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大贏家》的口碑還不賴。

即使編導於淼能把8.5分的本子,改到5.8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仍然有很多人在強調:


只要我看了,笑了,就是好喜劇。


我無法對這種主觀的評判標準做評價。


但話又說回來,《大贏家》的確夠好笑。


愛鑽牛角尖的銀行職員嚴謹(大鵬 飾),被安排扮成劫匪搶銀行。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雖說男主角情商不咋高,人緣不咋地,但哥們軸啊。


你看他水槍擊斃人民警察,紙槍撂倒武術冠軍,面對特警小隊的前後夾擊,只用幾根香蕉和魚線就化險為夷。


整部電影最高光的時刻,大概就是騰格爾(男主父親)舉著喇叭對大鵬高唱《美麗的銀行我的家》了。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大贏家》講的,大概是一個軸人通過“軸”化一群人,而讓另一群人瘋狂的故事。


這個點子並不是編導於淼原創的,追根溯源其實是1991年一部名為《遊びの時間は終らない》()的日本電影。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因為資源太多冷門,又沒找到中文字幕,我選擇了07年的韓版翻拍。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這部名為《率性而活》的電影,其實話劇感非常強。


影片動用的視聽語言並不多,幾乎沒有主觀鏡頭,絕大多數情節都發生在固定且封閉的場景裡。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能發現與《大贏家》相同的掛牌,類似的警官人物,甚至是同樣的俯臥撐梗。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雖說情節上有所借鑑,但《大贏家》還是做了不少本土化的修正。


比如,銀行職員見丈母孃的設定;

男主媽媽現場相親的段子;

單親孫子與爺爺之間的隔閡;

當然還少不了國產電影,展示人物關係遞進萬年不變的火鍋。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你要說這些修改,做的很細緻,而且很接地氣,這也沒錯。


但最重要的一點——


《大贏家》劇情的結尾,是男主通過演習事件重拾信心,故事的落點在個體。


而以上的所有修改,對於主人公前後的成長和蛻變,幾乎都是毫無用處的。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看《率性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鄭度滿(鄭在泳 飾),之前因調查市長貪汙未果,被從偵察科下放成了巡警。


雖說片中出現的人物,都沒能讓一根筋的鄭度滿發生改變。


但這部電影想表達的重點並不在這。


影片一開始兩個警員因草率行動被殺。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匆忙趕來的特警,又中計誤殺了銀行職員。


走後門奇襲的特警,因冒失行動慘烈“犧牲”。


警方對劫匪的要求不作為,又造成了多名人質死亡。


整個故事很黑色、很荒誕,它諷刺了好大喜功的官員、魯莽行事的警官、照本宣科的談判專家,以及所有人面對犯罪時的軟弱和無能。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因此,看似被劫持的人質,沒有直接幫助男主建立人物弧光,但他們實際的作用,是構建出了韓國社會的縮影。


我知道這裡有人會問:


那《大贏家》裡的改編為什麼就不能是濃縮社會?


這部電影已經把故事的落點放在個體身上了,你拿出現的配角做背景,又有什麼意義?


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大贏家》將原本這麼完整的社會寓言“去其精華,取其糟粕”。


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大鵬跟柳巖在片尾和花絮中瘋狂撒糖。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說好的“職業劇都在談情說愛”,原來“黑色幽默片也能強扭成愛情片”


陳佩斯曾說過:


“所有喜劇都有一個悲劇的內核。”


人之所以會發笑,其實是一種優越感的體現。


所謂優越感,就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我對你不對。


不斷地構建這種差勢,即成為了笑點,這也是製作喜劇的原理。


那《大贏家》的差勢在哪?


是男主角不受領導和同事待見,被家人冷落,無法像愛慕的對象表白。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再看前半段時,我們的確會被這種差勢逗笑。


但影片的結尾是怎麼展開的呢?


領導跟同事並不討厭男主,家人是為他製造驚喜,女神也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看起來完成和解、皆大歡喜,然而整部喜劇那個悲劇的內核,卻也破滅了。


《率性而活》之所以被扒出來後,還能維持8.3的評分,是因為它沒有拋棄悲劇的內核。


主人公死鑽牛角尖,撞破南牆不回頭,但他最後證明了警員們的草率和無能。


整個故事拋出的問題,帶有明顯的指向性。


我們就連黑色喜劇,都要一言不合談戀愛了


然而《大贏家》把主角的身份從警員換成了銀行職員,最終一團和氣、其樂融融。


原本故事的表達,已經被完全閹割了。


我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審查和規則,有些紅線創作者自身很難逾越。


既然你已經默認原作的內核無法表達,又為什麼費時費力的拿一具空殼,回來改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