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過捱餓的經歷?說說感受?

天涯武銘


提起捱餓,不由使我的記憶回到了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當時我是住校讀書,所以伙食學校全包,而且還發糧票等,因此沒有捱餓的經歷。可我媽就慘啦!她把家裡的糧食讓我爸和二個弟弟先吃飽,自己喝菜湯還說不餓。當我每週六回家她就向我要糧票.我才知道她捱餓了,從此我每週都會帶學校的饅頭回家給她吃,而且我要看著她吃下去,否則她又要奉獻了。現在想想祖國真好,國家再窮再苦她沒讓即將成才的學生捱餓。所以我們畢業後分到單位工作,從來不講條件與報酬,只知道努力工作,拿到工資後全部交給我媽,然後她再給我生活費,當初的我很容易滿足,因此天天都很開心,每天都有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蘭雨46


捱餓對我來說事小、從那天我輟學了、一輩子也忘不了!

那是1960年的初冬,我放學回家、按照慣例就該去大食堂(一村或一個隊一個食堂)打飯了,可那天回家什麼也沒有,鍋被練鋼鐵的砸壞練了鋼鐵、糧食一粒也無,小妹妹餓的直哭、大妹妹咧著嘴吵餓,無奈我領著大妹妹到村外找能吃的去了,村外一片寂靜、我拿了把鐝頭在村外轉、當走到一塊(早收完)的洋芋地時、我就刨起來、希望能找到拉下掉的小芋、刨出兩小塊來我說妹妹你先吃吧!沒含淚說:哥先吃吧,等再刨出來我再吃…別說當時就現在我已淚流滿面了!

為了活著……我不得不輟學了!

從此我再也沒上學、往事不堪回首我正在哭…


張老雙


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刻骨銘心,往事不堪回首。牢記歷史教訓,實事求是的剖析錯誤根源,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牢記前車之鑑,確保永遠不再重蹈舊轍,力爭民族復興的征途上不走彎路。


a68


往事如煙,不堪回首,雖然我出生在六八年,沒有趕上捱餓的主要時代,但是還是看到那個年代的影子,家裡的米不夠吃,多是自留地裡種的甜菜,蘿蔔,南瓜等替補,特別是紅蘿蔔,吃得讓人反胃,一直到如今,看到了紅蘿蔔就心驚膽戰,直到現在,都養成了一個惜食如金的毛病。

後來。年紀大了點,參加工作,聽上輩人說,那個年代的人常說,如果我能吃一次飽飯,寧願去死。


肖昌洪0304


有苦才能方知甜

我們出生在生活困難的六十年代,特別是七十年代初,農村生活貧困,那時候大集體,按勞分配,勞動力少的家庭分糧少,因此生活艱難,經常會餓肚子的,為了生計不得不控野菜,東借西借的湊合著生活。記得那時只要有點糧,人推石磨從不知累,下溝擔水成習慣,南方的水果誰聽過名子,就連十多歲第一次吃炒大米,也是在舅家吃的,因為那時大米是幹公事有城鎮戶口的人憑證供應,從糧庫買回來的,至今銘記心中。

生活困難時期,吃飯捱餓,穿衣困難,連上學費用也更困難,記得我們小時候利用閒遐在山溝裡控野藥材買錢,買幾個雞蛋,上了小學社初中後,還利用星期天去鄰地擔杮子,回家夜裡水浸去澀,第二天擔到早勝去買,一回擔二百多杮子,有時盈一到二元多,有時還虧損了。不論長錢多少,回家後趕快安頓去中學上晚自習。

因為我們小時經受了困難的生活,我們是在重重困難中長大的,我們親身見證了困難的生活,困難生活也鍛鍊了我們的意志,因此,從小刻苦讀書,長大參加了工作,社會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但生活在幸福,我們都不會忘本的,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會忘記小時候曾挖藥材,賣雞蛋,擔賣杮子,推石磨,下溝挑水的艱難困苦的歲月。現在吃大米就不在話下,南方水果在超市和街道整天賣,四季蔬菜不離,這些既方便又提高了生活水平。儘管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們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我們決不會奢侈浪費糧食,要注重節約每點水,節約吃的穿的,做到量力而行,珍惜勞動所得,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這既是一種傳統美德,又昰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做法對個人生活有好處,同時,也會潛移默化的去教育好下一代,讓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成為一種良好品德,永遠傳承下去,並且發不斷的去發揚光大。

有苦才能方知甜,我們才會從中受益,我們才會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才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勇於擔當,盡最大努力去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澤孚


我人笨,記事晚,小時捱餓的事不曾記得了。而留在記憶裡不能磨滅的是八三年生兒子的月子裡。

兒子生在玉米苗該鋤的季節,由於兒子早產半月,不好生,整整在鄉醫院生了三天三夜,因此而耽誤了鋤地,草已瘋長!所以出院後他要抓緊時間乾地裡的活兒。記著是孩子出生的第七天,一早他下地了,忘了挑水,婆婆看沒水嘟嚷著沒人挑水她就不做飯。到了快十一點,年邁的奶奶說起了三弟:咱不吃飯中,你嫂做月子不吃不中啊,你挑水去吧!三弟手插口袋晃盪著走了。這邊的我頭天晚上吃的飯早被吃奶的孩子消耗盡了,餓的前心貼後心!無奈來到堂屋,找到有黃瓜番茄,不管三七二十一,洗都沒洗,抓著就吃!先填飽肚子再說!回想自己,真是命大。

幾年後看到婆婆也會自己挑水,扳指一算那時婆婆五十多歲,還是可以挑動水的。說出來,並不記恨,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衷。看著老去的婆婆還是心疼,還是會給她買各種衣服。


知足常樂666


我老家是魯西南地區.59年春天開始餓死人.直到63年.你想想那種情景天連雪.雪連天.萬里冰霜.人蹤滅.鳥飛絕.魯西南大地一片淒涼.成家餓死的不在少數。能吃的樹葉全部吃光.村裡的樹皮全剝光吃掉.活活的一個人餓的一頭災倒地下就在也起不來了.這是年輕人被餓死時..老年大都是餓死在自己家裡.....'


鋼鐵41017381


六十年代十來歲,

切實難捱飢餓罪。

吃了上頓沒下頓,

沒法訂上生產隊。

隊長看我面飢黃,

專門開了隊委會,

十斤玉米送上門,

每頓半斤攪渾水。

一頓喝上七八碗,

肚子高鼓蹲大腿。

時間不長腹中空,

幾泡一尿全是水。

三年災害多難熬,

那段經歷難忘舍。

生在福中要知福,

小康生活真是美。


老同志8298


我經歷了所有捱餓的苦難!我說袁隆平是我們老百姓的恩人就是緣於此!我曾經偷割了生產隊的綠肥一一苕子煮吃而差一點撞死在電線杆上!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想起淚水止不住往下流!望全國人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太浪費!你不知道饑荒什麼時候又會降臨人間!


雲山霧海93598191


我是六五年生的,當我記事起。吃的多是包穀面,白麵很少,吃的最多的是放了糖精的大發糕。和包穀面土豆飯。就這樣一天到晚還是飢腸轆轆的,不過我們那裡沙棗樹特別多,吃沙棗和包穀杆充飢成了常態。還有夏天的羊奶哥也特別香甜,真是不勘回首,令人心酸。天天昐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和吃糖,及油果子,花生水果。一個月可以吃一次大米飯,六七天可以吃一次蒸麵條,裡面有豆角大肉,每年冬天需冬藏好多大白菜,土豆,黃羅卜,買肉要肥的,有時候秋收後去農村的地裡去溜地裡的麥子,包穀,和土豆。到一九七八年以後一年比一年好,當時過年吃餃子以是大歺了,不敢多想。今天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天天都向在過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