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擡頭看見了月亮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兔子與獵狗的故事。獵狗追趕一隻兔子,追了很久也沒有抓住它。獵人責備獵狗連一隻兔子也追不上,獵狗卻說:“我是為了一頓飯而奔跑,兔子卻是為了逃命。我又怎麼可能追得上它呢?”

  後來讀《月亮與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拋家棄子去了巴黎之後,對來尋他的人說:“我必須畫畫兒。一個人要是掉進了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要不就得淹死。”

  為了生命而做的事。這不是一種主動選擇,而是一種身不由己。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他不理睬六便士,卻伸手追尋觸碰月光。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抬頭看見了月亮


  畫畫是思特里克蘭德的月亮。他為此於不惑之年拋棄了自己已經獲得的一切:工作、財富、名譽、地位、妻子兒女。我並不打算讚揚他的勇氣,卻也難以譴責他的鐵石心腸和不負責任。因為於他而言,畫畫就像是命運,是明知道卻也逃不掉,還要主動去追求,不斷掙扎於其中的可怕的噩運。事實上,這本書若只是寫了這樣一個背井離鄉的落魄畫家,是不會給我如此的衝擊的。思特里克蘭德身上所令人痛恨卻又無法不欽佩的一點就是,他活著就只有畫畫。他不在意道德的譴責,不介意生活的困窘,他不需要愛情,甚至於在孤島之上滿身膿瘡雙目失明也在所不惜。

  “我好像感覺到一種猛烈的力量正在他的身體裡面奮力掙扎,我覺得這種力量非常強大、壓倒一切,彷彿違拗這他自己的意志,並把它緊緊抓在手中。他似乎真的叫魔鬼附體了。”

  或許這就是真正的理想。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抬頭看見了月亮


  上大學之後常常有人問我以後要做什麼。我總是說還不知道,事實上我也的確是還不確定,我腦海中的關於未來的影子只屬於我自己,我不想也羞於與他人分享。我度過了順風順水的18年,每一個轉折點都平緩而相對完滿。我有足夠的信心,或者說是足夠的順應現實的勇氣,去面對未來那個關於求生之術的最終結局。我是埋頭於六便士們的庸俗一群,但並不感覺悲哀。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驚天動地的成就,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樣執著而痛苦地尋求自己的生命。

  

  讀完這本小說,我感動於那個不顧一切的瘋子,同情、欽佩而又滿心羨慕。但我終究是個現實又俗氣的人,安安全全平平淡淡的生活怕是更加適合我。我也知道這樣的生活更使我幸福。

  

  向日葵該嫁給陽光還是澆花的少年?還是讓向日葵自己決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