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體,那些60後甚至50後們的有興趣和喜歡

大咖為什麼稱之為大咖,很多時候真的不服不行,就像武功修為高的人一樣,一出手就知道有兩下子,俗稱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自媒體大咖一開口就能說出問題的關鍵,道理淺顯易懂卻又直指人心。

這是我昨天看了某大咖的視頻後的一點兒感受。至於這位大咖是誰,咱們今天暫且不提,只就他發現的問題,咱們也討論討論。

此兄言他發現了一個現像:很多60後70後的人,甚至是50後的人,也就是一些四十多、五十多亦或六十多歲的中老年人,所做的自媒體要比二三十歲的年青人還要強,甚至強很多。

因為大咖本人,分別在百度百家號和頭條號的年末頒獎大會上,都遇見了這些人。尤其看到了一些年過六十的叔叔阿姨輩的人們,在自媒體上,還都有不錯的驕人成績。

這位仁兄出於敬佩和好奇的心理,乾脆就地直接“採訪”了老幾位。客氣地問道:做為爺爺奶奶輩的人,在都有較高退休金的情況下,你們本應該是都待在家裡,孫輩繞膝靜享天倫之樂的,但是對於辛苦出來做自媒體,你們是怎麼想的?

但這些50後和60後前輩們的回答是:“是的,我們並不缺錢,但是我們也

不僅僅滿足於領著退休金後,生活就是日常的看看孩子和跳跳廣場舞。我們也對生活有過感悟和領悟,不吐不快;同時也對學習一些和接觸一些新鮮感興趣的東西很著迷,想在有生之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就這麼簡單,沒什麼其它想法。至於說是為了純想掙錢貼補家用,這樣的說法基本不存在,我們的養老金足夠用了。”

這些樸實的話語應該說道出了這些老前輩們的心聲。大咖說:“沒錯,自媒體做好了是都能賺到錢,但這些五十多甚至六十多歲的人們,他們不單單為了錢,更主要是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意義,這麼說絕不是雞湯。”

相比於一些80後90後年輕人根本靜不下心來做自媒體的現狀,這些叔叔阿姨著實是給他們上了一課。這體現了一個道理,還是那句話:你不是想掙錢嗎?只要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做好了,錢就主動找上門來了,根本不用你如何大費周章。

然而道理確實就是那個道理,人們也都明白,但如何能真正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去做一件事,這也許是另外一回事。又如何能醒悟和自律,也是一個不小的話題,主要靠人們自己去思考。

那咱就不說教。卻又想起另外一個故事。說,外國有個摩西老奶奶,直到八十歲的時候才想起來拿起畫筆作畫,這水彩畫不經意間就畫到了一百歲,卻饒有興致的始終如一。然而在她還沒有故去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了她的畫真是太棒了,爭相購買,雖價格不菲,但仍趨之若鶩。也有人採訪過她,問她是為了錢嗎?她說:不,主要是因為自己有興趣和喜歡。

這個答案其實就是最真實,也是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