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唐太宗李世民創造了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但是玄武門之變多多少少給他增添了一些汙點,雖然歷史由勝利者書寫,但是面臨這種血淋淋的事實,再華麗的語言也遮蓋不住這個醜聞,但是如果玄武門之變完全歸結到李世民一個人的頭上,那李世民也很冤枉,小編倒覺得,造成這種人間慘案的應該怪這個人,他就是大唐開國皇帝李淵。

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玄武門

李淵這個人客觀的說,還是有勇有謀是個人才的,但是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猶若寡斷,也正是這個缺點,導致了他的兒子們紛爭不已,尤其是面對高高在上的皇權,但凡有點機會就想上位,更何況大權在握的諸皇子呢。

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李世民

李淵跟隋文帝還是親戚關係,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所以隋文帝非常賞識他,所以隋文帝特別親近器重李淵,委任他不少的要職,而李淵也非常爭氣,在每個崗位都幹得不錯。隋煬帝繼位後,對李淵依舊很信任,比如征討高句麗,任命李淵督運糧草,後來隋煬帝又讓他鎮守弘化郡,他這個人性格灑脫,為人豪爽,在這期間,結識了不少的豪傑,久而久之,隋煬帝就有點疑心他了。

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李世民

他知道皇帝疑心自己,非常恐懼,因此無節制地飲酒、收受賄賂自汙以自保。這點有點像日後造反的燕王朱棣,善於裝瘋賣傻的都有皇帝命,哈哈。後來隋煬帝橫徵爆斂,逼得人們揭竿而起,而李淵呢,就四處平叛,擴充實力。再後來他自己就揭竿而起,最終成就帝位。

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李淵

如果就這麼發展下去,他無疑也能成為一個好皇帝,可是呢,這個人猶若寡斷,覺得大兒子李建成,二兒子李世民都不錯,都非常的信任,所以呢,不是派大兒子去平定國內叛亂,就派二兒子平定叛亂,而這倆兒子在此過程中,自己也在招兵買馬,擴充人員,而李淵沒有看出來,還繼續的信任倆兒子。

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皇帝

還有一個傳聞,就是李淵造反是當初李世民忽悠的,而李淵也允諾事成之後,讓李世民繼承王位,可他當了皇帝后,還是讓老大當了太子,李世民當然就不樂意了。久而久之,這倆兒子矛盾越來越大,終於釀成了玄武門兵變的慘劇,我想作為父親的李淵應該是最難過的吧。

別老怪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要怪這個人

魏徵

所以呢,自此以後,對於皇位的繼承者一方面要與其他皇子區分開來,讓其他皇子沒念想,一方面還要善於觀察幾個兒子,及時的調節彼此的矛盾,後世的皇帝好多都以此為鑑,所以像玄武門兵變這樣的慘劇,後世不是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