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疫情過後,A股要靠自己,消費將替代科技成為領頭羊!

最近,指數層面終於改變了5日線以下連續下跌的日子。指數層面甚至略有反彈,無論反彈力度多大,“政策底”是有了。

股民們都知道“反彈不是底,是底不反彈”。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最近大佬陳光明放話,“我們這時候應該樂觀一點”。


風向變了!疫情過後,A股要靠自己,消費將替代科技成為領頭羊!

有網友說,大佬也是屁股決定腦袋,不然大家都沒飯吃。這話沒錯,但大佬不會輕易放話,因為名聲越大,越是愛惜羽毛。

賺了指數不賺錢

相信很多左側交易的朋友,前幾天應該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但一看賬戶,發現收益並沒有跑贏上證,真的是賺了指數不賺錢。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股民手裡主要還是科技、券商等高彈性品種。這些品種,近期下跌幅度大,有下跌必有反抽,但上方套牢盤多,並不是反彈的好品種。彈性大的品種,更適合右側交易。

反倒大消費領域突然活躍起來了,成了市場的領頭羊。為什麼呢?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簡單梳理:

第一,政策預期。

昨天市場的反彈最多的是新能源汽車。這主要是由於政策層面的放鬆。3月24日上午,商務部網站發了一篇《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的消息。引得汽車板塊瘋漲,連大盤股上汽集團都兩天連漲超15個百分點。

風向變了!疫情過後,A股要靠自己,消費將替代科技成為領頭羊!

後來又刪除了,說正在論證。從股民的視角來看,是不是在論證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這回事。既然商務部說有這事,各地也就有相應的政策。之前的購置稅、補貼,現在也都充滿了想象力。

在房地產不能動的情況下,動汽車也在情理之中。

更多的政策預期其實也在路上。包括未來將要開的大會。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盤沒有放量的情況下。電子消費板塊率先放量。

第二,消費邏輯。

目前,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但二季度經濟數據、以及外貿的萎縮,都幾成定局。這時候,只能靠自己。

最近,江蘇南京、山東濟南、浙江寧波等地向市民發放消費券,促進消費。


風向變了!疫情過後,A股要靠自己,消費將替代科技成為領頭羊!

美國、加拿大等國是每人直接發錢,但100萬收入以上的群體沒有。在中國,就有意思了,按報稅單當然拉不出來所有年入百萬的群體,而且年入百萬的群體憑什麼就不能有補貼呢?於是就有了搖號,幾乎和過年搶紅包一樣,成了運氣!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這幾個地區的帶頭,未來在兩會上,是否會有更大的消費刺激。這些引人遐想的預期,才能真正帶動股價。

第三,資金的邏輯。

喜歡買消費股的,當然是機構資金。機構盤子大,哪怕是護盤也有作為。但股價起來之後,也保不住會有其他資金的跟隨。

為了保證自己賺了指數還賺錢,至少跑贏滬深300,投資者可能要消費行業有所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