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暨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近來,原生家庭這個精神分析學派的專有用名詞,在我們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高的令人髮指。為了完成這篇作業,我這個心理學門外漢不得不對經典精神分析學派做一個大概的瞭解。望家教界的老師和網友切勿貽笑大方並不吝賜教。

原生家庭是個社會學名詞,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專用名詞,用以特指社會生活中的個體所生長的家庭環境,包括生父生母,養父養母和兄弟姐妹。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原生家庭是社會生活中的個體最初接觸到的也是最小的社會單位。

原生家庭暨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既然社會生活中的個體,所生長的家庭環境,是由生母生父,繼父繼母,兄弟姐妹組成。而我們的普通家庭環境同樣是由生父生母,繼父繼母,兄弟姐妹所組成,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說,精神分析學派筆下的原生家庭,和我們所說的普通家庭沒有什麼不同。原生家庭就是普通家庭,就是家庭。

所有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在孕育子女之前,相對於他(她)們生長的原生家庭,都是新生家庭。而所有的新生家庭在孕育子女之後都會變成原生家庭。所以,我們所說的家庭即普通家庭,在精神分析學派那裡既叫原生家庭,又叫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暨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和我們所說的普通家庭一樣,精神分析學派也把他們的原生家庭分為六種基本類型。既強制型,溺愛型,保護型,放任型,暴力型和引導型。一般而言,精神分析學派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給予引導型家庭充分的肯定。他們往往把引導型家庭作為完美家庭的目標,因此有時又稱之為完美型。除了上述六種基本類型之外,還有忽略型,拒絕型等等。由於這些類型特點不夠突出,或者跟上述六種基本類型相似,所以很多學者把它們併入六種基本類型之中。比方說忽略型歸入放任型,拒絕型歸入強制型。

原生家庭出現在我們大眾之口併成為熱詞,原因是《歡樂頌》和《都挺好》兩部電視劇熱播。《都挺好》一劇中的蘇明玉生活在一個母親當家的重男輕女家庭。母親對明玉的兩個哥哥明哲明城寵愛有加,兩個哥哥想要啥有啥。相比之下的明玉,母親事事橫加限制,連上大學都要去上師範,因為省錢。在《歡樂頌》一劇中樊勝美所成長的家庭裡,有一個派頭十足到連電話都不接的父親,一個只會惹是生非的大男子主義哥哥,以及一個以丈夫為天,以兒子為大的母親。這兩個家庭乍一看去回然不同,實則主題超級雷同,它們的共雷同點是極端的重男輕女。重男輕女,是兩個家庭悲劇的根本屬性。正是這個根本屬性重男輕女,才是造成蘇明玉和樊勝美人生悲劇的根源。因此,蘇明玉和樊勝美的悲劇應該歸咎於這兩個家庭重男輕女,而不該是兩個家庭的原生和新生。


原生家庭暨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家庭對於人生的影響巨大而深遠。按著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生活中的個體在相貌,體質等等方面的遺傳因素,只佔人的綜合素質的百分之四十,而百分之六十的綜合素質來自遺傳之外。家庭中的個體在青少年時期,受到的影響主要來自家庭而不是社會。我們不難發現,高素質的家庭會孕育出高素質的孩子,頑劣的孩子往往有低品位的家庭背景。至於兩個劇組為什麼熱炒原生家庭,我想不難理解,那不過是從經濟利益出發而製造的叫座噱頭,就像當年的“蟻族”和“北漂”一樣。至於云云眾生開口閉口,把原生家庭掛在嘴邊,甚至連血型,星座,以及個人的生活,性格,心理等等的不盡如人意,也要歸咎於原生家庭,表面上是中了影視劇組圈套,為劇組做了免費的廣告。實則是由於市井男女的無知而人云亦云,在茶餘飯後閒談時,在自己的左臂上,所貼的時髦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