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棚改結束房價會降嗎?

用戶8392253730874


棚改是如何引起很多城市房價暴漲的?這點需要大家知道

第一、棚改無疑要涉及到拆遷安置,住房需求被釋放是必然。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年全國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26萬套,基本建成511萬套;按照安置一套解決3個人的住房需求來看,也就是說僅僅2018年建設的棚改住房就涉及到了1800多萬人的居住問題。如果算上過去幾年的棚改力度,可以說僅僅從2016年到現在棚改涉及到的人口數量就達到了5400萬左右。佔據我國總人口的38%左右,這樣海量的住房需求被集中釋放是肯定的。

第二、相比於棚改的拆遷安置來說,貨幣安置最終提供了海量的購買力。從2016年開始到2018年下半年,大多數城市的棚改貨幣安置比例超過了50%,也就是說過去3年具備房屋購買力的人口數量至少有2700萬,這些被人們冠以“拆二代”“棚二代”的城市居民,無疑迎來了自己的最富有的時代。

第三、棚改或者城中村拆遷帶來的住房需求是短暫的不可持續的,這點大家要明白。這就好比揠苗助長的道理一樣,本身城市住房的購房需求都是根據人口增長和城市人口流入數量來進行自然形成的。但是被地方以GDP名義開始的棚改和城中村拆遷安置,無疑成為了犧牲品,不難看出過去兩年GDP增長最高的地區無疑都是棚改進行力度最大的地區。但是隨著棚改被變相叫停,無疑很多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已經出現了疲軟的態勢,二手房持續下跌已經是事實。

棚改結束後,二手房價格下跌或是必然,新建房很難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很多朋友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棚改結束後會影響二手房的價格,不是新建房?簡單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觀察。

第一、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後的房屋投入市場後,二手房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更加嚴重。這點已經在部分二線城市身上體現的很明顯了,大多經歷2-3年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後,大量安置房開始入市,房屋供應量多是事實。尤其是部分城市允許安置房入市進行交易後,這些城市的二手房無疑發生價格戰。因為對於很多拆遷戶來說手裡房屋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而且最可怕的是,到時候很多拆遷戶會發現房租的價格也會一直在降,因為出租房屋的也越來越多了。

第二、相比於二手房來說,新建商品房的投資價值更大。這點相信很多購房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會喜歡投資新建商品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新建商品房還有更高價值溢價。隨著周邊交通、醫療、教育等資源的完善,未來的升值空間更可期。這也就基本決定了,購買二手房的大多數都是剛需一族或者改善房者,這兩樣人群的購買力真的是有限的。

第三、只要房地產業還是作為國民支柱產業一天,那麼新建房價想要出現大跌幾乎不可能。除去通貨膨脹和人工、建築材料等成本的上升外,要知道房地產業基本承擔了我國新增貨幣發行的絕大部分。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還是需要依靠投資驅動的,每年海量的貨幣新增未來避免大量的通貨膨脹,流入房地產和股市是最好的選擇,而房地產無疑是最佳選擇。如果說出現大面積房價下跌的話,相信類似於棚改的政策還會繼續出臺。

綜上,如果說2020年棚改結束的話,二手房價格出現回落或是必然,但是新建商品房因為其特殊使命還是會保持價格穩定或者上漲的。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談房產壹貳叄


我說點實際的。

 

棚改項目的真正意義在於,它給了三四五線城市的小市民們一個體驗“有錢人煩惱”的機會。

 

曾幾何時,小市民就是小市民,他們也許一輩子都攢不起一百萬的存款來。但是財大氣粗的拆遷組一賠就是五六百萬。貨幣化安置真的比觀世音菩薩還要會送錢,瞬間一大票靠著違章搭建發家致富的拆二代就出現了。

 

在經歷過酒池肉林的狂歡後,他們發現這筆鉅款壓根用不出去,於是留著殺馬特髮型的他們第一次考慮起了過去只有萬惡的資本家才能考慮起來的問題:怎樣才能使錢自己生錢?

 

苦於學識和見識有限,很少拆二代能像真正萬惡的資本家一樣去做信託、搞創BP去騙更多的錢。

 

既然是靠拆遷賺的錢,那我繼續買、繼續拆不就行了?

 

房子是越買越多,需求是越買越旺,三四五線房價直追北上廣深。直到今天,全面暫停貨幣化安置。

 

你去轉轉,還有幾個小鎮青年繼續買房?還有幾個三線城市的房價一路上漲?

 

房價迴歸理性的結果就是,一二線城市按照快節奏的發展而繼續水漲船高;有泡沫的三四五線城市房價泡沫被挨個戳破。

 

當你看著三四線小開發商一天到晚嚷嚷著“跟著一二線城市喝湯”的時候,你應該直接告訴他,他喝的是這個城市未來三代的血。


環球老虎財經


棚改,實際上就是棚戶區改造,是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


通過棚改,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建設用地、稅費和信貸優惠政策等等。但是棚改的基本原則還是“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除了優惠政策以外,還允許建設一定比例的商業服務設施和商品住房,讓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企業參與。

原先2018~2020年棚改計劃是1500萬戶,2018年完成了626萬戶,2019年的計劃只有285萬戶,大大縮減。

棚改,首先要將房子回收以後才能夠建設。這樣自然會導致人們住房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在長達二三年的過渡期內,使用拆遷補償,早就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房子。等開發商建好以後,人們就不需要住房了。如果住房再沒有投資價值,已經透支的購買力沒有新的支持,就會導致庫存高壓的現象,陷入再次去庫存的尷尬境地。

國家已經多次明確要貫徹“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未來任何刺激房地產泡沫的手段都會謹慎使用。所以,2020年棚改結束以後,很難再會出現大規模的棚改了。接替棚改項目的是投資高達4萬億的老舊小區改造。筆者的小區,都是通過老舊小區改造變得更宜居了,各種設施外牆都進行了重新優化,包括內部公共設施的線纜、牆壁都進行了重新裝修粉刷。

未來的房地產調控手段,只會更加精細化。但是至於未來房價降不降,真的很難說。一方面,我們國家仍然在推動快速城鎮化,2018年城鎮新增人口1700萬,鄉村常住人口只剩下了5.64億人;另一方面,大家的收入仍在快速增長,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6%~8%的速度增長。所以,對於大家來說,未來房子降不降真的不是多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需要房子,那麼該買還是要買,只是要儘量避免將房地產作為投資手段那就對了。


暖心人社


樓主,棚改結束後房價非但不降反而會漲!

詳解棚改的概念:棚改全稱是“棚戶區改造”

是地方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2009年起,棚改對象主要集中在煤炭採空區、林場、農墾及棚戶。

2012年前,棚改的模式是拆房還房。2012年後棚改貨幣化安置,就是拆一套房子直接發錢給拆遷戶讓拆遷戶自己去挑選合適的商品房。

拆遷戶為什麼非常有錢,原因就是鉅額拆遷補償款到手後接受引導去購房~

棚改是如何刺激房價的呢?

去庫存帶動房價上漲

拆遷戶購買新房方式,即可以迅速去庫存還可以扭轉市場供需關係,市場中房子很快被去化,開發商又不是傻子,當然會漲價嘍,如此一來房價受去庫存帶動不斷攀升。

2020年棚改結束後房價不可能下降

1.棚改政策或許會變,但不可能停止棚改

2.即使剛需枯竭,剛改、改善、終極置業等其它置業需求仍然會接過房價上漲的接力棒繼續勇攀高峰


熾焱爍蒼穹


會降,不過要分地方

過去房價上漲的原因

過去十年間,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不是政策,不是土地,不是開發商,是貨幣,貨幣的超發,而房地產扮演了吸納超發貨幣的角色,從而造成了房價的快速上漲。

貨幣投放向房地產市場主要依賴於兩個途徑:1、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2、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尤其依賴棚戶區改造所投放的資金。

棚改結束後房價怎麼走

2019年,棚戶區改造已經到了尾聲,棚戶區改造整體的規模比之前幾年下降了一半,尤其是經濟約不發達的地方降低越多,例如:甘肅的2019年棚戶區改造規模只有2018年的三分之一。而到了2020年,國家的棚戶區改造會更少,會以舊房改造替代拆遷,不拆房子,不給補償,這一下子就斬斷了棚戶區改造的貨幣投放。

沒有了貨幣的支撐,而且從政策上看國家也不願意讓房價上漲了,那麼未來房價的走勢只能卻決於一點,救市人口。

綜上所述:未來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房價依然會緩慢上漲;而人口淨流出的城市,由於失去了所有支撐房價上漲的因素,房價只能下跌(之前本就沒有漲多少的也不會跌)。


經濟觀察哨


不知道從哪裡知道的棚改要結束?

現在的棚改已經異化為整村拆除,真正的棚戶區根本連百分之一都沒有拆。拿太原市來說許多郊區的,縣城的農家二層小樓新新的都拆掉了,蓋高層。而好多破產企業50,60年代蓋的老房子還在住人,下雨漏水,颳風漏風,沒有人管。地段好的已經進行過改造,但僅限於本企業職工,不能隨便交易。地段不好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搭上城建快車的,街道兩邊的老房子拆了好多值得肯定,背街小巷的,空下了。

。。從政府部門的角度來說,不會任由這種影響形象的老舊小區再存在幾十年,房子塌了那可是要出事的。要相信政府相信黨。

。。從房老闆的角度來說,郊區的耕地佔完了以後,必然會回過頭來改造老城區。郊區農村劃定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每戶幾百萬上千萬的補償。城市棚戶區那點平米數出不了多少錢。傻子也會算賬。等到動不動千畝大盤,萬畝項目的完結,要麼改老城,要麼離開。要想找這麼個投資熱土,不是容易的。還需要等,畢竟要靠政府部門下計劃。這些地塊一定是要等到升值空間大的時候才賣的。

。。所以說房價不會因為棚改降溫而下降。降的多了政府要干預的。有些地方堅持不下去降了一點,不是被約談了嗎?而且隨著城漂們有了錢之後要買房子,城市新一代剛需,外地富人養老養生,也要買房,房地產供不應求局面不會短時期改變。永遠有買房子的需求,就不會有降價。即使是降了一點兒,也會從其他項目上補充上的。


穿了馬甲的春


這個現在還真不好判斷。2016年左右三四線城市以貨幣補償為主的棚改政策,是這一輪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核心原因之一。在2015年以來這一輪的牛市當中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棚改政策。第二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大漲帶來的溢出效應。第三是之前多年房地產的調控帶來的需求的壓抑被釋放。

1、棚改政策促進了三四項城市房價的上漲。

棚改政策確實對於城市的翻新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呢,也對於居民的居住環境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但是他同時也帶來非常負面的效益,那就是棚改之後把原來的居住的房子都拆了,而同時給這些拆遷的居民以貨幣補償。一邊是自己需要新房子去住,一邊是手裡拿著鉅額的貨幣資金的補償。那麼這些居民自然會去購買新房。所以棚改政策是創造了大量的新房的需求。但是新房的建設在短期之內是無法跟上的。所以這在短期之內是造成了一個供不應求的現象。所以棚改政策成為了推動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2、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溢出效應。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一線城市的房價走向一直是全國城市的標杆。2015年到2016年一線城市的房價率先上漲,超過50%。而一線城市的房價本來就比較高,經過這一輪上漲時候更是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一線城市房價的上漲自然就相對而言,導致三四線城市房價的不高。那些在一線城市無法購買房子的居民自然會選擇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去進行購置房屋。

所以一線城市房價的上漲,它所產生的益處效應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3、被壓抑多年的居住需求在短時間之內釋放

房地產市場之前多年也是被調控的。這個事情得追溯到2008年。08年金融危機造成整個經濟的下行以及全國房價的大幅下跌。隨後在10月份推出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下行的經濟被瞬間拉起,同時全國下行的房價也開始回升。在2009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房價也出現了爆發式的上漲。所以2010年就出現了國10條這樣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這個調控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這個事情也導致了後面2014年和2015年全國房地產庫存高企的現象。一邊是房地產庫存的高企,但是一邊是被壓抑多年的居住需求。

2015年以去庫存為目標的房地產政策開始大福鬆綁,首付比例調低,首付比例普遍調到20%,在深圳這樣的城市甚至還出現了首付貸:房貸利率調低,2016年底的時候,全國首套房房貸平均利率只有4.45%,相當於在基準利率基礎之上打9折,在當時買房的人應該算是非常幸運。購房資格降低。

所以被壓抑多年的居住需求在短時間之內就被釋放了。以上三個原因就構成了2015年以來這一波樓市牛市的三個推動力。

棚改現在在減弱,而且也是以實物補償為主。這幾年房地產的牛市也釋放了此前多年積累的需求。第3個關於一線城市未來的房價,如果一線城市在未來真的是通過增大土地的供應去承載和吸納更多的人口流入。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其實對於三四線城市是一個很大的影響。而且是負面影響。


壹號股權


不會。

房價降不降取決於整個市場的供需情況,如果供大於需,則房價會降,如需大於供,則房價必漲。

2020年棚改結束後,房價會不會降價。棚改對房價的影響從2017年去庫存時可以感受出來,當時,大力投入了棚改項目,大量的棚改資金流入到棚改戶手中,棚改戶將這些錢馬上又變成了房產,所以,2017-2018年房價猛漲,很多人心有餘悸。但現在的棚改完後,又擔心房價降,因為沒有這麼多人去買房,供求關係變化了。其實這是杞人憂天,棚改資金入市僅僅只是房價漲的部份因素,房價漲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城鎮化對房產的要求,有大量的需方市場。為什麼2015-2016年房價漲幅小,甚至停滯不前呢???觀望!當時,都看見房價不動,買漲不習跌的心理,促使人們持幣觀望。

只要中國城鎮化沒有結束,房價就不會跌。


純叔無聊


我老說價格要回到從前的從前的從前的從前(4個從前),第一從前就是 棚改貨幣化之前。

首先,要理解棚改是什麼?為什麼要推出?

它對市場起了什麼?

第一個,棚改貨幣化基本概念。

棚改貨幣化,簡單理解,就是 有關部門把 棚戶區的房子(窮人住的)拆了,同時給你一大把錢💰(這錢是從央行借的,要還的!)。

第二個,為什麼要推出棚改貨幣化?

2015年,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原本試圖通過股市向市場輸入流動性,促進經濟發展的戰略意圖。暫時走不了。

第三,這一舉措對房地產的影響。

首先我們要明白 價格的原理。也就是價格是怎麼來的。

第四,棚改項目建成,上市後。房地產市場的表現。

這裡面有2個問題

供應端,房子供應量比以前大了。

資金盤,棚改貨幣化的錢得還給央行。資金少了。

這時候,房價能如何?





洪哥侃管理


中國地方太大了,每個地方不一樣,不能統一的問漲跌。

總體來說,應該分段。

第一段: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的房價,因為土地稀缺和公共資源集中,周邊縣市的人員流動,跌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是漲一段時間,政策調控一下,橫盤,過幾年再來漲一波,橫盤。買房者要長期關注市場行情,選擇相對方便的地方,地鐵站、學校附近的房子保值較好,且好出手。

第二段:長三角、珠三角的三四線城市,省內經濟發達的強縣市,房價跌的可能性也不大,經濟發達,能夠支撐房價。

第三段:偏遠地方、不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如果房價很高的話,隨著棚改結束房價有可能下跌,但也是從八千跌到七千這樣的,不可能跌到三千吧。在這些地方買房記住買靠當地最好學校或者交通中心的附近,保值且好出手。

現在買房,是希望生活過得更好。如果想從房子上掙很多錢,記住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