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詩?

小荷才露尖尖角anna


人生如詩,詩如人生。讀一首好詩能讓你豁然開朗,讀一首好詩能讓你幡然醒悟,這就是詩的力量。總有一首詩讓你淚流滿面,總有一首詩讓你徹夜難眠,這就是詩的內涵。人生當讀詩,品詩韻,賞詩情,過詩意人生。

《插秧歌》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底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傳言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化身。這首詩自民間流傳,通俗易懂,道理深刻。藉著插秧的農事,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理。特別是後兩句,讀來體會深刻。心底清淨是根本,心底清淨能解決你的困難和彷徨。退步有時候並不是落後,而是為了人生更好的向前走。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共兩首,此為第一首,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首。這首詩創作於慶元二年,朱熹應邀到農村講學,創作了這首詩。這首詩是抒發讀書有感的哲理詩,後兩句為世人稱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借水的清澈,比喻人讀書,告訴我們讀書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這首詩意境美好,頗具哲思,讀罷後清新自然又神采飛揚,開闊眼界。

《陽關曲·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首詩作於熙寧十年,是蘇軾與二弟蘇轍相聚徐州共渡中秋有感而作。明月圓,高懸當空,兄弟相聚,分外開心,這是一生中難得相聚的時光。可是過了今天,又要分別,不知明年是否還能相聚? 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寫到人團聚的樂,又從今年中秋夜推想明年中秋 ,歸結到人生,人生就是離別。全詩境界高遠 ,語言清麗,是中秋賞月不可多得的佳作。

好詩如好酒,經典醇香;好詩如好歌,蕩氣迴腸。有時間,請多讀詩。在詩中品味人生,在詩中尋找生活。


大志讀書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

春朝美,夏荷香,秋風涼,冬雪藏。

世人自古贊春好,秋來霜打葉落黃。

不見秋日天高闊,也有仙鶴排雲上。

悲喜自是人心定,無闊無鶴也平常。



詩以當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常常看見身邊的朋友因為不懂珍惜而與幸福擦肩而過,那時候品這句話就會知道,真的是這樣吧。



超級飛俠我愛你


等閒變卻故人心,故道故人心易變。

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

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


保險小熊貓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


愚翁182790716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驚蟄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東莞泰極塗新材料


說不出來


成為你們1


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借我》這首詩都伴隨著我。


初讀這首詩,剛上大學,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朋友,離開家,去一個從沒去過的城市,但並不悲傷,只覺得自己終於從溫暖的港灣中抽身,獨立成一個個體。


高考成績普通一本上線,但家鄉可供選擇的學校不少,四十分鐘的車程,便能到“大學城”,那裡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可是,離家太近了。


離家近對18歲來說,就是最大的問題,那意味著週末需要回家,或者爸爸媽媽隨時可以來看我。不,我長大了,我要獨立!


那時候讀到這首詩,便很喜歡其中的“借我執拗如少年,借我後天長成的先天。”


大學四年有很多規劃,我想要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加入“學生會”、和朋友週末去購物、唱K,當然還有談一場純純的戀愛。我要開朗一些,或許學個樂器或者繪畫,小時候沒有堅持學習樂器一直是我的遺憾。這些規劃,在大學四年裡都一一實現了。


但我忘記規劃一件事,我要很努力地學習。



畢業後開始工作,和朋友一起吐槽領導,也隱隱羨慕那些保研的同伴們又得到了什麼出國交流的機會。社會是鋒利的刻刀,它對人的雕琢立竿見影,大家都在不同的環境下逐漸成長,也逐漸漸行漸遠。


這時候便很喜歡其中的“借我變如不曾改變”,總是希望自己不忘初心,“赤子之心”難能可貴,便更希望“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借我溫軟的魯莽和玩笑的莊嚴。”


一方面,希望自己成長,適應環境;另一方面,又希望歲月手下留情,讓我保有一絲天真。


但總有遠方在誘惑,趁著年輕,還有機會的時候,去做一做別的事,體會不一樣的人生,趁著還不知後悔的時候,嘗試那些“最初與最終的不敢”


時光荏苒,在寒冬未到的時候,夏天還會有怎樣的風景?


席文書齋


卑讀過最教人醒悟且激勵人生之句莫過於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化作乾坤萬里春!高潔真純之人,生於塵世,伴隨風雨冰霜,要秉持純正,安於清貧淡泊。堅守初心,儘管生命生活環境對自己有諸多不公不平,但清者自清,歷史人文終究公正,優秀者終被人民承認,並能最終名標清史!萬代為人民追捧頌楊!非常勵志。是作人作學文的一大行為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