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90年中期的時候,農村的物質生活還不是很豐富。漫長的冬季過後,儲藏了一冬的蘿蔔慢慢糠了,白菜也爛了。

那時候四季還很分明。過了正月十五以後,鹹菜就成了餐桌主力軍。持續月餘之後,萬物爭春,媽媽就會下地挖回來各種野菜,做蒸菜、做包子、焯水涼拌。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再稍微等一段,柳樹抽芽,榆錢也密密麻麻了,就有了絕佳的“零食”。小孩子們總是三五成群爬到門前的老榆樹的枝杈上摘榆錢吃。一人霸佔一個樹枝,吃夠了再下來。臨回家還不忘幫媽媽掰一枝回家。

等榆樹的葉子長好以後,槐花開了,又是一大樂事兒。現在想來,每次爬槐樹都被刺扎的胳膊腿熱熱麻麻的,大概老家種的槐樹學名是刺槐吧。即便如此,大家還是會明確分工,男孩子爬樹負責撇下來整個的樹枝,女孩們摘下來一串串槐花。大家坐在空院兒的石頭墩上,排排坐,吃槐花。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在叛逆期,我抗拒一切蔬菜類的食品,比如香椿、榆錢、槐花、捻捻轉兒(青麥做的小長條)一類的。

後來,來鄭州上學、工作。吃慣了快餐、西餐之後,自己的中國胃、河南胃本色就越來越暴露了。

記得結婚那年,聽人說國棉一廠有賣捻捻轉兒的,我電動車騎了半個小時,去買了兩塊錢的。姜蒜小尖椒爆炒之後,那味道簡直是神仙都不換。後來在那條狹窄的小街上,我陸陸續續買回了紅油香椿、榆錢、槐花。

其中,最喜歡的就是榆錢了。榆錢是最難搞的。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吃飯三分鐘,忙碌仨小時,一點都不誇張。榆錢是一小串一小串的,上邊有很多小黑點,需要清洗乾淨。另外灰特別多。最膈應人的是,它清甜的味道,不僅招人喜歡,更招蟲子喜歡。這幾年買過的榆錢裡,最高紀錄是半斤榆錢挑出來了11只蟲子。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後來,吃的次數越來越多,也慢慢總結出來了處理經驗。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1,先把榆錢上邊的小把兒一個一個都摘掉,這是一件很費神的工作,一定要找個舒適的姿勢坐好再開幹;

2,摘過第一遍以後,倒在篩子裡多篩一會,黑色的小顆粒殘留就能大部分被篩出來。

3,淘洗。榆錢在戶外生長,灰特別多。所以淘洗的時候也要格外仔細。我的經驗是先洗3-5遍。然後用淡鹽水泡半個小時以上。再洗3-5遍。期間只要發現蟲子就會多洗兩回。

洗乾淨以後的榆錢有很多吃法:蒸菜、炒肉、攤餅、煲湯、做窩窩頭等等。總覺得只要你想,不管做什麼加上榆錢都是絕美的搭配。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昨天,從老家探親回來的鄰居,送我一兜榆錢。以至於忙到半夜才把它摘明白。淘洗浸泡了一夜之後,今天從早餐到午餐都跟榆錢槓上了。

蒸菜是最沒技術含量的:簡單濾水後,倒上面粉,加一點點鹽,攪拌均勻。冷水下鍋,大火燒開轉中火,蒸20分鐘,火候剛剛好。蒸出來的榆錢色澤口感都剛剛好。榆錢蒸菜,不管是加蒜涼拌,還是爆炒都很好吃。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榆錢雞蛋餅跟軟麵餅唯一的區別是一個沒加面,一個加了麵粉。我習慣攤這種餅的時候放點芝麻、十三香、鹽和香油。攪拌均勻,倒在電餅鐺裡。兩面金黃的時候出鍋。

榆錢窩窩頭也很好吃。我喜歡吃玉米麵摻一點點黃豆麵的窩窩頭。做法也很簡單,就是蒸饅頭的做法,無非窩窩頭個頭小一點,底部戳個洞熟得快些。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今天早餐的時候,孩子吃得特別認真,說很久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菜了。她爸爸就更誇張了,原話是這樣的:難怪以前人說吃糠咽菜也樂意。原來糠咽菜這麼好吃。

吃榆錢確實好處多多。每100克榆錢果實含水分82克,蛋白質3.4毫克,抗壞血酸9毫克。它也是防病保健的良藥,具有健脾和胃、安神助眠、止咳化痰等功效。

你喜歡吃榆錢兒麼?通常會怎麼吃呢?


又是一年春饞時:榆錢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