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實體門店經營變革:私域流量池+個人IP

​如果你只有私域流量池,你可能就只能做微商,可以收割一批,但不久就發現涸澤而漁;如果你空有個人IP,會發現表面光鮮,其實變現很有問題,聽起來很膩害,但是圈住的粉絲、為你埋單的人寥寥無幾。

最近接觸的幾個諮詢項目,都有一些共性:

很多人看到了微信生態圈是唯一僅存的流量價值窪地,但因為種種原因,還沒all in 進去。

2020實體門店經營變革:私域流量池+個人IP

以上都是關於私域流量池建造的問題。還有一些小微個體會經常問我關於個人IP的問題:

  • 我應該先做知名度還是美譽度?
  • 我應該先有知識付費產品還是先有足夠的曝光?
  • 我最後想通過XX變現,我應該怎麼包裝自己,樹立什麼形象?

私域流量池+個人IP=自由

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的小微個體,靈活自主性高,今天這篇就可以現身說法,說說我是怎麼把兩者結合起來用的。

一、 先有私域流量還是先有IP?

很多人很希望我給這個問題一個肯定的回答,好按部就班去做。但我發現光有流程化思維還不夠,就好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答案。但運營應該還要有迭代的思維,你做哪個更有感覺,或者你現在恰好遇到哪方面的好老師好榜樣,就先做起來。

想清楚做個人 IP,則需定下來幾件事:

1、 註冊專門微信號,與私人號分開,起個名字,就叫做XXXX;

2、想一切辦法加好友,圈人再說。比如電商加微信有優惠,包郵,後面直接說加微信領紅包。

3、每天堅持發內容,早晚1條雞湯文,中間發發段子,日常生活內容,垂直領域乾貨等;

4、粉絲私聊,點贊、評論必回,做好服務;

5、半年內不主動發廣告。

雖然我當時沒有具體把幾個詞提煉出來,但大部分我的朋友會這樣形容我——“不會烤串姜的互聯網運營老兵,關注社群營銷和私域流量,文藝青年”;在特長方面的詞是——“互聯網運營,私域流量,社群營銷,音樂”。

這些詞對我後面去提煉自己的標籤和價值觀非常有用,但難道這是我苦思冥想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啦!是我由內而外抒發情感,發了很多走心的朋友圈,寫了很多篇文章,交談過很多人,才在這個世界裡留下一絲痕跡,得到一些回應和反饋。

然後當你發現影響是正面的,能圈粉的,讓自己也很舒服的,能在這個領域持續產出內容,是自己有天賦的領域時,你再去強化、放大、外化、貼標籤。

為什麼要打造個人IP:開始有覺知的活著,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2020實體門店經營變革:私域流量池+個人IP


先有了個人IP的混沌階段,才開始做私域流量的。

一開始也沒有很有體系的在圈私域流量。當時的出發點是,公眾號不溫不火,打開率較低,一篇文章在不轉發不分發的情況下只有三五百的閱讀量。很多人不是不想看,是沒有人送到她眼前,提醒她看。

所以兩年前我開始把公眾號的粉絲往個人號引,在各個渠道的流量我也用個人號而不是公眾號去承接。我會覺得個人號離交易近、互動多,並且我可以方便的知道用戶畫像、用戶需求,迭代產品。有的人會嫌加很多人煩,我的方法是用文章、用線上沙龍、運營幹貨、用口碑推薦去加私域流量。

2020實體門店經營變革:私域流量池+個人IP

這些人是被我的思想浸潤過的,容易獲得認同感。而不像一些陌生人,加你時還問你是幹嘛的,這種人要他信任我的成本就太高了。但私域流量是相對公域流量而來的,你不能只是在微信這個較封閉的環境裡搞流量,你得用內容作為誘餌走出去再引進來。

二、 多大的私域流量池能撐起自由?

我現在的流量沉澱在個人號、微信公眾號、社群,我把它叫微信三件套,他們搭配起來是最好用的。只要用好了,不需要很大流量也能嚐到私域流量的甜頭,給你堅持做下去的動力。

多大的私域流量池能撐起你想要的自由呢?

其實你可以算一下,你期望的年收入是多少?你估算的轉化率是多少(也就是100個流量裡有多少人能成為你的付費用戶)?他們的客單價是多少(也就是這一年平均一個付費用戶會在你身上花的錢是多少?)

流量=年收入/客單價/轉化率

這個公式裡,個人IP會大大提高轉化率和客單價,就我而言,我只需要1000個付費用戶,50000的流量池就行了。而且你會發現,私域流量池裡的人越養轉化率是會越高的,因為信任和口碑慢慢建立起來。

所以其實不用等到30000,在朋友圈兩三千時, 只要你認真對待,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和效果。

三、 私域流量池全局思維!

在當前的社群傳播環境下,基於微信朋友圈的人的傳播,一定會比以往的廣告傳播其效果強若干。如果一個有萬人的企業,其員工都有1000人朋友圈,一次的朋友圈傳播觸達可以達到1000萬,如果你的傳播內容做得好,再能產生裂變的話,可能是2000萬,原來央視的廣告能觸達到多少?

所以,從一定角度講,微信朋友圈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私域流量池。但是要會玩,不會玩不行。

微信群更是一個重要的私域流量池。目前,非常高興的是看到一些大企業都在開始重視構建自己的基於微信群的私域流量池。

據有關報道:永輝雲創建立了大約500個微信群,這些微信群已經覆蓋了當地13萬人口,福州主城區一半的到家用戶微信公眾號擁有130萬粉絲。

永輝通過建立社群,把一天客流的30%拉到群裡,建立顧客群,有優惠發到群裡。同時基於社交紅包做裂變,使一些忠實用戶變成自來水,變成商家的KOL,去影響其他用戶。

根據永輝提供的數據,永輝藉助社交裂變(社交紅包+砍價+KOL 帶貨),實現到家業務日訂單達到 6 萬+,小程序訂單在到家業態中,貢獻超50%。

步步高圍繞智慧零售創新,把基於微信的社群、社交模式,作為打造企業私域流量池的主要手段。目前已經完成了模式體系、技術體系的規劃,在不斷完善創新。

當然,我觀察了很多企業的微信群,目前的現狀是:群建起來了,也就是池子有了,但是目前只是起到了一個簡單鏈接價值,群裡面也只是企業的促銷信息推送。這可以定義是社群營銷的1.0階段,我相信,未來會圍繞社群營銷,圍繞微信群搭建起來的私域流量池會玩出更多新的、更有價值的模式。

2020實體門店經營變革:私域流量池+個人IP

總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帶來新的非常重要的營銷價值工具–私域流量池;未來的營銷一定是基於經營流量的營銷變革;學會經營私域流量是2020年實體門店經營的當務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