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鐳是居里夫婦在1898年12月發現的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具有無可比擬的科學價值。因為鐳的發現對科學發展作出的偉大貢獻,居里夫婦還因此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從1898年到1902年的這4年時間裡,居里夫婦先後提煉了近一噸的礦石殘渣才得到了0.1克的鐳鹽,它的珍貴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雖然居里夫婦是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可是卻連1克用來研究的鐳都買不起,後來還是在麥隆內夫人的多方奔走下,才為居里夫人籌集到了1克鐳。由此可見,鐳是多麼的珍貴。

在當時的國內,只有清華大學有條件開展鐳的相關研究工作。因為在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儲存有50毫克的鐳。這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忠堯在1931年訪問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後,盧瑟福博士送給他的一件特殊禮物。就這麼50毫克的鐳,也是當時中國僅有的高能物理材料,它的重要價值可想而知。

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正是因為這50毫克鐳的珍貴,後來還引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83年前,一個乞丐不遠千里捨命護送一個鹹菜罈子到清華大學,罈子裡的物質後來轟動了整個中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大學南遷至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共同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整體搬遷校園不是一件容易事,在一片混亂中,存放在鉛桶裡的這50毫克鐳,被遺忘在了實驗室。如果這些鐳丟失,那將是中國科學界的一大損失。如果這些鐳被日本人獲得,那更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後果。

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當時的北京城裡到處兵荒馬亂,清華園裡的師生也早已經離開。可是,有一個人卻在這個時候悄悄地返回了清華園。這個人就是趙忠堯。當他發現實驗室的50毫克鐳落在實驗室後,焦急萬分的他立刻回到清華園,然後在梁思成的幫助下從實驗室找到了存放鐳的鉛桶。

趙忠堯雖然尋回了鉛桶,可是想要千里迢迢穿過日軍的封鎖去往長沙,仍然是一件危險重重的事情。在萬般無奈之下,趙忠堯只好扮作乞丐,把存放鐳的鉛桶放在鹹菜罈子裡,一路乞討往長沙行去。在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艱難跋涉之後,趙忠堯終於來到了長沙韭菜園1號的聖經學院,這裡是清華大學南遷後臨時租用的校區。

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為了保護這50毫克的鐳,趙忠堯丟掉了所有行李,一路上只能靠乞討為生。很難想象,這位文質彬彬的教授,在一路上究竟吃了多少苦。可是,最終他還是憑著一股毅力,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迢迢抱著鹹菜罈子走到了長沙。當他到達這裡的時候,身上的衣服早已經破破爛爛沾滿油垢,因為長時間沒有洗澡,他的身上還散發著一股難聞的味道。門口的守衛看到趙忠堯的樣子,以為他是一個真乞丐,不但不願意放他進去,還大聲呵斥讓他趕緊離開。

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看到守衛不願意放行,趙忠堯只好在門口扯著嗓子高呼梅貽琦的名字。梅貽琦是原來清華大學的校長,南遷後擔任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當他聽到有人高呼他的名字後立刻趕到門口查看,見到落魄如同乞丐的趙忠堯後驚訝不已。趙忠堯見到梅貽琦後眼淚便忍不住地流了下來,這個時候的他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因為這50毫克的鐳終於安全了。

82年前,一個乞丐捨命送泡菜罈子到清華大學,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在普通人的眼裡,50毫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重量,甚至捏在手心裡都無法引起人的注意。可是,這50毫克的鐳卻重若泰山,因為它是當時中國高能物理領域僅有的家底。這個鹹菜罈子裡裝的不僅僅是趙忠堯教授的夢想,還是中國高能物理領域的未來和希望。

趙忠堯教授後來成為了中國高能物理研究的啟蒙者和奠基人,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他和老師葉企孫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後來的“兩彈一星元勳”獲得者,有好幾位都是趙忠堯的得意門生。1998年5月28日,趙忠堯因病逝世,享年96歲。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實在令人萬分欽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