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科研創新、生態轉型 透視海爾生物年報中的“三駕馬車”

3月26日,海爾生物(688139.SH)發佈2019年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13億元,同比增長20.3%;歸母淨利潤達1.82億元,同比增長59.76%;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達2.8億元,同比增長88.24%。

  海爾生物的多項經營數據展現出蓬勃的生命活力,記者梳理發現,海爾生物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對海外市場的拓展、科研創新的驅動以及物聯網生態佈局的三駕馬車。

  海外市場持續拓展 科研創新持續驅動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生物2019年海外市場實現營收2.3億元。據披露,該公司先後中標丹麥哥本哈根大區醫療系統生物樣本庫項目、愛爾蘭農業部項目等多個境外政府採購項目。2019年全球新增觸點網絡66家,此外,以2019年公開招標信息統計,海爾生物已成為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疫苗冷鏈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第一的供應商,且截至目前已連續中標多個海外大型項目。  

  此外,從報告中不難看出,海爾生物仍舊重視對科研的投入。2019年海爾生物研發投入佔比達11.99%。報告期內,公司新申請專利127件,獲得授權61件。截止2019年底,海爾生物共擁有229項專利,並有13項170餘個產品獲得 CFDA 認證,取得22項軟件著作權。

  生態收入翻三倍 海爾正進行物聯網生態轉型

  2019年,海爾生物進行了生態轉型,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快速發展,實現生態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364.88%,佔總收入比達14.5%,釋放出強烈的增長動能。

  公告披露,面對物聯網時代的挑戰與機遇,海爾生物堅持科技生態戰略,以創新用戶體驗為導向,推動低溫存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海爾生物通過物聯網與用戶需求的零距離交互,依託於鏈群合約機制下的物聯生態,使深入挖掘用戶場景化需求,提供一站式定製化服務成為可能。通過為用戶提供持續的增值服務,構建終身用戶,為公司打造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品牌奠定基礎。

  截至2019年底,海爾生物醫療物聯網產業園投產使用,此舉有助於該公司發揮規模效應,提升生產效率,提前儲備生產能力。保持其在低溫存儲領域領先地位的同時,為拓展綜合解決方案產品佈局奠定基礎。

  海爾生物董事長譚麗霞在致全體股東的一封信中這樣說:“變化是表,不變是裡。‘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始終如一。在國外品牌林立的昨天,我們深耕行業與技術創新,提供-196℃到 8℃的全溫域低溫存儲最佳體驗。在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今天,我們持續用物聯網數字科技創最佳用戶體驗,從產品傳感器到用戶傳感器,形成人、網器、場景互聯互通的物聯網體驗生態,進而實現用戶體驗的迭代升級。”(記者 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