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如果你對羅馬的詩歌、戲劇、著名篇章感興趣,並且不止於它們帶來的美的感受,還想要探究文化在構建政體中的作用,今天這本書也許適合你:


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經典與解釋”輯刊第54期

羅馬的建國敘述

婁林 主編

華夏出版社,2020


內容簡介


《羅馬的建國敘述》是“經典與解釋”輯刊第54期,主要關注史家和文人對羅馬建國這一歷史事件的不同敘述視角。羅馬作為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同時面臨巨大的希臘壓力。因此,羅馬有見識的思考者一直嘗試建立羅馬文明的自主性,這一點突出地呈現於對羅馬建國這一母題的不斷追溯和敘述中。


本輯的主題論文選擇了四篇相關文獻,分別關注史家李維的構造,探討維吉爾通過埃涅阿斯對羅馬特質的表達,研究西塞羅理解的羅馬政制,勾勒基督教思想世界對羅馬的塑造。


本輯刊的其他常設欄目也各具特色。


目錄


論題 羅馬的建國敘述


李維的羅馬建城敘述的基礎與思想觀念

邁爾斯 撰 楊志城 譯


《埃涅阿斯紀》與羅馬的建構

托爾 撰 楊美姣 譯


新典範:《論共和國》中西塞羅的羅馬政制

阿斯密斯 撰 汪雄 譯


擬人化的羅馬和典型化的羅馬

羅伯茨 撰 林振華 譯


古典作品研究

索福克勒斯的《埃勒克特拉》中有城邦嗎?

芬格拉斯 撰 梁雪珊 譯


思想史發微

迴歸古典政治哲學與理解美國建國

布魯爾 撰 楊志城 譯


舊文新刊

公羊稽疑

錢堃新 撰


評論

認識論的侵入與“道”“德”的失守

蔡新樂 撰


試讀章節


新典範:《論共和國》中西塞羅的羅馬政治


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本文從斯基皮奧(Scipio)在《論共和國》(傳統譯為《論共和國》,更準確的譯法是《論國家》)中提出的一個主張開始討論。斯基皮奧主張,羅馬的祖傳政制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政制”(optimum longe statum civitatis,《論共和國》1.34)。


在我的討論中,我將在廣義的“政治組織”或“統治形式”的意思中使用政制一詞。其拉丁術語是status civitatis[國家](《論共和國》1.33等)或rei publicae status[國家](《論共和國》1.42等),“國家的總體情態”,對應於希臘語[城邦政制]或[政治聯合]。所有翻譯皆為筆者本人所譯。


我的問題是:是什麼使它成為“到目前為止最好的?”繼珀律比俄斯(Polybius)之後,西塞羅也認為羅馬政制是混合政制。混合政制有三個組成部分:君主要素(由羅馬的執政官代表)、貴族要素(元老院)、平民要素(人民),這種由三類簡單政制組合而成的混合政制,要優於這三類政制。


然而,西塞羅不僅把作為最佳政制的混合制賦予羅馬人,他還認為羅馬政制優於其他混合政制,是唯一最佳的政制。斯基皮奧說,沒有任何政制可與祖傳的羅馬政制媲美(《論共和國》1.70)。珀律比俄斯堅持認為,就是否適合於帝國而言,羅馬政制優於呂庫古(Lycurgan)的混合政制。西塞羅沒有附加任何限定條件:祖傳羅馬政制優於任何其他政制。西塞羅的根據何在?西塞羅的立場與珀律比俄斯的立場有何不同?


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西塞羅


我覺得,其差異源自目標的不同。珀律比俄斯試圖解釋,為什麼羅馬人建立了一個世界帝國。珀律比俄斯把政制視為原因,也把政制視為一個非凡的平衡機制,它確保了內部穩定和外部成功。相反,西塞羅把羅馬

政制視為目的,過去幾代羅馬人經過艱苦努力才得以成就,並且仍舊是未來的樣板。然而,西塞羅帶著鄉愁回顧了過去的歲月,他也懷有實踐目標。通過提醒羅馬人所失去的,西塞羅告訴他們如何重新獲得。為此目標,他將羅馬帝國建立為一個典範(exemplum),包羅所有獻身國家的傳統典範(exempla)之人。為了國家而英勇犧牲自我,自古以來都被視為個人的典範(exempla)。西塞羅詳細說明了這些人的人生所奉獻的目標:一個因對全體人民福祉的共同追求而團結起來的國家。


為了塑造自己的典範,西塞羅吸納了珀律比俄斯的混合政制思想,但西塞羅因其不同的動機而強化了這一思想。在西塞羅看來,那些懷有獻身國家的理想併為此理想所激勵的統治者們,能奠基並強化羅馬政制。他們不想為自己或自己的利益集團謀權;相反,他們追求共同的善(common good)。整體平衡不僅僅是三個部分之間平均分配權力,更是共同承認每個部分都有權利與其他部分共享權力。每個部分都支持其他部分,不是以此作為自己成功的手段,而是因為對其他部分的權力擁有平等的權利。為了確保維持平衡,西塞羅恰當地設置了被稱為領袖(rector)或掌舵者(ubernator)的統治者,他們超越於個人利益或派系利益之上。誠然,這一安排是個崇高的理想,但西塞羅認為,強有力的政治行動可以使它在未來發揮作用,就像在過去起作用一樣。


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關於西塞羅借鑑珀律比俄斯的討論層出不窮。許多學者曾指出,在賦予羅馬政制以協作和正義品質方面,西塞羅與珀律比俄斯不同。也有學者指出,與珀律比俄斯不同,西塞羅有實踐意圖。我同意這些一般性的看法。另一方面,我相信二者的不同之處比已經揭示出來的要更加尖銳。


為了表明這些差異,首先我將簡要介紹珀律比俄斯對羅馬政制的分析。接下來,我將討論西塞羅在《論共和國》中對珀律比俄斯的回應,這將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西塞羅的目標,具體參考他撰寫《論共和國》的時間;第二部分將追溯他將祖傳羅馬政制建構為典範的步驟,這個典範遠遠超過所有其他政制;第三部分討論是什麼使得這個典範“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我將論證,西塞羅認為珀律比俄斯的分析是一個起點和挑戰。在構建一個與柏拉圖的理想國相媲美的典範的過程中,西塞羅遇到了挑戰。此政制典範有兩個關鍵特徵:基於公平承認其他人的權利的協作,以及睿智統治者的引導。在西塞羅的模板中,協作取代了競爭,正義取代了自私自利,此外,引導整體的是統治者的實踐智慧。


延伸閱讀

新書上市丨《羅馬的建國敘述》:如何講好羅馬故事?

羅馬的建國敘述

婁林 主編

平裝丨32開丨哲學

華夏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