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

1870年七月的一天,南京城。經過前一天的大雨洗滌,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好。通往校軍場的大道上,人頭攢動,爭相目睹兩江總督大人的風采。午時時分,從教軍場方向跑過來兩對清兵,手持刀槍器械,將百姓攔在路邊。不多久,有一對全身戎裝的清兵隊伍走了過來,隨後是各等官員隨從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一位官員走了過來,那就是清政府新任的兩江總督。這時,一個書生打扮的人突然跪倒在大道上,大喊冤枉。那位清庭要員看了一眼,示意隊伍快走,不要理他。突然,一名清兵跑到那官員面前,作出要報告的樣子,總督大人還沒有看清楚士兵的模樣,那清兵右手中的明晃晃的匕首已經刺入了官員的胸口,清兵怕他不死,用力攪動匕首。匕首上已經摸了巨毒,那清兵是一定要致對方於死地的。周圍的人被這鉅變驚呆了,等他們回過神來,官員已經倒在地上,那清兵哈哈大笑,對周邊的人朗聲說道:好漢做事好漢當,在下姓張名文祥,專為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沒有同謀,與他人無關。說罷,束手待縛。滿清要員在光天化日之下遇襲身亡,這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波瀾,慈禧太后為此大怒,派出專員調查此事。

原來這馬新貽是進士出身,曾率清軍與捻軍作戰。被捻軍首領石錦標、曹二虎、張文祥兄弟所擒。這三位兄弟情同手足,感覺到捻軍勢力趨於消亡,深感時局變遷,不得不為出路做打算,看到馬新貽是個有文化的人,頗有領導的風範,願意釋放馬新貽,並投奔馬的麾下效命。馬新貽見狀,立即表態,願與三位皆為異姓兄弟。三人深受感動。從此以後,三人隨馬新貽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時局漸漸穩定下來,馬新貽官運亨通,步步高昇。但他對自己的這段歷史很敏感,不願提及,漸漸疏遠了這三位出生入死的兄弟,三兄弟也有自知之明,公開場合與馬新貽保持著距離。生活漸漸安定,對家庭和親人的思念就產生了,尤其是曹二虎,他把自己的媳婦從陝西老家接來一起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馬新貽見到了曹二虎的媳婦,瞬間就被她的美色俘獲,竟想不到曹二虎這樣醜陋邋遢的粗人竟有這樣一位漂亮的老婆。馬新貽動心了,他的卑鄙無恥的人性漸漸顯露了,他表現出了少有的熱情,他總是安排曹二虎外出公幹,為了與二虎媳婦私通。馬新貽的反常表現引起了張文祥的注意,並暗中察覺這一切。二虎兄弟對他曾有救命之恩,他把他視為父親和大哥,張文祥勸二虎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和他一起遠走高飛,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二虎知道這個情況後,十分傷心,但他不願放棄眼前的一切,他天真的以為我,馬大哥不會虧待他,對於媳婦,他願意讓給馬新貽。馬新貽見自己的行徑敗漏,惱羞成怒,暗中起了殺機。表面上,他訓斥了曹二虎,說了一些漂亮的冠冕堂皇的話,說什麼朋友妻不可欺之類的話鼓勵曹二虎。暗地裡,他舉起了屠刀。二虎信以為真,告之文祥,文祥聽聞,勸二虎和他快快遠走他鄉。二虎不聽。馬新貽安排二虎去外地軍火庫送一批武器。二虎領命前去,他移交了武器,正等著領回覆命令的手續之際,一隊清兵出現,綁了他,宣讀了總督大人擒獲匪徒立即斬首的命令。二虎還沒搞清楚狀況,就已經身首分離了。張文祥暗中跟隨著曹二虎,見到這種突變,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仇恨,他埋葬了曹二虎,併發誓一定要馬新貽血債血償,此後他隱姓埋名,苦練本領,等待復仇的機會。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機會來了,於是就發生了教軍場刺殺馬新貽的一幕。張文祥最後被清政府處於凌遲之刑。

張文祥忠肝義膽,為兄復仇,不惜粉身碎骨,堪稱奇蹟。此案成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這個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為人津津樂道。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