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檢測者葉盛:常與凌晨4點的肖家灣相伴

防控 | 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檢測者葉盛:常與凌晨4點的肖家灣相伴

在渝中區肖家灣,有一個磚石砌築的圓柱形建築,類似碉堡。這個建築,是上個世紀遺留的“戰時信號臺”,一旦發現敵情,碉堡中的人就會立即豎起布制圓柱形信號裝置,警示市民躲避敵機轟炸。

如今它的功能已經荒廢,但距離它2公里不到位於長江二路8號的重慶市疾控中心,就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信號臺”。而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所流感科科長葉盛,就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為重慶發出信號的人。

防控 | 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检测者叶盛:常与凌晨4点的肖家湾相伴

坐落於渝中區長江二路8號的重慶市疾控中心 圖/項丹

“陽性”

1月19日凌晨,重慶市疾控中心大樓燈火通明。葉盛正在實驗室裡檢測一例從巫山縣加急送來的病例樣本,樣本主人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此時,葉盛已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PCR核酸檢測實驗室中坐了近3個小時,離病毒只有兩層防護手套的厚度,約15mm。

早上7點多,經過反覆檢測,葉盛心裡有了答案:這是重慶首例新冠肺炎陽性病例樣本。

硬仗,終於來了。

當看到武漢疫情在這返鄉高峰期暴發時,對於這個結果,葉盛心裡已有準備。

防控 | 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检测者叶盛:常与凌晨4点的肖家湾相伴

葉盛在實驗室中 圖/項丹

由於是重慶首例,此樣本需報送國家疾控中心進行復核。葉盛來不及思索更多,他一邊緊急聯繫重慶市衛健委、國家疾控中心辦理準運證、完善送樣手續,聯繫江北機場協調安排最近的班機,一邊安排同事完善送檢信息,儘快將樣本送到北京。

當樣本在萬米高空飛向北京時,葉盛與通宵未眠的同事已經開始商議: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如何補充,疾控中心人員要如何分工……

21日凌晨,國家疾控中心複核結果傳來:陽性。

戰疫,正式打響。

離新冠病毒最近的“床”

葉盛的“戰場”,在重慶疾控中心綜合實驗大樓6樓,微生物檢測所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右邊的角落裡,有一張1.2米長的辦公桌,桌上鋪著一床摺疊起來的棉絮,棉絮上是一張床單、一條毯子和一個枕頭。

這是葉盛睡了兩個多月的“床”。

防控 | 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检测者叶盛:常与凌晨4点的肖家湾相伴

葉盛的“床” 圖/項丹

離這“床”不到5米的地方,就有一個“樣本存放櫃”,重慶大部分新冠肺炎病例樣本,都曾在這個冰箱裡待過。

這張床,是全重慶離新冠病毒最近的床。

有時是凌晨3點,有時是第二天早上8點,有時是下午6點……他從這張“床”上醒來,拿起放在辦公桌上的牙刷,小跑到6樓的衛生間洗漱。大概10分鐘後,他就會出現在實驗室外更衣室,換工作服、工作鞋,戴上兩層手套、兩層不同功能的防護服和動力送風過濾系統,最後費力地將正壓防護頭盔罩在頭上,然後進入他的戰場中心——PCR核酸檢測實驗室。

在這裡,葉盛會面對重慶各區縣疑難病例樣本。他的檢測工作都在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櫃中完成,因為要避免其他區域被病毒汙染,一旦將手伸入櫃子,直到實驗結束他都不會起身。

為了節省時間,葉盛耗時最長的一次,他在生物安全櫃前連續坐了6小時,動力送風過濾系統的雜音一直在耳邊轟響,沒有喝水,沒有吃任何東西,更沒有上廁所。

厚厚的防護服密不透氣,一輪實驗下來,葉盛渾身是汗,頭髮溼得像剛洗了澡,腿腳僵硬,臉上滿是勒痕,甚至還有點耳鳴。

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重慶各區縣的首例標本都由葉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複核,同時還得到了8株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其中兩株已上傳GISAID(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庫),為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病毒變異分析、疫情溯源提供重要依據。

防控 | 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检测者叶盛:常与凌晨4点的肖家湾相伴

葉盛在查看檢測數據 圖/項丹

24小時在線的“話務員”

“葉老師,我們實驗室檢測出的數據不好判定,我們馬上把曲線圖發過來,請你判讀一下。”

“好,我馬上看。”

疫情發生後,葉盛同時承擔著解答重慶各個區縣疾控中心實驗技術問題的工作,平均一天就要接二三十通電話,從實驗室出來,幾乎就一直在通電話。而且他回答問題時特別認真,所有可能的情況都要一一問清楚、落紮實,一個電話可能要打半個多小時,“每個問題,都很重要”。

葉盛手機不敢關機,有空就充電,保證24小時在線。同事開玩笑說,他快變成“話務員”了。

除此之外,葉盛還承擔著對馳援湖北省和萬州區的同事提供緊急培訓、技術指導和實驗物資支持的工作。“只要有需要,我什麼都能做”。

說這話時,葉盛剛從實驗室出來,全身被汗水溼透。雖然現在重慶整體疫情防控情況逐步向好,但防疫工作仍在繼續,每天仍有大量樣本需要檢測。

葉盛在實驗室裡連續工作了5個小時,腳麻得站不起來,只能坐在椅子上,圓圓胖胖的臉上,被勒出了一道道紅痕。他望著疾控中心外的肖家灣,靜謐的夜色下萬家燈火,長江二路上還有車輛在奔駛。

防控 | 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检测者叶盛:常与凌晨4点的肖家湾相伴

夜色下的長江二路 圖/項丹

葉盛說,這次又見到了凌晨1點、2點、3點、4點的肖家灣。2017年H7N9人禽流感疫情暴發時,他也曾如此加班。但他嘴角含笑,因為前幾天,沒能在除夕和家人團圓的他也終於回家休息了一天,和妻子女兒吃了一頓團圓飯。

“叮鈴鈴——”又有電話打來,“話務員”葉盛上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