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漸遠、微風徐來”這兩句,後面各加三字,能展現出不同的意境,怎麼加,更有韻味?

社會圖文哥


青山漸遠呈霞黛;

微風徐來嫋炊煙。


夢醉紅百合


當我坐在列車上,看著青山漸遠,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見面

所以如果是我會寫:

青山漸遠人漸渺

微風徐來香自擾

“渺”和“擾”是同一個韻部,這是從韻腳來說。從詩來說,也可以體現內韻。

“青山已經遠去,人也逐漸看不見了,就像落葉一樣縹緲。而微風輕輕吹過帶來的香味,又讓我想起了她。”人世就是這樣的無常。猶如天地間一沙鷗。在不斷的相聚與分離間,體驗人生的百般滋味。

我對在列車上的記憶比較深刻,小時候的火車開的很慢,逢站必停。但通往故鄉的路卻是幸福的。我現在甚至會回想起,那火車上盒飯的味道(哈哈,這味道是不是太多了)。那時候火車上的盒飯不是塑料盒,而是鋁製的盒子。吃起來有種特殊的味道,構成了我現在難忘的記憶。有時候,空氣中飄來不明的味道,的確會觸發人的記憶。現在的火車速度更快了,乘座更舒適了,但這種味道卻沒有了。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我們不停的上車,下車。青山不老人已老。人常說回不去的故鄉,為什麼故鄉是回不去的呢?因為它只存在你生長的記憶中的一段時刻中,所有的人與物,都只是一段時間。而這段時光你是找不回來的。你成年後重新回到故鄉,也只是會被問“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人生無法避免的過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唯有細細品味那記憶中模糊的感覺,才是真正的故鄉吧!


文史詩詞說


青山漸遠

微風徐來

(1)

青山漸遠漸朦朧

微風徐來更清晰

(2)

青山漸遠越模糊

微風得來正溫柔

(3)

青山漸遠令人惜

微風徐來卻如意

(4)

青山漸遠依舊在

微風徐來有點愁

(5)

青山漸遠如夕陽

微風徐來是晨霞

(6)

青山漸遠春已去

微風徐來涼夏到

(7)

青山漸遠近黃昏

微風徐來出風采

(8)

青山漸遠不復還

微風徐來要珍惜





柔美的風飄悠的雲


青山漸遠,母痴望。

微風徐來,淚悄落。

我上次寫的散文《我的母親》就是這個情景,每次回去,你漸走漸遠,回頭望去,她還在那個村口,越縮越小身影在風中久久地望著你走的方向,直到我轉過另一個路口。多年了,每一次都這樣。

不知道還有多少次這情景,每一次,大家都笑嘻嘻揮著手,然後,當轉身看不見彼此時,大家又闇然傷神……


N素雲


青山漸遠畫入夢,

微風徐來醉客心。

潑墨揮毫繪彩卷,

情留仙境難返塵。‘











夕陽下的茶


青山漸遠他鄉近,清風徐來花香至,莫非伊人依亭閣,痴痴翹首不離去?!


壺中日月A


《神州春》

青山漸遠拓日暉,

微風徐來揭翠薇。

誰持彩練凌空舞,

一竿釣盡一江春。

2020.2.19

圖/源自網絡





書卷詩意時光


青山漸遠隨雁斷,

微風徐來菊盈香。

耐寒傲骨齊鬥豔,

依欄輕嘆意彷徨。











望夏藏冬董同文


《禹王歸家》

青山漸遠家門近,

微風徐來炊煙香。

女嬌斟酒添佳餚,

舉案齊眉敬禹王。

詩中包含了二個故事,大禹跟女嬌的愛情故事。女嬌是上古時代傳說中塗山氏的女兒,夏禹姒文帝的妃子,儀容秀美,生性嫻雅,是當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詳。

還有《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譯文:”案”古時有腳的托盤,梁鴻每次歸家,他妻子侍候他吃飯的時候,都不敢在他面前仰視。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來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謝謝朋友閱讀。




我不像壞小孩


路過應答!

"青山漸遠,微風徐來"各加三個字能展現不同的意境,怎麼加,更有韻味?

我認為:"青山漸遠,微風徐來"描述的是晚秋的景色,著手加字的主題應該是環繞秋末的景色,就會更有韻味。

一、按對聯模式,試做如下:

青山漸遠朝霞晚

微風徐來月影遲

二、平仄次序: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平

三、句子意境

青山逐漸褪盡綠色,每天的朝霞都來的更晚了(立秋之後,白天變短,夜晚變長)。

秋天的微風徐徐吹來,連月亮都變得慵懶,發光留影的時間也會姍姍來遲。

四、原題下句平仄略有不符,怕影響意境不做修改。我覺得加三個字之後按詩詞韻律也能勉強契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