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市這個皖浙交界村,黨群一心奮戰在防疫省界線

廣德市盧村鄉石峻村位於皖浙交界,緊鄰浙江省安吉縣,自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以來,石峻村黨群同心,持續奮戰在省界一線。

  兩地同甘苦,皖浙人民共戰“疫”

  石峻村緊鄰安吉縣孝豐鎮夏陽村,兩地居民交往十分密切,很多村民都在安吉工作,經常往返於皖浙之間。疫情發生後,石峻村“兩委”及時在兩個省界要道設立卡口,並安排專人二十四小時值守。

  以往春節期間,皖浙兩地走親訪友頻繁,在疫情面前,石峻村“兩委”頂住壓力,利用微信群,宣傳單,電子顯示屏,流動宣傳車、宣傳標語等手段積極開展宣傳,勸導村民不要串門,不要聚會,紅事緩辦,白事簡辦,避免出入皖浙省界。通過努力,全村無一人在春節期間跨出省界走親訪友。

  雖然疫情阻擋了村民團聚的腳步,但是兩地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心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僅是我們村這邊有卡口,夏陽村也安排了執勤,兩個點相聚30米,每天朝夕相處,彼此都很熟悉了,雖然執勤時交流的機會不多,但不論是安徽人還是浙江人,大家都是為了抗擊這次疫情。”石峻村黨總支書記黃小虎介紹說,“元宵節前夕,安吉那邊的一位老奶奶還給我們送來了煮好的湯圓,讓執勤的志願者們都很感動。”

  黨群心連心,暖心善舉化嚴寒

  在疫情面前,石峻村的黨員群眾給予了村“兩委”極大的理解和支持。石峻村黨員姚崇剛在防疫期間主動到村委會捐獻方便麵、牛奶、水果等物資,為全村的防疫狙擊戰做好後勤保障。他說:“我沒有時間在前線戰鬥,但是我作為一名黨員,我也在時刻關注疫情,能夠為家鄉做一點貢獻我很高興,如有需要找我,我義不容辭。”

  防疫工作剛開始時,口罩等防護物資短缺,石峻村環衛工人、志願者們無法做好自我防護。在村裡開超市的卞賢國知道後,主動聯繫村衛計專幹,把自己店裡庫存的60只N95口罩全部捐給村委會,解了村裡的燃眉之急,“自己超市太忙,沒辦法像其他志願者一樣發放宣傳單或者路口站崗,但是希望能為自己的家鄉盡綿薄之力。”卞賢國這樣說到。

  疫情無情人有情,貢獻不分大小,綿薄之力也能匯成大江大河。不僅僅是姚崇剛和卞賢國,很多黨員群眾都在用自己的行動支持著防疫工作。

  “在省界卡點,每天都有人送東西,這些都是村民自發送給我們的”在路口執勤的村幹部劉恭成指著帳篷裡的方便麵、礦泉水等物品說,“村裡人都很理解支持,我們這個卡口是個背陰處,太陽照不到,氣溫低,村民怕我們挨凍,經常給我們送熱水,送食物。”

  退役不褪色,退役軍人勇擔責

  面對疫情,連日來鄉村兩級幹部、黨員群眾共同奮戰在戰“疫”一線。其中,有一批退役軍人用實際行動彰顯人民子弟兵的責任與擔當。無需動員,無需組織,在疫情面前,石峻村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用行動踐行著他們“如有戰,召必回”的諾言。

  下河溪組位於省界邊,是出入皖浙的必經之路,這裡的卡口非常重要,家住下河溪組的石峻村退役軍人、黨員曾兵向村黨總支主動請纓:“因為村“兩委”這段時間比較忙,下河溪的卡口就交給我了,你們放心。”

  “我當過兵體質好,夜間值班可以多安排我上”,一次在卡口執勤時,退役軍人陳滌惡主動向石峻村黨總支書記黃小虎提出參與夜間值班。身旁另一位退役軍人裴善良立即附和道“我也是,當兵就要上前線,我保證完成任務,守護好我們的家園。”他們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近一段時間,他們承擔了很多次執勤任務。

  由於疫情無法去杭州上班的退役軍人李愛民,積極參加防疫工作,在抖音、朋友圈宣傳石峻村防控疫情的情況,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一張他作為志願者在路口站崗的照片,並配文寫道:“防控疫情,黨員先行!”他在此次抗“疫”戰鬥中用行動詮釋了使命不改,軍魂猶在的使命和擔當。

  同樣是退役軍人的村民李奎一直沒有時間參加志願活動,元宵節前夕,他帶著兒子一起到村委會,捐贈了500元現金和方便麵、八寶粥等物資,為在石峻村勸返卡口的志願者們提供後勤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