自己做妻子的本分,默默扶助著武大郎在陽穀縣賣炊餅。兩人雖談不上琴瑟和諧,倒也相安無事。

關於潘金蓮的外貌,在《水滸傳》第二十四回中這樣描寫: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春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嫋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古語有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潘金蓮因為自身容貌靚麗,又一次被別人打上了主意。而這個

“別人”,就是她的鄰居王婆。

眼見武大郎懦弱醜陋,而他的嬌妻潘金蓮卻生得花容月貌,一向從事保媒拉縴甚至充當皮條客的王婆頓時就萌生出了歹毒的想法。為此,她主動靠近潘金蓮進行“噓寒問暖”,兩人關係也迅速走近,潘金蓮開始稱呼王婆為“王乾孃”。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在這位王乾孃的不懈努力下,潘金蓮的內心出現了騷動。加之,平時油鹽醬醋茶的貧苦生活,使得她與武大郎的夫妻關係直線惡化。

即便如此,潘金蓮也依然固守著自己的底線,並沒有背叛過武大郎,直到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武大郎的弟弟武二郎武松,他徹底改變了潘金蓮的命運。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武大郎和武松是親兄弟,但一個奇醜無比,性情窩囊;而另一個卻高大威猛,英俊瀟灑,簡直滿足了潘金蓮對於男性的所有幻想。毫無疑問,從第一次見面開始,潘金蓮就開始深深地迷戀上了自己的小叔子。

潘金蓮開始有意試探武松,先是詢問武松的住處,後又鼓動武大郎主動邀請小叔子來家中居住,以增加自己和武松的接觸機會。接著,她又開始詢問武松的年齡和妻室,得知武松既沒有妻小,還比自己年長几歲,潘金蓮的愛慕之情就更盛了。

在《水滸傳》第二十四回中這樣描述:

那婦人暖了一注子酒,來到房裡,一隻手拿著注子,一隻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說道:叔叔,只穿這些衣裳,不冷?

作為一個習武之人,武松在處理這些人情世故方面,顯得非常生疏。儘管他早就發現了潘金蓮對於自己的好感,但卻沒有及時有效的制止,或者說他不知道該如何制止。正是他這種欲拒還迎的態度,反而給潘金蓮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甚至縱容了她的進一步行動。

於是,才有了“金蓮戲武松”的情節。潘金蓮趁武大郎不在家時,安排自己和武松兩人單獨進餐,席間甚至還有意撩逗武松。據《水滸傳》書中描述:

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面對此情此景,武松再也不能含糊其辭了,索性一把推開潘金蓮,說道:

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再來休要恁地!

被武松如此義正言辭的回絕和責辱後,潘金蓮徹底走向了無盡的深淵,生活已經破滅,就連憧憬的愛情也蕩然無存。在王婆的牽線搭橋之下,她很快就與西門慶勾搭成奸,事發被武大郎撞見之後,索性還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在這件事上,武松似乎沒有過錯。但是,如果他在發現苗頭不對時,能夠及時制止潘金蓮的胡思亂想,而且講究一些方式方法的話,相信最後的結局會有所不同。

最起碼,武大郎不會死,潘金蓮不會死,武松自己也不會殺人入獄。我們也不會有“大郎,該起來喝藥了”的哏。

施耐庵對於潘金蓮的人物刻畫無疑是成功的,那麼,有人可能會問,潘金蓮是完全虛構的人物呢,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還真就有潘金蓮這個人物真實存在過。而且,就連她的丈夫武大郎也是真實存在過的。

真實的潘金蓮並非丫鬟出身,而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從小就性情溫和,知書達理。而真實的武大郎名叫武植,是山東省清河縣武家村人。他雖然出身貧寒,但卻聰穎過人,考中進士後還擔任過陽穀縣的縣令,本人不僅身高偉岸,而且為官清廉,頗有政績,與《水滸傳》中的描寫完全不同。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據歷史記載,武植和潘金蓮二人經由媒妁之言撮合,一生相敬如賓,膝下共育有四子。夫婦二人在當地很有名望,至今仍然建有祠堂供奉。那麼,施耐庵為何會在《水滸傳》中大肆抹黑這樣一對璧人呢?

武植由於家境貧寒,雖然苦讀詩書,但卻無力參加科考。幸得好友黃堂資助,他才考取了功名,後來還出任了縣令。

不過,這位黃姓好友自己卻逐漸家道中落,無奈之下希望投靠武植後能謀個官職。但是,不曾想到武植只願意負責他的金錢糧米,卻不願為他徇私謀官。

黃堂認為武植乃忘恩負義之徒,索性不辭而別了。之後,他更是胡編亂造,編寫了許多的小故事來汙衊和詆譭武植夫婦。就這樣,武植和潘金蓮的美好形象被他毀於一旦,受此波及,就連潘、武兩姓也都在當地互不通婚。

當時,正在編寫《水滸傳》的施耐庵聽聞了這段故事,就將武大郎和潘金蓮的“醜聞”進行了藝術的再加工,進一步加速了這些故事的流傳。

潘金蓮是《水滸傳》中被嚴重抹黑的一個歷史人物

藉此機會,文史不假也希望能為潘金蓮這位“淫婦”正名,她是一個被《水滸傳》害慘了的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