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孫悟空是不是真的在《真假美猴王》就被如來佛祖給滅了,然後讓聽話的假悟空去取經?

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


有人說《西遊記》裡真假美猴王這段,最後被打死的是到底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恐怕只有佛祖自己心裡清楚。但從《西遊記》的一些細節不難發現,打死的其實是孫悟空,後來跟唐僧取經的是六耳獼猴。

首先孫悟空從大鬧天官一直到後來跟隨唐僧西天取經,雖然本事很大,但總讓人頭痛,但凡有機會不用他,就會把孫悟空踢開,大夥都不喜歡他。六耳獮猴可就不一樣了,書中描述六耳獼猴:知前後萬物皆明。就是說六耳獼猴什麼都知道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什麼都瞞不過他。後面的事他都知道。

所以六耳獼猴就是如來佛祖留下的孫悟空的替代人,孫悟空一路上對唐僧不怎麼合得來,對如來佛祖,太上老君,觀音菩薩都不怎麼尊重,這麼不聽話的一個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花果山了。如來佛祖只好又培養了一個六耳獼猴以備不時只需。真假美猴王也許就是佛祖自己導演的一齣戲,就這樣把孫悟空給替換掉了。

真假美猴王之前孫悟空總給唐僧鬧,唐僧總念緊箍咒,真假美猴王之後,孫悟空和唐僧兩個人之間在沒有鬧過,也再沒有念過緊箍咒,一路平安到達西天,孫悟空就像是換了個人似得,其實後來的已經是六耳獼猴了。

可憐孫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卻被佛祖悄無聲息的弄死了,這就是不聽話的下場。





張繼勞


齊天大聖孫悟空,開天闢地之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改生死,闖天宮,卻逃不出如來小小的手掌心,在取經路上竭盡所能護唐僧,取西經,最終成為鬥戰勝佛!為什麼說孫悟空已經早早的被如來佛祖給弄死了呢?請聽在下娓娓道來。

  一今天閒著無聊又翻開了《西遊記》大體看了遍,一重大發現,吳承恩竟然在《西遊記》有一重大伏筆……其實孫悟空早就被如來佛祖在《真假孫悟空》這一回中整死了!  看《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後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這位假孫悟空,實力不用多說了吧,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緊箍咒,兩個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個真假;到天宮:拖塔天王拿照妖鏡照,也看不出;又到觀音那:觀音也看不出。最後到幽冥處閻羅那,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卻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最後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這是整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很完整,不過,這是一個天大的伏筆。  咱現在先假設一下,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的那個是六耳獼猴。我這不是胡說的,是有道理的,一下是我的一些理論: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來,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而這個謊言,也只有如來知道真相,真正的孫悟空,他只是個啞巴吃黃連。

  二、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排的一個托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叛逆者,而如來是西天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統治者會允許一個叛逆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所以如來會想方設法消滅孫悟空。當然不能明白著把孫悟空直接殺了,所以才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悟空,殺孫悟空於無形。而這個也是有證據的。

  1:比如在地府裡面,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其想法肯定不是怕兩個悟空大鬧地府,而是這個六耳獼猴有很強大的後臺,那就是如來。所以,“諦聽”自然不敢說出真相。

  2:其次,可以證明“諦聽”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鬧地府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很強的人,當然,不是閻羅,閻羅和這人比,是天壤之別,這人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何許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厲害。既然有這麼厲害的佛門中人在此,難道“諦聽”還擔心這兩潑猴會鬧了地府不成?

  三、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何許人?《封神榜》上有個線索,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恰巧,“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聖人是同門師兄,且《封神榜》中曾經略提到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  然後再回到孫悟空,而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

  四、西遊記上講述了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了一身法術之後神通廣大。而恰巧,和冒充孫悟空的六耳獼猴卻也擁有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法術,甚至連長相聲音裝的都完全一樣?這是巧合嗎?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只學個72變和筋斗雲都學了幾年,六耳獼猴不可能不學就天生就有這本領吧?肯定有和孫悟空同門出處的高人指點,自然菩提祖師不會在此之列,因為老人家既然有了孫悟空這樣有情有義的徒弟,難道還要在造出一個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嗎?所以,指點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菩提祖師的同門師兄,如來。

  五、再回到《西遊記》第五十八回,話說,二猴打鬧到如來這裡要如來辯個真假……如來卻對眾佛說:“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經如來這麼一說,眾佛知道了,原來天下眾生中還有這麼一個叫“六耳獼猴”,而西遊記的讀者們卻忽略瞭如來的這一句話裡的一個線索:如來說的意思是,此猴和孫悟空不同,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同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而六耳獼猴是“知前後,萬物皆明”。很厲害吧,竟然知道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一切事。這是一個很大的破綻!!!既然六耳獼猴知道他的未來將要被如來制服,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他為什麼還要和孫悟空到如來處辯真假,那不是自討苦吃嗎?所以只有一個可能,如來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當,在他的說明下,讓眾佛都以為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後被一棒打死。  而當“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後,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卻沒一點怪罪之意,只是合併雙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來的本領,當“孫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獼猴”的話,如來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見,如來本意就是想讓他死。而“六耳獼猴”本無太大的罪過,也就是和孫悟空大鬧了下,一向慈悲的如來何必要讓他死呢,想當年孫悟空鬧了龍宮,鬧了地府,鬧了天宮,如來都還沒讓他死呢,怎麼“六耳獼猴”這麼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要必須死呢?這裡面肯定有隱情。所以那個隱情就是,如來是真正想處死的是孫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卻恰好是真正的孫悟空。

  六、大家會以為,孫悟空不是已經被生死薄刪除了名字,又吃了那麼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長生不老,也有了金剛不壞之軀,怎麼能這麼容易就給打死了呢。這個也許就只有如來自己知道了,  大家可以想象,如來既然當年有能力把孫悟空壓打五行山,現在雖然殺不了孫悟空,當然也肯定有辦法讓孫悟空永遠消失的活著。

  七、又回到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這。西遊記裡曾經記載,孫悟空在大鬧天宮之後,惹了一大堆麻煩只好跟著唐僧西天取經,遇到困難又回去找他師傅“菩提祖師”的時候,“菩提祖師”早已不見蹤影,只是和孫悟空隔空說話,並不見面。這是為什麼呢?想必孫悟空用“菩提祖師”所教的本領大腦天宮之後,如來必有察覺,肯定會發現此七十二變和筋斗雲正是同門法術。剛才我也說過了,菩提祖師和如來曾經因為一些矛盾,後來菩提祖師隱居了。如果如來看到孫悟空的本領後,肯定便知此本領肯定是菩提祖師所受,自然要追尋這個消失已久的仇人。所以,菩提祖師得知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為防止不必要的麻煩,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話又說回來了,菩提祖師本領並不亞於如來,這個可以從《西遊記》第八回看出,其中有一段,如來說:“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大家注意了,如來說,“西牛賀州,雖無上真”,這恰恰說明,菩提在西牛賀洲傳道能逃過如來法眼,說明菩提不比如來差。

  八、大家發現沒,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並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有時候,還鬧個小矛盾,導致唐僧只好念緊箍咒,典型的一個 叛逆者形象。可自從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後,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孫悟空前後可判若兩人。不排除,孫悟空已被如來利用六耳獼猴一戰中,安安靜靜、無人知曉的收服了。  編後語:原來這才是歷史的真相!我們的童年都被如來佛祖這位高深莫測的仙家欺騙了!傷不起啊!哈哈,純屬開玩笑,西遊記的粉絲們不要介意~~





格林斯徐


真假孫悟空 【二心】假的孫悟空是孫悟空的心魔,就是說根本不存在假的一說,可以分析下原因

【原因一:】孫悟空的初衷就是不想去取西經,但是受到觀音菩薩的施壓和緊箍咒的壓力,所以孫悟空在去取的西經,初衷是被逼迫的。

【原因二】:孫悟空一路上被唐僧冤枉念緊箍咒,甚至趕走,再加上孫悟空心魔未定,於是心理因素就慢慢的不滿,

【原因三】: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500年,受盡了太多委屈,一路上在加上豬八戒的挑撥離間唐僧的無知,限制了他的本能的自由,在加上前面兩個原因,最終心魔戰勝了本性。

如來佛祖也說過【看那邊二心的打過來了】說的就是孫悟空的心魔,不服氣這樣分析的網友可以參考下【如果非要說一個事真一個是假 那麼問題來了,觀世音菩薩這種等級的大仙為什麼也看不出來?】照妖鏡也看不出來?真假美猴王中根本沒有真假,更加沒有說如來佛祖打死的孫悟空是真悟空,原因就是孫悟空不聽話,看到有人這樣分析總覺得是個傻屌一樣,真相只有一個 那就是假的就是孫悟空的心魔,說來說去都是孫悟空自己,不接受反駁


你應該知道你是那樣美


那個假孫悟空本來就是真孫悟空的執念化身出來的,是他身上的一根毫毛,如來點化了悟空,他的執念消失了,孫悟空還是原來的孫悟空,沒有假的代替一說,都是他自己。


菱美呂


故事的楔子在於有人說,真假美猴王就是一個掉包計。幹掉真悟空,留下聽話的假悟空。

原先我以為悟空打破盤中暗謎後,三更夜訪菩提老祖,說“此處無六耳”說的是反語。

現在想想,源頭還要從更早的悟空取名說起。

悟空的姓來自“長得像個猢猻”。古月為老,不可化育。故取字姓孫。悟空的名來自“鴻蒙初闢本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這姓,也是指性。不是性別的性,而是指脾性,儘性知命的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悟空的性是什麼呢?原文中已經說了。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

這時候的悟空無性,也無姓(原文用的猴王),屬於善惡的混沌期,沒有善惡美醜之分,也是所謂的“如嬰兒之未孩”。按王陽明的四句教,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而一旦有了名字,就有了名利心,有了你我之分(名字就是為了將我和其他人區分開來)。之後的悟空就像是吃了夏娃的蘋果,有了善惡之心,有了美醜好惡,也有了凡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悟空學了變化之術後在同道面前賣弄本領就是一證。)

別了此師父,悟空在兩界山拜完唐僧後的一章(第十四回)叫做“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心猿指的自然是悟空,意馬就是後來的白龍馬。(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收服悟空之後,不是收服二師兄八戒,而是白龍馬。說明心猿意馬是一起的。)

說完心猿,我們來看看六賊。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悟空笑道:“原來是六個毛賊!你卻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來擋路。把那打劫的珍寶拿出來,我與你作七分兒均分,饒了你罷!”

這六個盜賊叫做張三李四,我能理解。叫做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我就不能想是不是包含著其他的意味。

般若波羅蜜多有言: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六賊就是指人的六種感官,六種慾望。所以上文中,孫悟空對六個盜賊說,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我是我的慾望的主人公。

儒家有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眼睛喜歡看好色,耳朵喜歡聽好音,鼻子喜歡聞好香,舌頭喜歡嘗好味,意念喜歡得其所欲,身體喜歡無憂無慮,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生的動力。但是,如果這些慾望超過了界限,就是魔障。

孫悟空在第一個師父菩提,有了六慾;在第二個師父唐僧那,去了六賊。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這六賊去了哪?誰也不知道。也許是比克大魔王,也許是惡人布歐,也許是黃髮蘭奇。

孫悟空和六耳獼猴從天庭達到地獄,在去往西天。如來說了一句話:你看那二心爭鬥而來。

說的不是二人,也不是二猴,而是二心。

心,在西遊記中有特別的意味。

比如說,菩提老祖的福地叫做“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臺方寸指的是人的心,斜月三星,指的也是人的心。

所以這二心爭鬥而來,其實只是一個孫悟空,一個是正心誠意的悟空,一個是六賊矇蔽的頑空。而後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就說明孫悟空真正去除了六賊,修成了正果。孫悟空已經得道成佛了。

鴻蒙初闢本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打死六耳獼猴的,只能是孫悟空。

後來師徒四人一馬,只有兩人成佛了。一個是唐僧,一個是悟空。

那麼,唐僧是什麼時候成佛的呢?

在西遊記第九十八回,坐無底船一段。

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心為形役。肉身一死,金身不滅。

有人問,如此說來,孫悟空得道成佛倒還在他師父唐僧前面。

是的。西遊記中,孫悟空曾兩次給唐僧講解經書。

講的就是《心經》。心中有佛,靈山就在腳下。

八戒對沙僧說:憑他也會講經。

唐僧說,悟空講的是真經。


一條狗的一生


所謂《真假美猴王》,三界唯有如來一個人能辯認!

所以,佛說真,不真也真!佛說假,不假也假!

假作真時真亦假!

,真作假時假亦真!

如果想知道真假難辯,須將如來拘來!施行老虎凳,灌孟婆湯……極盡人間刑罰,讓他招供!

唯有如此,豈有它哉!!!




主天安


太有道理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