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造論條件之:三種圓滿


道次第——造論條件之:三種圓滿

三種圓滿


阿底峽尊者的家世、求學經歷、功德和所作事業。
  1.氏族圓滿
  “拿錯《羅乍瓦贊》雲。”拿錯,是人名,是迎請尊者入藏的譯師。羅乍瓦,是大譯師兼精通五明之意。
  “東方惹火地,於此有大城,名次第聚落。”東方,即印度的東方。惹火地,是地名,阿底峽尊者出生於現在的孟加拉國。其中有個城市,名叫次第聚落。佛經中,聚落就代表城市,人們都聚集在一起;而清淨、人煙稀少之地就是阿蘭若。這裡是以偈頌介紹阿底峽尊者的家庭情況,內容非常詳細,好像填了簡歷一樣。
  “其中有王宮,殿堂甚寬闊,金幢以為號。”城裡有座王宮,阿底峽尊者是孟加拉國的王子,所以生在王宮。這座王宮的殿堂很寬闊,名叫金幢,可能有很多黃金。
  “國王名善德,豐富多資財,有如支那君。”國王即阿底峽尊者的父親,名叫善德。他的財產很多,就像中國的皇帝一樣富有。


  “王妃吉祥光,誕生三王子,蓮華藏、月藏、吉祥藏為名。”國王的王妃名叫吉祥光,生了三個王子,分別叫蓮華藏、月藏、吉祥藏。
  “長子蓮華藏,五妃誕九子。第一福吉祥,今時具材能,亦稱達那喜。”長子叫蓮華藏,有五位王妃,生了九個孩子。他的第一個孩子叫福吉祥,很有才能且博學,又稱達那喜。
  “少吉祥藏者,比丘精進月。月藏序居中,現我親教是。”國王最小的兒子叫吉祥藏,就是阿底峽的弟弟,後來也出家成為比丘,法名精進月。月藏是阿底峽尊者的俗名,在家排行老二,就是我(拿錯)的親教師。
  以上是阿底峽尊者的家世,下面講一下他的求學經歷。
  2.求學經歷
  ① 博通世法
  “尊者於二十一歲以內,將內外教共應明處之聲明、因明、工巧、醫藥等四,學至最極精通。”內外教的內是佛法,外是外道教法。明就是學問,菩薩要從五明處學,即學習五種知識。印度人以五明來歸納一切學問。其中,聲明屬於語言文字的學問,因明屬於辯論的學問,工巧明屬於科學、藝術的學問,醫方明是關於醫藥方面的學問。對於這些世間學問,阿底峽尊者在21歲以內,已經學得非常精通。

  “又於十五歲時,聽《正理滴論》一次,即辯論折服一著名外道,於是英稱普聞。此大綽龍巴所說。”《正理滴論》是一部因明著作。尊者在15歲時,聽了一次《正理滴論》,就在辯論中折服了一位著名的外道。所以,他在當時的名聲和影響都很大。這是大綽龍巴所說的。
  ② 得受灌頂
  “爾後,復於黑山道場,親近羅睺羅古達喇嘛。此喇嘛曾得喜金剛現身,金剛空行母授記得成就者。尊者蒙此喇嘛為授大灌頂,命名曰智密金剛。”後來,尊者又親近了名叫羅睺羅古達的喇嘛,這位喇嘛曾經得到喜金剛(密宗本尊)的現身,金剛空行母也授記他是修行成就者。阿底峽尊者得到羅睺羅古達喇嘛的灌頂,並被賜名為“智密金剛”。
  “直至二十九歲時,於諸已得成就師前,修學金剛乘法。”到29歲時,尊者跟隨很多在密宗上修行有成的大德,修習金剛乘法。這就說明,當時阿底峽尊者是以在家的身份,廣泛參訪這些大德,在他們那裡學習。
  “至是,經教、教授通達無餘,即自憶念:於諸密咒我已精諳。嗣經空行母等夢示多部密經,皆未曾睹,乃折其慢。”尊者通過多年廣泛參學後,對密乘的經教和修行,自己感覺基本都懂了,已經足夠了。後來有空行母在夢中給他示現多部密教經典,告訴他,有很多密部內容你還沒看過,還不懂。有了這個經歷之後,阿底峽尊者的慢心一下就被折服了。

  ③ 出家求道
  “自此以後,有諸師長及其本尊,或明或寐而加勸請雲:若出家者,能於佛法及眾生作大饒益。”密宗修行講究修本尊法,比如修觀音法,是以觀音菩薩作為自己觀想和臨摹的對象;修文殊法,是以文殊菩薩作為自己觀想和臨摹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本尊。從此以後,他曾親近過的師長,或修行的本尊,經常在平時勸他,或睡覺時給他託夢,勸阿底峽尊者出家,告訴他:如果你出家的話,能對佛法和眾生有很大的利益。
  “尊者依言,往投大眾部持律上座已修入加行位中之戒鎧大德,求請剃染,為作和尚,令得出家。”尊者聽了這些師長和本尊的勸說,就去親近當時大眾部一位持律非常嚴謹的上座,叫戒鎧大德,請他為自己剃度,做自己的師父,使自己能在戒鎧大德座下出家。
  “三十一歲內遍學顯教。”阿底峽尊者出家前有學密教的經歷,出家後又從顯教,尤其是聲聞經論開始學習,在31歲內遍學顯教。
  “別於《大毗婆沙論》,依止法鎧論師,於啊登打補日研究至十二年之久。”《大毗婆沙論》,是有部非常重要的論典。佛教史上第四次結集,主要就是結集了這部論典,共200卷。阿底峽尊者跟隨法鎧論師,在啊登打補日(印度地名)研究《大毗婆沙論》,一直研究了12年之久。

  “以對根本四部要典皆甚精熟,故於各部異義,取捨之間互有出入處,雖頗微細,亦能毫不紊亂而正了知。”根本四部,即經部、有部、唯識、中觀。對顯教各部的知見和主要論典,尊者研究得很精通也很熟悉,所以對各部的不同法義,及取捨之間有出入的地方,比如這個部派和那個部派之間的差別,都非常清楚。
  上面介紹了尊者求法的經歷,從在家學密宗到出家學顯教,從聲聞乘到大乘,從有部到根本四部。接著介紹尊者所成就的功德。
  3.成就功德
  “三藏靈文能攝盡一切佛教,故證之功德亦以戒定慧三學攝之。”經教不外乎經律論三藏,佛法修行也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所以宣揚尊者的修證功德,也是從戒定慧來說明。
  ① 具足戒學
  “戒學者,定慧一切功德之所依,千經萬論之所贊。”戒是定和慧的所依。依戒生定,依定發慧。沒有戒的基礎,就不會有定和慧。所有經論都讚歎戒的重要性,讚歎戒的功德。因為戒是正順解脫之本,也是無上菩提之本。
  “欲求證得定慧,先須具足淨戒為增上緣。於此有三。”如果希望得到定和慧,先要持戒清淨。有持戒清淨作為增上緣,才能得定發慧。關於尊者的持戒功德,可以從他所受的三種戒律來說明,即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乘戒。

  【別解脫戒】
  “初,具足殊勝別解脫戒者。”首先說明尊者持別解脫戒的情況。別解脫,又叫別別解脫,就是你每持一條戒,就能從一種執著和煩惱中解脫出來。如果持不好,就別想解脫。別解脫戒是一切戒的基礎。如果在南傳地區,只受別解脫戒。包括五戒、八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屬於別解脫戒的範疇。
  “尊者於受得比丘戒後,愛護其戒,如犛牛之愛尾。”阿底峽尊者非常重視別解脫戒。他受了比丘戒之後,愛護自己的戒,就像犛牛愛護自己的尾巴一樣。傳說雪山有一種犛牛,對自己尾巴的毛特別愛護。如果尾巴纏到樹枝上,就要想盡辦法把尾巴解開。哪怕正有獵人追趕,它寧願被抓,也不把毛扯斷逃跑。“犛牛愛尾”是佛經常見的比喻,說明這種牛對尾巴簡直愛護到極致。
  “守護輕細,猶且捨命不渝,於諸重禁夫復何說。”阿底峽尊者對於細小的戒都非常愛護,寧可捨棄生命都不犯戒。對於四根本戒之類的重戒,更不用說了。輕細,即威儀、百眾學之類,比如衣服怎麼穿,走路怎麼走,吃飯時碗怎麼拿。重禁,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
  “大持律上座之稱,於焉起矣。”因為尊者持戒嚴謹,當時很多人就稱他為大持律上座。

  【菩薩戒】
  “次,具足菩薩戒。”下面介紹尊者持菩薩戒的情況。
  “尊者於修習慈悲為本菩提心之教授,雖曾多所參學,別經久時。”對於修習慈悲為本的菩提心教授,尊者曾到處參學。菩薩戒的根本就是菩提心,或者說,菩提心是菩薩戒的靈魂。如果沒有菩提心,是不得菩薩戒的。受菩薩戒時,戒師會問:“你發菩提心沒有?”只有發起菩提心,才有資格受菩薩戒,否則根本沒資格受戒。所以菩薩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受持菩薩戒,也是為了圓滿菩提心。
  “特依金洲大師修習由彌勒、文殊降及無著、寂天,輾轉傳來最勝教授。”尊者多次參學菩提心教法,還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漂洋過海,去依止金洲大師,跟隨大師學了12年菩提心教法。這個傳承是由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到無著菩薩、寂天菩薩,輾轉傳來的最殊勝的菩提心教授。
  “於自他相換之菩提心,隨得生起。”最殊勝的菩提心教授,就是阿底峽尊者依止金洲大師修學的“自他相換法”,出自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尊者學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自他相換的菩提心隨時都能生起。眾生的特點是執著自己,對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漠不關心。也就是捨棄別人,在乎自己。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修法,就是把在乎自己的這份心,轉化成在乎一切眾生;把捨棄眾生的心,轉化成捨棄自己。做到不在乎自己,只在乎眾生。總之,尊者隨時都能進入無我利他的狀態。只要心裡一想,馬上就能做到,說明菩提心已經修得很純熟了。

  “由願入行,而受學處,廣修諸行,毫無違越。”通過發願菩提心,而受持菩薩學處,進而廣泛修習菩薩行,絲毫沒有違越。這個菩薩行,主要是根據“瑜伽菩薩戒”行持。菩薩戒也像別解脫戒一樣,是有具體戒條的。
  【金剛乘戒】
  “最後,具足金剛乘戒。”最後,是尊者受持金剛乘戒的情況。
  “以具觀自身成本尊之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之三摩地,隨成瑜伽之尊。”金剛乘修行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都屬於禪修方法。生起次第主要是觀想本尊,比如修觀音本尊,就觀想自己是觀音菩薩,觀想這個世界是觀音菩薩的剎土。通過這種觀想,把染的境界轉化為淨的境界。圓滿次第主要通過修習氣脈明點,激發自性光明,進一步證悟空性智慧。對這兩種修行,尊者都達到非常高的成就。
  這裡本來講戒的,為什麼先講到定?說明阿底峽尊者的禪定功夫已經這麼高,持戒就很容易了。我們之所以犯戒,就因為有貪嗔痴,有妄想、散亂。如果一個人很有定力,就不會亂打妄想。貪嗔痴在內心的力量很弱,自然不容易犯戒。所有犯戒都是因為妄想、顛倒、煩惱,有了禪定,就可以降伏妄想、顛倒、煩惱。我們說依戒生定,但反過來,如果有了定,持戒也更輕鬆。現代人之所以持戒難,就是因為沒有定,要靠意志力,用很生硬的方法降伏煩惱,那是非常難的。如果你有了定,就不必靠意志力降伏煩惱。事實上,根本就不想犯戒,也沒有犯戒的慾望。

  “特別於所制禁戒無所違越,諸三昧耶如理守護。”所制,即金剛乘戒,主要有14條,又叫三昧耶戒。金剛乘戒的特點,要視師如佛,對師長絕對服從。
  【如法守護】
  “如上三種禁戒,非僅受時暫起勇進,亦於受後各別隨行終不違犯。”對以上三種戒,尊者不是受的時候才精進持戒,受了以後也是一樣。這種嚴格持戒的態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盡未來際地這麼做。平常人剛受完戒,也覺得不能犯戒,但過一段時間就忘了,不把戒律當回事。尤其是現在的佛教界,受戒往往流於形式。很多在家居士受五戒,包括出家人受沙彌戒、比丘戒,好像受戒就是要取得一個身份,並不關心戒律的內容是什麼,能不能做得到,做了有什麼用。很多在家居士受五戒,並沒有仔細瞭解五戒的開遮持犯。出家人受沙彌戒也好,比丘戒也好,真正把戒律當一回事的也不是很多。
  “設有違越,亦疾各依還淨儀軌,除罪清淨。”但尊者不是這樣的。他不僅嚴格持戒,如果不小心犯了戒,會馬上以如法的方式懺悔。就像衣服,只要有點髒就立刻洗。受戒是為了獲得清淨的戒體。為了不讓這個戒體受染汙,就不能犯戒。如果違犯,就要以懺悔來清洗戒體,清洗人格,清洗內心汙濁,所謂“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如果不懺悔,所造罪業就會在內心積累,久而久之,對我們的修行、健康、心理狀態都有影響。從心理學來說,人犯了罪會有心理負擔。尤其是有道德感、慚愧心的人,心理負擔更重。懺悔之後,就能放下負擔,擁有清淨、健康的身心。

  ② 具足定學
  “具足定學有二。”尊者禪定方面的功夫也了不得。這裡講的定,有共和不共兩種。前面講的三種戒也包含共和不共,別解脫戒和菩薩戒是共的,金剛乘戒是不共的。
  “一、共者,得止中心之堪能。”在定學中,共的部分,是根據顯教修止觀,通過止的修行,得到禪定。
  “二、不共者,證得最極堅固之生起次第。”不共的部分,就像前面說的修本尊法,成就後始終安住在這個境界不散亂,就是堅固。如果定力不強,就很容易散亂。就像有人唸佛,念一會兒心就散了,那就是不堅固。如果堅固的話,一句佛號風吹不動,雨打不入,任何情緒、煩惱、外境都干擾不了你。人家說你好話,說你壞話,你都不動心。你只有正念的狀態、慈悲的狀態,這就是定。如果你看到不同境界,會有不同的情緒產生,心就是在散亂、掉舉中搖擺不定,這就沒有定。尊者修習生起次第,已經修到最極堅固,時時都能和本尊相應,不被外境擾亂。
  “又修禁制之行六年,或雲三年。”禁制就是關在一個地方專修。為了修習禪定,尊者曾有過六年的閉關修行,也有說是三年的。
  ③ 具足慧學
  “具足慧學有二:一、共者,謂得止觀雙運之觀行三昧。”具足慧學也有兩種。一是共的部分,是通過聞思經教(顯教)獲得正見,然後把正見落實到止觀,契入空性。這樣的修行,尊者已成就止觀雙運的觀行三昧,也就是契入空性了。

  “二、不共者,成就圓滿次第之殊勝三昧。”不共的部分,是有關密乘的修行。尊者成就了圓滿次第,在氣脈明點的修行上有很高成就,獲得正受,也就是三昧。
  這部分介紹尊者的修行功德,有持戒、修定和智慧的成就,也介紹了《道次第》的傳承。本論主要繼承印度佛教中深觀和廣行兩大傳承,即中觀和瑜伽學派。從印度佛教的歷史來說,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晚期大乘。原始佛教既有聲聞乘也有菩薩道的修行。部派佛教是佛陀滅度後約一百年出現的,主要有上座部和大眾部。其中各有很多部派,所以有十八部之說。漢傳佛教的《異部宗輪論》,就反映了當時部派佛教的思想。其中,有部、經量部、大眾部屬於比較有代表性的。玄奘三藏就翻譯了大量有部論典,有“六足一身”。一身指《大毗婆沙論》,六足指其餘六部論典,都是部派佛教論師們對《阿含經》的詮釋,內容非常豐富。可惜現在的人沒有耐心去讀。
  大乘佛教中,初期大乘主要盛行中觀般若,中期大乘主要盛行瑜伽唯識,晚期大乘主要盛行密宗。大乘佛教在中國有八大宗派,但在印度基本是兩大主流,就是中觀和瑜伽學派。義淨三藏在《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一者瑜伽,一者中觀。”但從大乘經典的內容看,應該包含三大體系。太虛大師和印順法師都把大乘判攝為三系,即唯識、中觀、如來藏。唯識叫虛妄唯識系,講的是妄識;中觀叫性空唯名系,講一切法都是空性,只有假名的存在;此外是真常唯心繫,講真心,講如來藏。

  漢地的唯識宗是繼承瑜伽學派建立起來的,三論宗是繼承中觀思想建立起來的,禪宗則是依據如來藏的思想。藏傳佛教的大圓滿、大手印,基本也是立足於如來藏的見地。總之,印度的大乘佛教有這樣三大思想主流。其中,又以中觀、瑜伽兩大流派的影響最大。之前說過,這兩派曾有過對抗時期,後來又走向融合,出現了瑜伽傾向的中觀學者——繼承中觀的見,同時又繼承瑜伽菩提心和菩薩行的思想。阿底峽尊者就繼承了這個體系,宗大師又繼承了阿底峽的思想。我們學習的《道次第》,也屬於這個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