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專家和種植高手,這是什麼病害?如何治療?

紅塵過客990


典型的臍腐病症狀,臍腐病成因說法比較多,但是較多說法是缺鈣。而缺鈣因素也是比較多的,石灰質土壤,結果期乾旱,或者土壤中與鈣產生拮抗作用的其他元素過多都會導致西紅柿對鈣的吸收不良,進而引起臍腐病。一旦發現則成為不可逆的病害,只能摘除,同時葉面噴施流體鈣,預防下一茬果子產生同樣病害。臍腐病最關鍵的是預防,從栽植之前土壤中就應該進行鈣肥的補充,不要等到發現症狀再做防治,損失的就不可彌補了。


彌214423610


從圖片症狀看,是很典型的番茄臍腐病為害引起,不是所謂的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引起,宜及時清除發生的病果帶至田外銷燬,必定就是選用在有效的藥劑進行治療,這些已經發病的果實也是沒有辦法恢復的,不僅會白白消耗水分養分,不利於其它果實生長,同時發病部位還多是腐生菌生長的適宜場所,所以也才有了圖一在臍部長出灰褐色黴層的原因,而不是灰黴病為害,同時也是區別果實被細菌性軟腐病為害的主要特徵(細菌性病害病部不會有黴層)。然後田間選用1%過磷酸鈣澄清液,或0.3%糖醇鈣或螯合鈣溶液加益適幫或美洲星或海藻酸葉面肥輪換交替噴施,10天左右一次,不僅可以預防臍腐病的發生為害,同時還能有效促進番茄均勻著色,提早成熟。同時也要注意保持田間水肥供應均衡,避免水肥忽幹忽溼,結果也不宜過多,並及時清除田間老葉黃葉和嚴重病葉等,保持通風透光對,對預防病害,促進生長更好。

番茄臍腐病是生產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由於果實內鈣元素不足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其中以幼果膨大期至快要成熟時發生較多。一般先在果實頂端出現水漬狀斑點,然後迅速擴大,表皮發白柔軟不爛,當擴展到最大時一般開始收縮凹陷,病部顏色變褐色或黑褐色,有時還顯現出同心輪紋症狀,田間溼度大時,病部上面還會出現黑綠色或紅褐色黴狀物,一般土壤乾旱,或陰雨天氣過多時田間容易發生,另外,植株旺長,通風透光不好,結果過多,或有機肥不足時會加重為害。

臍腐病防治一般重在預防。除選用抗病品種栽培外,要保持田間水分供應均衡,避免忽幹忽溼,要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和鈣肥,及時整枝打杈,清除老黃葉及嚴重病葉,每花絮結果不宜超過4-5個,多的宜及時進行蔬果,結合果實膨大期時,及時葉面噴施補充糖醇鈣或螯合鈣等高效鈣元素葉面肥,10-15天一次,能有效防止發生為害。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西紅柿在夏天是特別容易產生病害的,西紅柿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筋腐病、條腐病、帶腐病,它們的病害的原因差不多,只是表表現出的顏色不是一樣的,從圖片上看出,你這種是屬於生理性病害中的白變型。


病害類型

這病害主要有兩種,一是白變型,另外一種是褐變型,褐變型一般發生在幼果期,果實慢慢長大之後,就會有褐色斑塊,西紅柿的果心會發爛發黑,到最後直接不能食用。

而白變型就是果實的表面出現蠟燭色,也就是你發的這種圖片,這種白變型的病害多發生在果實成熟階段,也就是西紅柿快轉色之前,當你把果心刨開時,裡面的果肉呈發爛的狀態,是不能食用的,個別病害表面看似嫩綠,但是刨開裡面多是屬於黑褐色,吃起來沒有味道。

產生原因

光照不均,西紅柿這種病害多出現在夏天成熟期,多與溫度和管理不當,比如溫度過高,被曬焦,果實裡面的溫度過高,把果肉靠壞,屬於就開始發生黴變,時間長了,就算你噴灑農藥也是無濟於事,一般最適合的生長溫度是在25攝氏度左右,高於這個溫度,果肉就容易被烤焦。

施肥不當,無論是幼果期還是果實成熟期,都有適當的給西紅柿施肥,比如底肥可以使用微生物菌肥料,追肥料可以多選用鉀肥、磷肥、鈣肥。施肥不當就會讓土壤裡面的這些元素減少,因為西紅柿在熟果期是需要很多的營養,當營養跟不上,不當抵抗力差,還會讓西紅柿發育滯緩。

解決方式

保持合理的光照和恆溫,避免過強的光照“烤焦”西紅柿果實裡面的果肉,在初果期和果熟期按照生長情況進行施肥,一般是7天左右施一次微量肥料;這種果實基本是不能食用了,得及時清除,避免衍生細菌,避免影響到其他健康西紅柿。

常用的滅菌藥劑主要有2%農抗120,一般是7天左右噴一次,基本是可以預防很多如白粉病、黑斑病,當然還有小蘇打也可以預防,不同的蟲害都會影響到花、葉、根、果實,對收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建議你在平時管理的過程中,注意排水、施肥、除草、日曬、預防蟲害等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先預防為主,相信會有好收成的。


沐葉學長


趣農圈

8分鐘前 · 星宿鄉棕樹農業產業調整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三農領域創作者

西紅柿在夏天是特別容易產生病害的,西紅柿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筋腐病、條腐病、帶腐病,它們的病害的原因差不多,只是表表現出的顏色不是一樣的,從圖片上看出,你這種是屬於生理性病害中的白變型。

病害類型

這病害主要有兩種,一是白變型,另外一種是褐變型,褐變型一般發生在幼果期,果實慢慢長大之後,就會有褐色斑塊,西紅柿的果心會發爛發黑,到最後直接不能食用。

而白變型就是果實的表面出現蠟燭色,也就是你發的這種圖片,這種白變型的病害多發生在果實成熟階段,也就是西紅柿快轉色之前,當你把果心刨開時,裡面的果肉呈發爛的狀態,是不能食用的,個別病害表面看似嫩綠,但是刨開裡面多是屬於黑褐色,吃起來沒有味道。

產生原因

光照不均,西紅柿這種病害多出現在夏天成熟期,多與溫度和管理不當,比如溫度過高,被曬焦,果實裡面的溫度過高,把果肉靠壞,屬於就開始發生黴變,時間長了,就算你噴灑農藥也是無濟於事,一般最適合的生長溫度是在25攝氏度左右,高於這個溫度,果肉就容易被烤焦。

施肥不當,無論是幼果期還是果實成熟期,都有適當的給西紅柿施肥,比如底肥可以使用微生物菌肥料,追肥料可以多選用鉀肥、磷肥、鈣肥。施肥不當就會讓土壤裡面的這些元素減少,因為西紅柿在熟果期是需要很多的營養,當營養跟不上,不當抵抗力差,還會讓西紅柿發育滯緩。

解決方式

保持合理的光照和恆溫,避免過強的光照“烤焦”西紅柿果實裡面的果肉,在初果期和果熟期按照生長情況進行施肥,一般是7天左右施一次微量肥料;這種果實基本是不能食用了,得及時清除,避免衍生細菌,避免影響到其他健康西紅柿。

常用的滅菌藥劑主要有2%農抗120,一般是7天左右噴一次,基本是可以預防很多如白粉病、黑斑病,當然還有小蘇打也可以預防,不同的蟲害都會影響到花、葉、根、果實,對收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建議你在平時管理的過程中,注意排水、施肥、除草、日曬、預防蟲害等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先預防為主,相信會有好收成的。

趣農圈

星宿鄉棕樹農業產業調整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三農領域創作者

3021粉絲 · 3970贊

搜索

小蘇打治黃瓜病害

西紅柿臍腐病防治

番茄所有的病害圖片

西紅柿種植口訣

枸杞病蟲害圖片

茄子三大病害


加油三寶


在番茄的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病蟲害。將會使番茄產量,大大降低。預防病蟲害,搞好田間管理,提高番茄品質。

番茄種子要選用,抗病品種,進行消毒處理,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從圖片病症看是番茄臍腐病,臍腐病是番茄經常發生的一種病症。

一,病症

臍腐病,發病很快。番茄出現病斑後,慢慢地果實頂部顏色就變成了褐色及凹陷。番茄的頂部出現水浸狀病斑一小點,慢慢的到2至3釐米,病斑嚴重時大到半個果實,甚至裡面全部腐爛。在乾燥時,病部為革質,在潮溼條件表面,生出各種黴層。長些白色的,粉紅色的或黑色的黴狀物。

臍腐病的番茄多數在第1和第2穗,這些果實很多發硬,長不大就變成紅色了。

二,病因

光照不均,土壤含水量高,排水能力差,水分供應失調。花期及座果期,水分過多過少。

施肥不當,最主要是缺鈣。
三,防治方法

採用根外追施鈣肥技術。番茄結果後一月內,是吸收鈣的最好時期。可噴灑百分之一的過磷酸鈣。

初果期增加磷肥,可提高番茄質量,適量增加氮肥,保持土壤溼潤。

光照均勻,通風透光。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間老葉,黃葉。
四,芽蟲,白粉蝨。

每畝用艾美樂70%水分散粒劑3一4克,兌水30一45公斤噴霧,防止芽蟲或者白粉蝨等害蟲,達到防治病毒的目的,減輕為害程度。

搞好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為番茄增收,創造有利條件。


歡迎朋友們評論


650833714869林哥


你好:看你拍的照片像是軟腐病屬於細菌性病害。

西紅柿軟腐病主要為害果實,多自果實的蟲傷、日灼傷處開始發病。病部組織軟化腐爛,發展迅速,常擴展至半個甚至整個果實。最後病果的全部果肉腐爛成漿,外面僅有一層果皮兜著,喪失果形。腐爛的汁液有強烈的臭味。

病原為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細菌。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可為害多種蔬菜。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蟲傳播,由傷口侵入,傷口多時發病重,棉鈴蟲為害重時發病重。病菌侵入後,分泌果膠酶溶解中膠層,導致細胞解離,細胞內水分外溢,而引起病部組織腐爛。 病菌生長溫度範圍24-30度均能活動、為害,最適溫度25~30度;,發病需95%以上相對溼度,雨水、露水對病菌傳播、侵入具有重要作用。

西紅柿軟腐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管理,整枝抹芽宜早。結果期間防治蛀果害蟲。

2.合理輪作。和非茄科作物進行三年以上輪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數。

3.軟腐病發生後,可以用72%農用鏈黴素1500倍液加50%琥膠巴酸銅(DT)200倍液,或47%加瑞農200倍液塗抹病部,結合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加47%加瑞農6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用藥1次,連續2-3次。


鄉村小年糕


你好根據你發的圖片來看:病害腐爛部分沒有黴或者毛出現,可能是細菌性病害引起的“爛頭頂。發病和西紅柿晚疫病極為相似,可使用農用鏈黴素1500倍液預防,對於發病的西紅柿植株,用20%龍克菌600倍進行噴施加2%中生菌素500倍混和噴灑,四天左右噴灑一次,連續噴灑3次即可。

如果西紅柿上部心葉也出現發黑的現象,也是從葉片的邊緣開始出現,溼度大時葉背病健部交界處生出白黴,嚴重時呈黑褐色腐敗。就是西紅柿晚疫病引起的爛頭病。

另外由於偏施高氮、高磷的肥料,土壤中鈣元素被固定,造成吸收困難;土壤黏重或鹽度過高造成鈣元素吸收困難;引起的西紅柿缺鈣也可能導致西紅柿爛頭病




冠山腳下一草民


番茄臍腐病,主要是缺鈣引起,生育期間水水分供應不足,光照弱,生產時間長,土壤含水量高,都會引起發病。該病一般發生在果實長至核桃大時。最初表現為臍部出現水浸狀病斑,後逐漸擴大,致使果實頂部凹陷、變褐;常為白色、粉紅色及黑色。一般噴施糖醇鈣,熬合鈣,硝酸鈣。間隔7天連續噴施2到3次。要提前噴施鈣肥,預防為主。臍腐病,缺鈣引起,是土壤缺鈣或氮鉀肥用量過大或高溫乾旱或土壤鹽漬化嚴重等阻礙了鈣的吸收而導致,建議葉片噴施螯合鈣或糖醇鈣或氨基酸鈣等緩解,因鈣肥不好吸收,難移動傳導,噴施時添加安融樂同噴,提高吸收率,促進移動傳導,效果倍增,供參考


穩健鶴


看圖片好像是番茄臍腐病。

什麼是是番茄臍腐病?病症是什麼?

番茄臍腐病又稱蒂腐病、頂腐病等,屬生理病害,是大田栽培經常性發生的一種病害。

病症:一般在蕃茄成熟著色前的個青果期發生,初始時在幼果臍部出現水浸狀斑,後期變褐色或黑色,至果實頂部凹陷幹腐呈皮革狀皺縮,病斑直徑1~2釐米,嚴重時可擴展到小半個果實,很快變為暗褐色或黑色,病部呈扁平狀,果肉也變黑,表面皺摺凹陷,有時發生龜裂,病果提前變紅,但無商品價值,在潮溼情況下,病部常腐生腐生菌,產生白色、墨綠色或粉紅色黴狀物。

發病病因是什麼?

主要是由水分供應失調、缺鈣等原因導致。

1、生長期間水分供應不平衡。在花期~坐果期遇到土壤水分過多或過少,造成果實內部水分失調,果實的生長髮育受阻,形成臍腐。

2、缺鈣,植株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素,加之鈣移動性較差,果實不能及時得到鈣的補充。當果實含鈣量低於0.2%時,致使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失去控制水分能力而發生壞死,形成臍腐。

3、土壤含鹽量較高,也易引發缺鈣的生理障害,一般在土壤中硼的含量低於0.5ml/L,或果實中鈣的含量若低於0.2%,均易引發臍腐病。

4、偏施氮肥,植株氮營養過剩,植株生長過旺,使番茄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和硼,致使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引起臍腐病的。

防治方法:

1、水分管理。定期澆水,保證花期及坐果初期有足夠的水分供應,避免澆水忽多忽少。

2、選用抗病品種。選擇番茄果皮厚、花痕少、果實較尖的品種較抗病。

3、施用鈣肥,一般要在底肥中施用含鈣的肥料,可選過磷酸鈣、硝酸鈣等。幼果期至果實膨大期葉面噴施鈣肥2~3次。番茄坐果後1個月內,是吸收鈣的關鍵時期,幼果期至膨大期:使用桑瑪糖醇鈣30毫升/畝噴施2~3次,每次間隔10天。

4、花期葉面補充硼肥。一般全生育期需葉面噴施硼肥兩次,選擇純硼含量≥21的硼肥產品吸收效率及安全性相對較高。如初花期、盛花期使用桑瑪速溶硼50克/畝各噴1次,畝用水量40~50升。


說三農故事


從提問者給出的圖片來看,是番茄(西紅柿)臍腐病。

番茄臍腐病是番茄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是由於番茄生理性缺鈣引起的,但是有時候單靠補充鈣元素缺無法根除,原因是單純補鈣治標不治本,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番茄缺鈣的原因。

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可能造成番茄缺鈣的原因:1、土壤中缺鈣,無法從土壤中獲取足量的鈣元素,這是番茄缺鈣的最大因素。2、某些病害的發生造成鈣無法吸收,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發生的病害,進行處理。3、土壤的理化性質的改變,如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土壤透氣性差,等原因。4、施肥不合理,配方不科學也會引起缺鈣現象。我們知道,部分元素之間有拮抗作用,也就是說一種元素的過多吸收會影響其他作物的吸收,如鈣和磷,鈣和銅,鈣和鉀等。5、土壤有機質含量過低,都會引起缺鈣。

防治方法:1、調理土壤2、合理施肥3、合理澆水4、選用抗病品種5、根外補充鈣肥。如在番茄結果期噴施硝酸鈣等。6、加強番茄的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