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後更名為豐道生。他是明朝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他出生於明代鄞縣,今書法之鄉浙江寧波。早年家境殷實,晚年落魄而死,他有著讓人又愛又恨的傳奇一生。他的書法,連文徵明都自嘆不如,書學理論也有獨到之處。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

豐家為鄞縣大戶,歷代做官的人很多。豐坊嘉靖二年中進士,在朝廷是專管官員政績的,後因吏議免官。豐坊有著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工於文,精書法,但他性情孤僻又玩世不恭,不願受規矩約束。他藏書豐厚,卻好作偽書,讓我們看到他矛盾的多面人生。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跋張旭古詩四帖》的楷書

豐坊書學淵博,達到“五體皆精,書學極厚,自魏晉到本朝,無不精通”的境界。他的楷書主要取法在元朝道學小楷和今人文徵明筆法,運筆雖剛健,神韻稍顯不足。最擅草書,也善於臨摹前代書法,幾乎可以亂真。史說豐坊擅長執筆,腕力極強,筆力剛健,草書《砥柱行》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書法作品。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 草書《砥柱行》天一閣藏

豐坊是抄書匠式的書家,他的長卷洋洋灑灑,筆法老到,功力紮實。取法十七帖、文徵明、王寵。豐坊作書,習慣成竹在胸,唯喜用枯筆,稍乏風韻。比較出名的真跡《逍遙遊》,是為朋友寫的,世評“筋書”,自然俊美。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逍遙遊》

中庸的審美取向,風格善變,作假的行事習慣,給他的書法傳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書法史上,豐坊不太知名。但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其擅長行書和小楷的文徵明,卻說自己不如豐坊。文徵明比豐坊年長三十歲,卻對豐坊這個晚生讚揚不已“豐先生寫字,一點一畫無不自古人中來”,認為自己居於“通省大都”,豐坊處在“窮海僻壤”,沒有可比性。無獨有偶,“晚明四大家”之一的邢侗也說:“豐太史直鋒運腕,文徵仲不及。”這裡“豐太史”說的就是豐坊。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 狂草 李白詩《夢遊天姥吟留別》

到了清代,更掀起了豐坊熱。清代書畫鑑賞家卞永譽贊豐氏小楷:“書法謹嚴,刻尤精絕,明代小楷之最可珍者。”近代對豐坊書法的關注有增無減,他的書法除了天一閣珍藏外,北京、上海、廣東、臺北等地藝術博物館都有珍藏,連日本也收藏有豐坊書法。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行書 七言詩

豐坊出身藏書世家,極喜藏書。其家族藏書史始於北宋,到了豐坊這一代,家有藏書樓“萬卷樓”,為當時東南地區著名的私家藏書樓。有很多珍貴墨寶,如《千字文》、《孝經》、和許多宋元刻本、碑帖等。豐坊又為了購置名帖法書,竟售賣良田千餘畝!豐坊藏書豐厚,又愛讀書臨帖,難怪被人稱為"書淫"、"墨癖"。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草書

豐坊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造偽書,也因此留下“惡名”。由於家藏古書碑刻十分豐富,所以見識廣泛,所以偽造水平是非常高的,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他經常拿著自己造的“古書”去忽悠人,以假換真。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著作《書訣》局部下同

豐坊在書法史上,雖然書法不是很知名,卻以理論著稱。有人說豐坊書法二流,書法理論一流。他的著作《書訣》,是一部很客可觀的書法理論著作。因為豐坊本身就是聰慧,且摹古頗深,對書法有這獨到的理解。豐坊說“學書須先楷法…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豐坊贊同學書先學楷,初學者不宜繞過楷書,而直接學行書或草書,就忽視了楷書的基本點畫、結構的訓練。

這位愛造假書的書法家,早年家境殷實,晚年卻客死僧舍

豐坊起初是有點家底的,後來家道中落,再加上自己不善理財,家財散盡,無力支撐萬卷藏書。豐坊是一個比較不拘小節的人,就連家中的藏書,被門人弟子偷去“十之有六”才發現。後來又遇到大火,燒燬了一部分,最後的藏書所剩無幾。豐坊的晚年窮困潦倒,貧病交加,乃至寄居簡陋的寺廟中,最終客死僧舍。這樣的經歷,令人備感心酸嘆息,但他留下的書法和書論,卻給後人留下了一筆精神財富。你覺得豐坊的書法寫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