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藥明康德“不務正業”?投資的兩家公司虧損嚴重 去年淨利下滑18%

毛利率持續走低。

千億藥明康德“不務正業”?投資的兩家公司虧損嚴重 去年淨利下滑18%

近日,醫藥巨頭藥明康德披露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28.72億元,同比增長3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8.55億元,同比下降18%。這也是藥明康德自2015年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下滑。

對於公司淨利潤下降,藥明康德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系公司所投資標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1.8億元,較2018年同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6.16億元減少 7.96億元所致,公允價值的變動則主要是其投資中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華領醫藥”)和Unity Biotechnology上市以後股價波動使得公允價值波動。

資料顯示,華領醫藥主要從事糖尿病治療用藥研發,於2018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每股發行價為8.28港元。不過,其在上市前並未盈利,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前三月,公司的虧損額及全面開支總額分別是3.62億元、2.81億元、3.22億元。

華領醫藥2019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公司2019年稅前虧損約為4.25億元。從股價上來看,華領醫藥從2018年12月31日收盤的8.3港元/股降至2019年12月31日的5.01港元/股,一年內降幅達39.64%。截止3月26日收盤,華領醫藥每股3.11港元,總市值32.81億港元,相比初上市時股價已跌去六成。

同樣在2018年登陸納斯達克的Unity Biotechnology,主要從事抗衰老治療藥物研發,藥明康德持股比例約7.7%。資料顯示,該公司股價也在2019年下跌55.66%,截止到3月25日美股收盤,UnityBiotechnology每股5.63美元,總市值2.72億美元。而據其2020年3月11日發佈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公司2019年營業虧損為8970萬美元。

不過,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增長情況來看,藥明康德淨利增長正在放緩。財報顯示,其2018年扣非淨利潤為15.59億元,同比增長59.18%,2019年為19.14億元,同比增長22.82%。此外,其綜合毛利率出現連續下滑,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綜合毛利率為38.95%,2018年為39.45%、2017年為41.83%,其中,主營業務毛利率連續下降。與此同時,其扣非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在2016年達到26.3%後便一路走低,2019年已降至10.91%。

公開資料顯示,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藥明康德”)2000年成立,作為一家化學藥研發外包服務企業,藥明康德主要提供化學藥研發、臨床前研發、新藥臨床試驗和化學藥生產等服務。

2017年藥明康德在紐交所上市,2015年完成私有化在國內分拆上市。2018年5月8日,藥明康德登陸A股。迴歸A股不到兩年,其股價也從最初的21.8元/股,上漲為2020年3月26日A股收盤價97.06億元每股,市值上漲1241億元,藥明康德目前總市值1602.58億元。作為創始人,李革、趙寧夫婦則以340億元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第493位。

但迴歸A股後,在淨利下滑、毛利率下降的同時,藥明康德還面臨大股東頻繁減持、機構撤退的“窘境”。公告資料顯示,2019年5月13日至8月10日,其7名機構股東共計減持8972.91萬股,合計套現約66.26億元。2019年8月14日,共7名首發前股東再擬減持不超過股份1.76億股,照當日收盤72.05元/股計算,或套現126.72億元。2020年3月17日,公司再公告三大股東合計減持4914.4萬股,按減持價格區間最低價算,共計42.72億元。

針對財報中毛利率下滑、新增客戶減少、扣非淨利潤增長放緩等問題,時間財經聯繫了藥明康德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可以參考業績通稿。而對於股東減持相關事宜,對方則表示,可參考公司此前披露的減持計劃及減持結果公告。

醫藥諮詢專家何虹海告訴時間財經,第三方醫藥研發平臺需求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仿製藥進入一致性評價關鍵時刻,但除了20%較低的過評率外,研發費用也有高達3900萬的。此外,創新藥的專利往往只有幾十年,研發就會佔去10 到 15 年,很多藥企也並不具備成建制的創新藥研發體系。藥明康德這種第三方研發機構可以接任何研發需求、免去重複性研發,所以能夠迅速崛起。

不過,何虹海還表示,隨著市場需求增大,入局的企業越來越多,藥明康德面臨成本增長,市場份額被瓜分的壓力。包括2019年該公司新增客戶比2018年出現減少等問題,找到新的業績突破點,至關重要。

千億藥明康德“不務正業”?投資的兩家公司虧損嚴重 去年淨利下滑18%

圖源:藥明康德公司官網

增長放緩

鑑於市場地位和研發能力,藥明康德一度被譽為“醫藥界的華為”。不過,靠以醫藥研發外包服務起家的藥明康德並非一家不折不扣的“夫妻店”。藥明康德的創始人有四位,分別是Ge Li(李革)、Ning Zhao(趙寧)、劉曉鍾和張朝暉,其中李革和趙寧為大學時學霸情侶,現為藥明康德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1989年,李革和趙寧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在美深造的第三年,李革與導師Clark Still教授共同發明了“標記的組合化學技術”。正是這一重要成果的發現讓他拿到第一筆風投後,創辦了組合化學公司Pharmacopeia Inc.,該公司也是1995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著名醫藥公司PDD前身。

1999年,受邀回母校演講的李革在考察國內市場時發現,中國原研藥大多掌握在外企手中,研發技術大多留存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藥企和技術之間缺乏商業公司媒介,存在產學研脫節的情況,李革從中看到了機會。2000年,中國醫藥市場正式崛起,一些製藥企業為降低成本、研發難度、縮短研發、生產週期,急需外包業務。李革此時回國,帶著三位夥伴在上海外高橋創立了藥明康德。

千億藥明康德“不務正業”?投資的兩家公司虧損嚴重 去年淨利下滑18%

圖源:藥明康德公司官網

Frost& Sullivan數據顯示,CRO憑藉著高度專業化的研究網絡和團隊,能有效縮短新藥20%-30%的研發時間。此外,CRO公司還可使新藥研發的資金投入和潛在風險分散到該行業的整個產業鏈上,進而降低製藥企業研發成本。很快,依託於CRO模式,藥明康德迅速崛起。

但進入2019年,其盈利能力出現“爭議”。招股書和財報顯示,藥明康德在2014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1.39億元、48.83億元、61.16億元,77.76億元、96.14億元、128.72億元,歸母淨利潤則分別為4.62億元、3.49億元9.75億元、12.27億元、22.61億元、18.55億元。其中,除2015年公司私有化背景下,其歸母淨利潤下滑24.46%以外,2019年成為其迴歸A股第二年後首次下滑。其中,2019年除第一季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32.97%外,其餘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為負增長。而此次2019年報中,藥明康德也表示2019 年第四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同期其他季度下降明顯。

雖然藥明康德解釋為投資公允價值損益,不過,從扣非淨利潤來看,2019年為19.14億元,2018年為15.59億元,2017年為9.79億元,2019年增長率也明顯低於2018年。拉長時間線來看,藥明康德2017-2019年綜合毛利率為41.83%、39.45%、38.95%,其中主營業務毛利分別為41.89%、39.47%、38.99%,出現連續下降。

此外,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藥明康德扣非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0.19%、8.94%、26.27%、16.93%、16.53%,10.91%,在經歷了2016年的高峰值後,其隨後逐年回落,直到2019年,其扣非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已經回到2014年全年差不多的水平。而在2019年二季度末,該指標一度下滑至5.45%。而同為CRO企業的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019年(預計)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9.34%、13.74%、17.52% 、26.99%,整體處於增長狀態。

此外,藥明康德商譽和應收賬款也正在增長,截至2019 年 12 月 31 日,集團累計確認商譽淨值 13.62億元,而2016年該指標為3.26億元。2019年公司應收賬款增長47.22%至29.37億元,其2016年末該指標為13.95億元。

套現170億

作為57天即過會的A股獨角獸企業,近年來,藥明康德在資本市場上也非常活躍。2007年8月其曾前往美國紐交所上市,2015年4月以33億美元私有化退市資本市場上,退市後,藥明康德“一分為三”,裂變出三家上市企業。2015年4月,藥明康德旗下負責小分子創新藥研發生產服務的全資子公司合全藥業,掛牌新三板;2017年6月,專注生物製劑部分業務的藥明生物,登陸港交所;2018年,藥明康德又先後在A股和H股上市。

其中,截止2020年3月26日收盤,藥明生物市值達1346.91億港元。而藥明康德港股市值則從2018年12月31日收盤的48.1港元每股上漲到2020年3月26日的每股98.95港元,其港股市值增長839.02億港元(合770.1億元)。此外,其A股市值則從2018年5月8日上市當日收盤價21.8元/股,上漲為最新的97.06億元每股,市值上漲77.54%。

不過,公司股東也在頻繁減持,尤其在2019年。2019年5月1日,公司公告包括GloriousMoonlight Limited等7位股東計劃減持IPO前取得股票,累計減持不超過1.40億股,減持窗口期5月29日至8月10日,累計套現66.26億元。

千億藥明康德“不務正業”?投資的兩家公司虧損嚴重 去年淨利下滑18%

圖源:藥明康德官網

2019年8月14日,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再次計劃減持1.76億股,據最終減持公告,本輪減持計劃金額達59.08億元。2019年9月20日,Schroders Plc在場內以每股平均價84.679港元減持藥明康德83.4萬股,涉資約7061.92萬港元。

2019年11月23日,Glorious MoonlightLimited等三位股東計劃減持不超過4914.55萬股,2020年3月17日公告顯示,此輪減持最終涉及金額為45.21億元。經過多輪減持,上述股東已累計套現約171.2億元。

公告顯示,對於減持原因,除HCFII WX(HK) Holdings Limited為“股東自身資金需求”外,其餘幾位位股東減持理由均為“基金投資正常退出”。(北京時間財經 武竹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