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積極推廣應用“洛康碼” 密集出臺助企紓困政策

“您好,請出示‘洛康碼’。”如今,在洛陽的社區、企業、車站、商超及辦公場所等公共區域,“亮碼+測體溫”已成疫情防控的標配。居民打開手機,輕觸屏幕,一張綠色“健康碼”即映入眼簾,不到半分鐘即可驗碼通行。小小的“洛康碼”在助力疫情精準防控、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3月初,我市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啟用“洛康碼”。截至3月25日,我市“洛康碼”註冊人數為623萬餘名,基本覆蓋全市15歲至65歲人群。

  “洛康碼”是基於大數據技術,以個人健康為基礎、居民自主申報、大數據比對核驗生成的個人健康信息電子憑證,具有一次登記、全市通用、多場景應用的特點,可明顯縮短企業原材料採購和產品外運週期,為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提供堅強保障。此舉既落實精準防控要求,大幅減少了防疫成本,又最大限度方便了群眾,在全省起到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目前,我市抓緊生產推廣終端設備,提升無接觸驗證服務,並加大“洛康碼”在高鐵站、飛機場等場所的應用力度,確保來洛人員第一時間將信息輸入系統,推動“洛康碼”與省內外其他城市的互聯共享。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還將拓展提升“洛康碼”的功能,推動“一碼共享”,實現由一次性使用向常態化使用轉變、由“管一時”向“管長遠”轉變,打造洛陽百姓的“數字化健康衛士”,不斷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餐飲業受到一定衝擊。新安縣“90後”創業者張晗此前一直為此犯愁,直到前兩天接到銀行的通知,對其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20日的貸款利息予以全免。“這項政策來得太及時了!我們即將恢復營業,鉚足幹勁,為大家提供優質服務,把前期的損失補回來。”張晗說。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為最大限度減小疫情的影響,我市堅持讓紓困政策跑在受困企業前面,接連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條、服務業產業13條、文旅產業16條、金融惠企23條、科技型企業17條、防範和化解建築業和房地產市場風險15條等一攬子政策,努力打好幫扶企業“組合拳”,累計為3000餘家企業提供融資支持204億元,讓企業得到了實惠,增強了信心。同時,我市堅持“一企一策、一企一員”,聚焦產供銷銜接不足、人財物流動不暢等問題靶向發力、破解瓶頸。

  經過艱苦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全市上下正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主動作為有序有力有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截至目前,全市重點民生物資保障和醫療物資生產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本地配套企業、涉軍涉外企業均已實現應復盡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員返崗率、達產率均居全省前列。

(洛陽日報 記者 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