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近日,一段“泰國歸來女子大鬧機場”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

視頻中,該女子稱自己從泰國落地上海,上海轉機重慶,但她拒絕隔離並與防疫人員產生爭執,

隨後該女子還與一旁仗義執言的旅客發生口角。

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對於該女子的這種行為,重慶市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必須接受隔離,不隔離哪來回哪去。

無論保護自己,還是保護家人,集中隔離都是更明智、更有效、更安全的選擇;減少傳播機率,避免出現關聯本地病例,也是對維護防疫大局做貢獻。祖國歡迎每一名同胞歸來,但保衛來之不易的防控局面,需要每一位入境者積極配合。

對此,網友評論也是一邊倒地譴責這名泰國女子的低素質。

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寵溺和包庇讓孩子變得狂妄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引發眾怒的“鄭州毒王”郭某。

從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通告來看:郭某的環球之旅,至少跨越了3國4城,歷時7天6晚,期間乘坐了6次飛機,一次火車。

一週時間,行程2.4萬多公里,繞地球赤道半圈。

從國外溜達一圈,回到鄭州後,不但不按要求如實上報入境信息、居家隔離,反而還照常上班,並隱瞞了自己發病的事實;

警察打電話給他,他矢口否認自己出境,“被打擾”就掛斷電話。

出現了症狀,不是第一時間上報,而是跑到藥房買藥。

他“憑一己之力”,打破了河南省連續12天,鄭州市連續19天零增長勢頭,為鄭州首例輸入性病例。一時間,因為他,鄭州這個千萬人口城市的防疫工作,被徹底打亂。

然而面對如此惡劣的後果,以及網絡發酵的輿論,郭某不以為然,就是不道歉:我沒看新聞,不知道。

最後,他的媽媽站出來道了歉:“他就是有點感冒,沒想到要報備”、“我也不懂這個”。

而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多次打電話給他和他母親,他們不是否認去過國外,就是拒接。


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此前,一段“15歲男孩朝電梯吐口水”的監控視頻被傳到網上,同樣掀起一波討論。

小區業主強烈不滿,甚至有人提出來報警,迫於壓力,孩子父母發出了道歉聲明,但看完更讓人惱怒。

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叛逆期就是這樣,我們又不敢遷怒他……”

“希望大家原諒他吧,他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何必為難他”

話裡話外除了包庇袒護轉移責任,就是怪罪鄰居小題大做,慣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是最深的傷害。

“他還是個孩子”,不是完美辯詞,而是犯罪分子的溫床。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從小習慣父母代為收拾爛攤子,他們往往都養成了極度自私的性格,關鍵時刻,這個特點就會被放大,在這次疫情中就表現為不戴口罩、隱瞞病情,對著醫護人員咳嗽,向電梯吐口水等等低素質的行為。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只看眼前快樂,捨不得孩子吃一點苦的父母,早晚會把孩子推進更大的漩渦中。

優秀父母養育優秀的孩子

今年1月18號,疫情還未爆發的時候,上海15歲的中學生趙珺延受舅舅邀請,到印尼雅加達過寒假。然而剛到印尼沒幾天,就傳來新冠肺炎的消息。

趙珺延的舅舅得知消息,第一時間組織員工緊急蒐購醫用口罩。打算捐給家鄉的溫州市蒼南縣人民醫院。

可是口罩雖然有了,如何運回國內又成了難題。運費極其昂貴,最好能夠有人坐飛機帶回國內。

可是面對疫情嚴重的中國,當地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險。15歲的趙珺延主動跟舅舅說:“舅舅,讓我來吧。我坐飛機運回中國去。”

雖然趙珺延的舅舅和媽媽的意思,都是讓他在印尼多待一段時間,暫時不要回國。

可是他卻對媽媽說:“我已經是中學生了,我是中國人,這個困難時刻,盡我所能為國家出力,為家鄉做點事,義不容辭。”


又現巨嬰!泰國回國女子機場拒絕隔離: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最終媽媽拗不過他,在印尼關閉往返中國的所有航班之前,幫他搶到了一張機票。而趙珺延就一個人,用5個24寸行李箱回國。

行李箱沒有任何私人物品,就是1.5萬隻口罩。這批口罩,也因為他的努力,順利被運回家鄉。

每個少年都很平凡,但每個平凡的少年都為這個國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就讓人看到了光芒的樣子。


災難是一面照妖鏡,它照出了人性的善惡美醜,也照出了家庭的三六九等。

父母的觀念和行為迥然各異,給孩子帶來不同影響。

通過這次疫情發生的各種事例,我們可以懂得,父母從小在孩子的內心植入怎樣的內核,將來他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有的家庭,父母通過良好的示範,教會孩子受益一生的教養,而有的家庭,父母推卸責任,一味包庇寵溺,將孩子一步步推向了深淵。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的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疫情終會過去,平凡普通的日子還很漫長,養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依然是我們日復一日思慮的事情。

先讓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讓家庭成為優秀的家庭,終有一天,我們定會收穫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