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天花、瘧疾、霍亂、流感、肺結核,人類是時刻要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物種。那些殺不死我們的,會讓我們變得更堅強!】


1854年的倫敦,當時工業世界的第一大城市。生活著的人口有250萬人。當年夏天,一場由糞口傳播傳染病----霍亂即將爆發。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霍亂的零號感染者】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19世紀中期,由於大量的人口流入,倫敦缺乏合格的衛生服務。霍亂每隔兩三年,就會在一些地區零星出現。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但在1854年8月,它在倫敦人口最密集的街區開始爆發。

第一個受害者出現在英國倫敦的布羅德街40號,一名5個月大的女嬰因為感染而死亡,在接下來的10天裡有

500多名臨近居民接連喪生,很多住戶在48小時內全家死亡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感染者最開始會上吐下瀉接著脫水,出現眼窩深陷皮膚彈性消失,甚至肌肉痙攣

等症狀,死亡率高達12.8%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致命的霍亂】


1、罪魁禍首--霍亂弧菌

我們現在知道,霍亂是由攝入含有霍亂弧菌的食物或水源引起的,它對高溫和消毒液十分敏感。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把生水燒開喝就沒什麼問題。另外我們的胃酸也可以殺死弧菌。不過當我們的胃酸暫時過低,或入侵病毒菌數量增多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沒有被胃酸殺死的弧菌會進入我們的小腸,在鹼性腸液內它會迅速繁殖,併產生大量分泌物外毒素。這種外毒素會引起腸液的大量分泌,從而造成劇烈的嘔吐腹瀉嚴重的脫水,甚至幾個小時內,就有可能導致器官衰竭而死

2、“死亡地圖”

當時的主流意見認為是空氣傳播了感染,但是一位叫做約翰斯諾的醫生,用了一種全新的統計方法證明水源才是一切的罪魁禍首。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研究過程中斯諾醫生把病亡人數標註在一張地圖上,死亡一人就畫一條橫線。於是發現一個小小的街區,就有將近600名霍亂受害者,而他們都在同一個區域內,共用同一個水井和化糞池。斯諾在建議拆除水井把手後,霍亂消失了。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原來19世紀的倫敦,城市排汙非常差,所有的糞便都會隨著水衝入化糞池中,而化糞池的牆壁上總會有些小裂痕,這個裂痕直通到附近的井水中,於是霍亂病菌就跑到了井水裡感染居民,而被傳染的人也會拉肚子,於是更多的病菌被排入化糞池中,井水裡的病菌變得更多,生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為此1865年,倫敦還修建了大約2千公里的下水道網絡,將飲用水和汙水分開使用防止霍亂。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斯諾醫生可能沒有想到,他的這張“死亡地圖”不僅拯救了英國,更成為了世界公共衛生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開創性的可視化數據,啟發了科學家們如何去探尋源頭,從而干預流行病的大規模爆發。


【切斷途徑--讓病毒“無計可施”】


1854的倫敦霍亂,給我們提了個醒,流行病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所不能。它要鑽入我們的體內是需要機會的,只要我們切斷好傳染途徑就能戰勝它!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最後也提示您,為預防糞口傳播,沖刷馬桶時蓋上馬桶蓋。另外糞口傳播一般出現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區域,所以對於這些地區預防糞口傳播,除了飯前飯後勤洗手外,不喝生水,放在外面的剩餘食物也要用網罩蓋上,老式便池也應注意與河水的距離。這樣就能徹底切斷糞口傳播途徑

糞口傳播引霍亂,抗擊新冠病毒有啟示——流行病啟示錄(三)

【每週二至週五 18:00,與您相約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