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地建市20年, 幸福六安“醫路”護航!

我們繼續來關注六安撤地建市20年的變化。從2000年開始,我市醫療保障事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由開始啟動的一個多億資金,到現在每年資金徵收50多個億,參保人數從最初的八萬人,到2019年參保人數達到了520多萬人,覆蓋了我市全部的常住人口,惠及全民。

2000年,市淠河化肥廠的職工張景紅被查出了患有尿毒症,讓她並不寬裕的家庭倍感壓力,恰在此時,我市啟動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張景紅當年便享受到醫保政策,並且之後20年裡持續的用藥過程中,通過醫保報銷了上百萬元。

張景紅丈夫 王善武 如果不是醫保支持,她也不可能換腎,因為當時換腎花掉了十來萬。現在每年也要四五萬塊錢這樣,個人的支付比例有10%,感謝醫保制度給我家愛人第二次生命。

撤地建市20年, 幸福六安“醫路”護航!

2000年3月下旬,撤地建市後成立的六安市委市政府,啟動了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人員都是從衛生、勞動、財政等部門抽調組成,高先兵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同事在進入醫療保險這個新的未知領域後,加班加點學習相關政策和知識。

市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科科長 高先兵 當時也只有七八個人,也沒有什麼計算機系統,我們出臺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實施細則及36個配套文件,這也是標誌著我們六安市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正式建立。

我市實施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之初,我市國有企業職工醫藥費用最高報銷封頂線是兩萬元,不少職工遭遇看病難。2001年,我市醫保立即啟動了大病醫療救治制度及公務員醫療辦法和和企業大病重症患者的企業補充醫療保險辦法,將參保單位職工的醫療報銷金額大幅度提高。

撤地建市20年, 幸福六安“醫路”護航!

市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科科 長高先兵 2001年,我們就提高到20萬,也就是一個年度的20萬,這是過去在勞保醫療和公費醫療中,沒有辦法實現的。真正實施的醫療保險制度以後,等於是全社會的相互互助,集中了全社會的資金,這樣資金的盤子就會很大。這樣職工的醫療待遇就會得到有力的保障。

2004年,為了解決我市困難、關破企業醫療保障的問題,企業下崗職工醫療保險沒有辦法接續的實際情況,我市醫保啟動了城鎮勞動者個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辦法。2007年,為解決城鎮居民沒有醫療保障問題,我市醫保又啟動實施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辦法。2016年為解決新農合醫療報銷低,實際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實行城鄉居民醫保合併實施,實現了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統一、經辦的統一。基金管理的統一、參保交費統一等六個統一。

撤地建市20年, 幸福六安“醫路”護航!

市醫療保障局醫保中心主任 張濤 過去新農合和城鄉居民沒有實行統一的政策,存在著參保的重複交費,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合併以後,我們全市的居民待遇得到了統一,參保群眾的整體的醫療待遇水平,做了一個統計提高了有八個百分點,由過去的51%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59%,參保群眾的門檻費於過去新農合的政策相比,也降低了報銷的比例包括用藥的目錄都擴大了。

同時為了讓廣大群眾享受到醫保政策的便利和實惠,近年來,我市醫保部門,連續推出了醫療保障系統信息化建設以及開展患者異地報銷等一系列的便民措施。

市醫療保障局醫保中心副主任 袁家發 如果有患者需要的外地就醫的話,我們已經實行了聯網,跨省結算,好處就是參保職工不需要現金墊付,直接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集合我們六安的醫保政策實時結算,和在六安本地住院是一樣的。

撤地建市20年, 幸福六安“醫路”護航!

醫療保障制度是社會進步、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型社會關係,隨著我市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逐漸完善,為實現健康六安、幸福六安提供堅強保障。

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 程耀全 六安市的醫保20年來,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就是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健康人群的脫貧保障制度,助力脫貧攻堅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47萬貧困人口,每年都支出將近50個億用於脫貧攻堅,落實351,180的政策,門診慢性病,貧困人口的門診報銷比率達到了96%。

新聞有態度:強服務、重民生,20年來,我市不斷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為廣大百姓看病就醫保駕護航,讓人民群眾在醫療保障中享有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