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週末趕早市看到了久違的人氣,感覺親切心情通透。

該農貿市場位於濟南市中區一小區,有條件放開經營近一週時間了。規定每天早6點至上午10點營業,主要經營蔬菜水果食品類,早餐暫時未開放。經過此“疫”,不管是攤主還是居民,都普遍增強了安全健康意識,自覺佩戴口罩,儘量減少近距離交流。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有一種期待叫好久不見

因為放開時間不長,目前僅有固定攤位營業。由於小區還處於半封閉狀態,偌大的小區僅有南邊,北邊三個出入口可通行,所以周圍小區的居民,過來買菜買食品的較過去少了許多。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筆者一大早來市場發現居民相對少一些,據說一般8點以後才開始上人。往年濟南南部山區來市場出售山貨,野菜的暫時出不來,出攤的都是一些老面孔。但市場上蔬菜、水果、豆製品、肉類海鮮類等居民飲食生活必需品,已基本可以滿足,居民們不必再捨近求遠到超市去買了。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由於此次疫情呆在家裡的時間過長,居民們在市場上看到過去熟悉的攤主,熟悉的街坊鄰居,覺得那麼可愛可親。尤其春天裡上市的新鮮蔬菜、野菜、水果什麼的,五彩繽紛,讓居民們看了倍感親切,購買慾也比過去強烈了許多。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保障民生是疫情之後最大的政治

退休職工閆大媽年過花甲,腿腳也不利索。一大早來市場買了好多蔬菜和水果,用小拉車晃晃悠悠拉著往回走,臉上卻洋溢著滿足和歡樂。閆大媽說,“多好的早市啊!東西全,便宜,還新鮮。快兩個月了,買點菜得繞四五條馬路去超市,來回一趟累得腿疼胳膊疼。這下好了,吃的喝的在家門口就能解決了”。閆大媽還表示,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大的事。疫情後儘快恢復老百姓正常的生活,應該是重點關注解決的頭等大事。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和一位賣菜的大姐交流時,這位大姐頗為感慨,她說,快點放開吧,再這樣下去都受不了啦。像我們這些個體經營者,閒一個月半個月能忍一忍,時間長了心裡就慌了,沒了飯碗接下來吃飯都成了問題。如今攤位有條件放開了,儘管收入微薄,但每天還能有點進項,相信會越來越好。這位大姐說的“飯碗”,指的就是她賴以生存的這個攤位。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令人感慨和欣慰的是,過去市場上買賣雙方總有一些距離感和防範心理,個別居民對他們甚至還有排斥心理。疫情後大家再見面,看到過去熟悉的面孔,猶如街坊鄰居一般親切。似乎明白了市場上買賣雙方互通有無,實際上是魚和水的依存關係,相互之間也變得融洽起來…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沒有那一個春天,像2020年的春天令人期待

一年之際在於春。許多攤主和居民也希望生活秩序能儘快恢復正常,讓老百姓菜籃子豐富起來,在規範管理,科學管理的前提下,讓社區管理、百姓生活的“煙火氣”越來越興旺… “當然社區居民還是應該保持一份謹慎,畢竟本次疫情尚未完全結束”。市場管理人員如是說。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久違的農貿市場早市,居民盼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