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周曉冰

當代藝術家,跨界藝術踐行者

中國西部陶藝文化推廣人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輝煌的冬季序曲》 60cmx140cm 2013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油畫《黃昏獨影》 60x90cm 2014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高溫色釉瓷板畫 《青春遺夢》45x90cm 2017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色釉瓷板畫《一支白帆》 40x50cm 2019

【藝why · 藝術對談】

1

靜芳:周老師好!感謝您參與“疫外線上展”。這次疫情,對您有影響嗎?影響最大的是哪方面?這種影響未來還會持續嗎?

周曉冰:這次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的影響是出乎意料的,確實是一場巨大的天災人禍,也讓我們看到了大家積極樂觀的抗爭精神。我沒有出門,通過電視瞭解到政府採取的各種措施是英明的,我也很感動。當然,給我的影響是沒法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想要創作的作品。但是,我有了再次靜心思考“藝術與哲學,技術與材料,傳統與現代”相互關係的機會,重要的是開始調整思路,重新制定“藝術資源必須與現實生活接軌”的計劃……對於我未來要走的路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丹麥小鎮》 70X70cm 2012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東方時空-交響曲》 60x60cm 2013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賦格曲-音波》76x80cm 2013

2

靜芳:瞭解周老師的人都知道周老師有很多精彩的彩墨作品,而且很多作品都能感受到如音樂的節奏感,想請您談談創作這些作品的感受。

周曉冰:彩墨畫是我們民族最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它不僅有著深厚的傳統,還有著無限發展的可能性。通過六年前我為上海交響樂團創作一批《東方音詩》組畫的體會,在我看來,用綜合材料在宣紙上做嘗試,技術方法與布面油畫沒多大的區別。為某一個音樂主題創作“瞬間流動”的固定畫面,它玄妙無形、純粹是一種感受音樂後的氣韻動機。千線萬面、相生相融,無非是在表現音樂“空間”中的一個主觀意境。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藍色隨想曲》 68x68cm 2013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幻想曲-離別》 60x110cm 2012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跳動的笛音》 70X140cm 2012

3

靜芳:周老師多年來的創作,藝術形式多樣,不但有彩墨,還有油畫、瓷板畫、雕塑、陶藝等,各種形式之間互相滋養融合,這一方面也想請周老師給我們啟發啟發。

周曉冰:藝術思想在於探索人物內心世界的價值觀,我在走跨界融合的同時也在完善過去十幾年對油畫材料、表現技法的體驗過程。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固定一個自己的語言,更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獨有的“符號”,我喜歡錶現主義的語言,討厭那些依靠永久的符號來證明自己的畫家。因為,人類生存的樂趣主要源於對思想意義的撲捉與放棄。以此,各種繪畫語言才形成了文化的所有層面。“淡化”藝術門類之間界限的美學觀念,才得以各種藝術的文化內涵和自由的材料運用,未來“綜合運用”將成為主流語言方式。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色釉瓷板畫《荷塘》 60x69cm 2012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色釉瓷板《江南古鎮幻影》 2019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色釉瓷板《炎熱的夏季》 2019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色釉瓷板《雨過天晴》 2019

4

靜芳:周老師認為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周曉冰:藝術是靈魂的一個最好的載體,所以說藝術家是幸運的,當然這僅僅是對真正的藝術家而言。藝術的東西包含了哲學,去掉哲學講藝術的方法,只能是埋頭苦幹的匠人。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油畫《蒼天》 80x96cm 1991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油畫《深秋荷語》45x90cm 2015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油畫《荷韻交響曲》90x100cm 2001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油畫《仲夏月色》75x100cm 2015

5

靜芳:您認為當代藝術家最重要的精神品質應該是什麼?

周曉冰:一切偉大的藝術家(無論是作曲家、文學家還是畫家)必然具有獨特的個性與普通的人間性。我們只有能夠發掘自己心中的人間性,就能夠找到(普通人)與藝術家溝通的橋樑。

藝術是需要基本功的(尤其是現代陶藝家),但再好的基本功也成就不了偉大的藝術,在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之上還有另外一種東西,那就是人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六月的童年-幻想曲》 2012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彩墨《記憶拉赫瑪尼諾夫降A大調交響曲》 80x95cm 2012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彩墨《夜總會幻影》 89x80cm 2012

6

靜芳:您怎麼看待當代性這個問題?

周曉冰:那些所謂傳統的“主流文化”有些過時了。我反感自娛自樂的脫離塵世的東西,還是希望把藝術價值觀念落地在社會生活中,尤其是對於我們正在培養的年輕學生們。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色釉瓷板《一條小魚》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 《池塘邊戲水的兩個少女》 2018

7

靜芳:您覺得當代水墨最重要的突破應該是哪個方面?

周曉冰:我覺得需要突破的是如何傳遞自己民族的文化內涵,形式與材料的創新尤為重要。中國水墨畫的文化精神底蘊,以及傳統技法與當代水墨畫是有一定的區別,關鍵是審美觀念的認定,把握好了,同樣有殊途同歸的意義。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湧動的土地》 56x112cm 2013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魔幻》 65x82cm 2012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遠方無常》75x136cm 2014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彩墨 《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 周曉冰 周海黎(合作) 2020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紙本設色 《世外桃園戲雙魚》 2018

8

靜芳:您怎麼看待傳統的主流文化?您覺得傳統的繪畫語言、技法在我們的今天還有存在的意義嗎?在當下藝術創新最內核的東西應該是什麼?

周曉冰:我個人的觀點是:書法,中國畫,中國戲曲,中國陶瓷是獨一無二的中國主流文化。如果不是“依樣畫葫蘆”,抄襲、挪用古人的經典語言,技法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藝術創新的宗旨就是開闢一種內心感受的思想,激活出自己的表現方式,傳遞人類共同享受的真實情感。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水彩速寫《森林公園裡的孩子們》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水彩速寫《我在這裡等著你…》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水彩速寫《清真寺裡的信徒》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水彩速寫《沙漠之旅》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水彩速寫《撒哈拉沙漠裡的駱駝》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水彩速寫《高雄海港》2019

9

靜芳:您怎麼看待西方對東方的影響?

周曉冰:不同文化之間不僅應該是尋求相互溝通的可能性,而且應該保持自己對藝術的闡述能力和判斷標準。西方的約定俗成的觀念對東方藝術有一定的限制。上個世紀的中國畫家林風眠、常玉的藝術成就有著時代的意義,他們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不容抹煞。他們的作品就是把握了東方詩意的美學觀念,東方意味濃郁。塞尚和莫奈的作品有東方和西方融匯的特點,其大量作品都吸取了東方寫意的構成方式。經典的作品,畫面構成是強調內在的力量和思想寓意,如同陰陽組合,這可能是中國文化的美學觀念。我認為東西方文化影響是相互的……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陶藝《遠山的腳印》 2018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陶藝《西部人系列》(高度52cm) 2014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陶藝《戴帽子的老人》 6x28cm 2014

【藝why線上展】周曉冰:跨界藝術踐行者

《牧歌》陶藝 (高度56cm) 2012

藝術簡歷:

■ 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中國西部陶藝文化中心主任

1- 6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策展人

■《西部陶藝》雜誌主編

■ 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創作歷程:

2019年12月,部分系列藝術作品參加澳門國際非遺藝術博覽會專題展覽。(澳門)

2019年8月,陶藝作品《西部人系列》參加“亞泰.蓮花山杯”國際陶藝大賽獲優秀獎。(長春)

2018年5月,赴非洲考察旅行系列寫生作品《走進贊比亞》,部分水彩畫作品由加拿大溫哥華大信藝術館收藏。

2017年,瓷板畫《田園之春》《涅槃之光》《冰河》和《黃昏印象》被中豪國際拍賣公司成果拍出。

2017年,現代彩繪瓷瓶《思想在飛行中》入選法國國際藝術創新雙年展,巴黎大皇宮。(巴黎)

2016年,瓷板畫作品《荷韻系列》參加澳門國際非遺藝術博覽會,部分作品被收藏。(澳門)

2015年,現代陶藝作品入選法國國際手工藝創新設計展覽,作品《地平線》被巴黎大皇宮收藏。(巴黎)

2014年,《新絲綢之路——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展覽》陶藝作品《四季之風》被希臘亞洲藝術博物館選為永久館藏精品,受到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的接見。(希臘)

2014年,周曉冰當代彩墨畫作品《東方音詩》系列一組被上海交響樂團永久收藏。(上海)

2013年,上海電視臺拍攝專題片《畫家周曉冰》,中央電視臺十頻道拍攝《神秘的邛窯》專題採訪《周曉冰關於西部陶藝的未來設想》。

2012年,隨中國陶藝家代表團訪問美國各大藝術學院。(部分作品被美國陶藝教育協會收藏)

2008年,油畫作品《戰地媽媽》人選文化部“大愛無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北京)

2006年,隨中國陶藝家代表團參加在拉托維亞舉辦的“IAC國際陶藝年會”,並訪問歐洲七國,進行學術交流。

2005年,陶藝作品《跳拱的村童》入選全國體育美展。(北京)

2004年,隨中國藝術家代表團赴韓國參加“IAC國際陶藝學術年會”。

2004年 陶藝《康巴人系列》三件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上海)

1985年,油畫作品《遠航》入選第一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北京)

1989年,油畫作品《孤獨的草原》入選中國中青年畫家作品展。(北京)

1970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幹部進修班。(北京)

出版著作:

2018年,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周曉冰作品集》

2015年,出版《色釉墨痕——周曉冰藝術》

2011年,出版《周曉冰——西部陶語個人作品集》

2008年,出版《周曉冰當代藝術作品》

2005年,出版《周曉冰油畫作品集》

2003年,出版《周曉冰現代陶藝作品集》

個人作品展覽:

2016年,《周曉冰藝術現象》個人展覽在上海“陶苑藝術館”舉辦為時一週

2015年,《色釉墨痕周曉冰個人藝術展覽——南京篇》(南京)

2015年,《色釉墨痕周曉冰臨沂篇章個人展覽》》 (山東臨沂市)

2012年,《時空流韻周曉冰個人藝術展覽》(上海)

2005年10月,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舉辦《中國著名油畫家周曉冰個人展》(北京)

2017年12月,《周曉冰色釉系列作品個人展覽》(天津)

作品收藏:

2015年,彩墨畫作品《漢字的節奏》,陶藝作品《白色花卉》由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收藏

2015年,部分油畫、現代彩墨畫和陶瓷繪畫作品由山東臨沂廳堂藝術館永久收藏

2014年,彩墨畫《色釉夢想曲》和《西部人》陶藝系列作品由禹州均官窯址博物館收藏

2014年,部分彩墨畫、現代陶藝及瓷板彩繪作品由華裔藝術投資人吳焰女士收藏

2014年,陶藝作品《四季之風》由希臘東方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4年,現代彩墨畫作品《東方音詩》一組(12副)由上海交響樂團永久收藏

2013年,陶藝作品《小偶人》由瑞典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3年,陶藝作品《地平線》由法國大皇宮美術館收藏

2013年,現代彩墨《都市小景》由中國艾青紀念館收藏

2012年,陶藝作品《吟誦傭》由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博覽園永久收藏

2011年,陶藝作品《淨水罐》由德化陶瓷博物館收藏

2009年,油畫作品《遠方的家園》由當代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先生收藏

2009年,陶藝作品《牧歌》由法國中華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8年,陶藝作品《唱歌的西部人》由上海多倫美術館收藏

2006年,油畫作品《風雪貢嘎山》由臺灣著名收藏家林明哲先生收藏

2005年,陶藝作品《戲劇人物》由上海世博村洲際酒店永久收藏

2005年,油畫作品《秋天的荷花》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收藏

2003年,陶藝作品《魚燈》由佛山國際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2年,陶藝作品《西部人》由四川美術館永久收藏

1991年,油畫作品《故鄉的土地》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文中所涉及的藝術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周曉冰老師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做他用;本文版權歸“藝why”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藝why”)


【藝why線上展】

參展藝術家:

王蔚、朱泓彥、戰興隆、辛長龍、朱泓霖、王劭兮、尚觀、程一鳴、林智勇、鄭曉輝、陳蘇翔、張容、劉雷、賴元順、韓俊洋、欒新玉、高彥、姚惠芬、劉鍾萍、唐小格、張徵、楊研、慶慶、張佰海、李偉雄、凌銀漢、李又白、柴之清、柴敬、藍充、張恿、肖夢涯、曾澤元、孤玄、李如海、鄭印、劉浩然、周曉冰、費博、陳路茵、聞俊、馬顏群(排名不分先後,名單不斷增加中…)

藝術對談者:

朱泓彥、程一鳴、戰興隆、林智勇、王宗英、張徵、賴靜芳、李沁珂(排名不分先後,名單不斷增加中…)

聯合發起人:

戰興隆、賴靜芳、程一鳴、王宗英、林智勇、張徵

策展人:

賴靜芳、程一鳴、王宗英

微信公眾號:藝why、四時榮落、程一鳴(名單不斷增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