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之謀始末:一場失敗的謀劃,拉開了漢武帝反攻匈奴的大幕!

公元前140年,一個將西漢王朝推上巔峰的皇帝登基了,這就是時年16歲的漢武帝。史書上評價漢武帝是一個不甘於現狀、喜歡獵奇且具有開拓精神的人。

少年時期的漢武帝不僅經歷了疼愛自己的姐姐遠嫁匈奴,還親眼見證了父皇面對匈奴使者羞辱時的無奈。因此,當他成為這個偌大帝國的掌舵者時,他最想做的事就是要改變現狀。


馬邑之謀始末:一場失敗的謀劃,拉開了漢武帝反攻匈奴的大幕!


此時,西漢王朝經歷了近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府庫殷實,政治穩固,天下穩定,具備了打大仗、打硬仗的實力與資本。

漢武帝建元三年,月氏被匈奴人打敗被迫西遷的消息傳至漢廷,漢武帝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個聯合月氏抗擊匈奴的好機會,張騫在這樣的背景下奉皇命持節出使西域,未曾想,張騫在進入匈奴地界時被抓獲,前後被扣押了十多年,當張騫逃出匈奴,並聯繫上月氏時,月氏人已經放棄了復仇。

馬邑之謀始末:一場失敗的謀劃,拉開了漢武帝反攻匈奴的大幕!


西行的使者遲遲未歸,漢武帝沒有耐心等下去了,他準備單方面對匈奴發起挑戰!

元光二年,漢之雁門郡馬邑人聶翁壹向漢武帝獻上一計,揚言可以一戰解決匈奴之患,他說“可以利用大量財貨引誘匈奴主力至馬邑,漢設伏兵以殲之”。漢武帝立刻同意了這個計劃,於是,一場針對匈奴的陰謀就此鋪開。

漢武帝一面令聶翁壹前往匈奴誘敵,另一方面派大將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等率三十萬大軍在馬邑周圍埋伏,只等匈奴主力一到,就可以圍而殲之;同時,為了以防萬一,又命令王恢、李息二將率精兵三萬出代郡,截斷匈奴後路。

馬邑之謀始末:一場失敗的謀劃,拉開了漢武帝反攻匈奴的大幕!


一切準備就緒,聶翁壹假意投靠匈奴,為表忠心,他向軍臣單于說可以作為內應,打開馬邑城門,將城內的牲畜財物和漢朝平民全部貢獻給匈奴。為此,軍臣單于親率十萬大軍入塞,直奔馬邑。

在距馬邑百里時,有謀臣向軍臣單于進言,稱:一路奔襲而來,卻不見漢人畜牧者,恐有詐。不久後,匈奴人抓獲了一名漢朝尉史,為求保命,這個人將漢軍的計劃和盤托出,軍臣單于立刻引兵撤退。當漢軍警覺時,匈奴人已經安然出塞了。

史書上稱這場失敗的謀劃為“馬邑之謀”。


馬邑之謀始末:一場失敗的謀劃,拉開了漢武帝反攻匈奴的大幕!


馬邑事件後,匈奴人大為光火。長期以來,匈奴人憑藉著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始終主導著與南方漢朝的關係的發展,經常是予取予奪,早就習慣了這種“以我為主”的遊戲。於是,在漢朝單方面的發起挑戰後,匈奴人開始瘋狂報復,《史記》記載說“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邊,不可勝數”。

面對匈奴人的瘋狂報復,漢武帝沒有立即展開大戰,他一面命令邊防軍隊積極防禦、不許出擊,另一方面遣人暗中探尋匈奴底細,同時加大國內物資調配,為展開更大規模的戰爭做準備。

自此,漢朝展開了長達四十餘年的針對匈奴的浩大戰爭攻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