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詢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該怎麼說?

丘崇壇


這是面試官最喜歡問的問題,也是“走流程”般的收場。很多公司在面試結束後,HR往往都喜歡來上這麼一句。



這時,如果你不會回答,來之前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那就乾脆不要答,因為一旦說錯話,就會留下不好的印象,嚴重的話就和夢寐以求的公司擦肩而過了。

在這裡分享一個我的經歷:大三下學期出來實習的時候,投了一份簡歷到北京的字節跳動。

後來收到了HR的遠程面試邀請,我個人感覺在面試的過程中,對問題的回答還算可以。但就在面試結束的時候,HR問:你還有什麼需要問的嗎?當時我也是毫無準備,也想早點結束面試,就說了一句:貴公司收實習生的標準嚴格嗎?

後面我沒有通過面試,我思前想後,一直覺得原因出在最後的那句話之上。


當面試官問你:還有什麼需要問的嗎?如果你沒有想好問題,乾脆也不要亂問,亂說話可比沉默強不到哪裡去。

但如果你早就知道面試官會這麼問,那你應該提出一個有內涵的、高質量的問題,來讓面試官眼前一亮?一個“光彩奪目”的問題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它是一個具體的問題。你問的問題,不能是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2.它還需要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沒有意義的問題就等於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3.它也需要是一個可以應答的問題。假如你問出一個很高深的問題,面試官答不出來,讓他感到尷尬,那我想你的職位也應該不會有戲了;

4.它也還是一個相關的問題。要和你的工作、和你今天坐在這裡的目的相關,而不是脫離今天的話題性,亂扯太遠;

5.它還需要是一個有策略的問題。一個沒有策略的問題,給人的感覺很虛假,在面試官看來也會是這樣。


你或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設問:

01

關於公司方面

你可以嘗試著圍繞公司進行發問,來證明你對公司的關注和對這個職位的在乎程度。

比如說你可以問:

(1)貴公司是怎麼評估員工在試用期的表現,以及轉正的標準是怎麼樣的?

(2)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是怎麼佈局的?

(3)公司最傑出的員工曾經有什麼優秀的事蹟?

(4)能否找個時間到貴公司親自參觀一下?

這一些相關性的問題都可以納入提問的範圍。


02

職位相關

假設你很在乎這個職位,你對這個工作很感興趣,那麼你一定會問出一些,和職位有關的高質量的問題,在面試官這樣看來才是正常的情況,會給面試官留下較好的印象。

關於職位你可以這麼問:

(1)我所從事的這個職位能學習到什麼?

(2)這個職位發展的前景會是怎麼樣的?

(3)這個職位最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4)貴公司對這個職位所期望要達到的一個要求是什麼樣的?

(5)公司裡面是否有關於職位的針對性培訓?

......

03

關於未來發展

發展類的問題,也是比較廣泛,那是一定要合乎情理,不要把你和麵試官的氣氛搞得太僵。

你或許可以這麼問:

(1)公司對於在職進修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扶持?

(2)貴公司是否有外派輪崗等機會 ?

(3)什麼樣的員工在貴公司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上升空間?

(4)能給到員工最大的扶持力度有多少?


以上的這些問題都可以算上是比較有質量的問題,相對於和麵試官聊家常、說客套話,或者像我一樣問“面試官我能否通過?”的要好很多。

04

小結

回答面試官的問題,一方面體現了你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的條理性;另一方面也在考驗你是否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所期望和要求,對自己的未來是否有規劃和有自信心?


所以在沒有做好準備,無法作答的情況下,最好就不要胡亂作答。

但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想好以上問題的答案。對自己求職路很有幫助。


職男小井


剛好最近在參加各種面試、主要說下我在結束後都問了什麼:

滴滴:滴滴的面試整體還不錯、比較幸運、一面的面試官也是從我們公司跳過去的、而且工位還在我附近。所以當時聊了很多目前團隊的問題、因為大家都知根知底、所以技術問題問的偏少、整體感覺OK。在結束後問了目標團隊的主要業務、發展狀況怎麼樣;前端團隊多少人;是不是異地合作模式、因為現在團隊屬於異地、所以對這個比較看重;還有就是問了下現在我做的這些東西是不是滴滴裡面也有考慮、因為這本身就是提效的事情、按理來說每一個團隊都會有相應的策略、其實還是想吹一波、哈哈。很幸運、最後通過了。

仔細查看其他同學對題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也有自己的套路、那些該問那些不該問心裡都有一杆秤。說的最多的就是工資的問題少問、我想這是共識吧,沒到hr面工資還是不要拿出來說事了、畢竟人家還沒打算要你呢、即使人家要你了我們還不要用swot模型分析下?況且、工資的事情一般也不在面試官的職責之內、面試官的工作就是找出你的優勢、然後給出談薪資的參考而已。

總之、現在的社招大有面試造火箭、進門擰螺絲的嫌疑。所以建議大家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問題、要了解的內容、畢竟都是想以幹事業的心態去工作的。這樣就需要更多的輸入來和目前的情況進行對比、取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況且換工作的事情本來就是雙向選擇、找不到好的理由支撐你的判斷是對的、還不如留在原地、就怕方向錯了越走越遠。




杭州IT程序員亮亮


我當面試官的時候,如果跟應聘者聊得不錯,通常會用這個問題來收尾。大多數應聘者是被動型,前面基本我問他答,我考察他,然後我主動介紹公司和崗位情況,對方沒有主動發問的機會,我需要給他一個機會。有些應聘者比較主動,有問有答,最後雙方瞭解的都差不多,問這個問題就是客氣一下,表示“我們要結束啦”。

不管是哪種情況,我都想通過這個問題,看看應聘者有多大意願來入職。

所以,對應聘者來說,回答“沒有”是不行噠,會讓面試官誤以為你興趣不大。那麼,問什麼問題,才能向面試官傳達“我很有興趣入職”的態度呢?

1、問公司、部門、團隊、工作相關細節

基於你面試前做的功課,以及面試中你們聊到的內容,進一步探究,比如,公司人員架構是怎樣的?團隊分工是怎樣的?你入職後馬上會接手的任務是什麼?

這會讓面試官感覺,你已經在模擬自己來上班的情景,開始考慮具體問題,當然是很有誠意啦。

2、問薪酬福利的具體構成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重要,同樣是“月薪一萬”,有的公司只是基本工資,有的公司確實底薪+績效+福利加一起,可能每月發一部分,剩餘部分留在季度獎或年終獎時發。所以,應聘者決定入職前,一定要仔細搞清楚薪酬福利構成。

但這個問題又很敏感,一般來說,面試官或HR沒主動談起,你不要先開口。所以,面試官這個問題,正給了你一個絕佳的機會。

但要注意,如果面試中並沒有聊到具體薪資,你不要問,只問構成即可。如果面試官表示,這個得跟HR談,或者構成因人而異,那你也不要追問,等著跟HR談到薪資時,再談好了。

應聘者關心薪資,就說明他在認真考慮入職。這是面試官願意看到的。

3、問公司和個人的未來發展規劃

公司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是什麼?你個人入職後的晉升通道是什麼?如果你問到這些問題,面試官會很開心,你在積極思考與公司共同成長。

其實對面試官來說,他希望招進來的員工穩定、有成長性。只要你在面試最後一問中展現出你能穩定、願意成長,就合格過關啦。


風一樣的GM


題主您好,我在第一家國企的時候,作為部門代表參加過幾次面試,說說我的看法。

1、面試流程

不同公司面試流程不一樣,我們公司流程大致如下:

01 學校簡歷篩查,通知面試

02 人資一輪面試

03 人資二輪面試

03 筆試(業務和英語)

04 部門面試(有必要的話,2輪)

05 體檢

06 報到

此外,有必要說一下,面試的人數是按照我們提交給人力資源部用人計劃的1:1.5-2來安排。如果不過,可能直接拒籤,或者計調其他崗位。

我一般在第四輪,和各部門代表一起,由人資部門一個副總帶隊面試新員工,哪個部門的應聘者面試,哪個部門的代表配合人資副總面試。

結束的時候,我們問的問題不一樣,我記得我最後一次面試的時候,問的是:“營銷部門壓力大,這幾年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你的收入沒有預計那麼高,你怎麼打算?”

2、禮貌結束,謹慎發言

當然,這個是題外話,迴歸本題目,我也問過:“您有什麼問題要問的?”這句話。

如果要說建議怎麼回答,我建議:

禮貌結束,謹慎發言。理由如下:

01 禮貌用語。大部分時候,這句話只是禮貌用語,就是告訴你面試結束了。因為不可能很直白的說:“你的面試結束了,回去等通知吧。”這個樣子顯得我們面試官很沒水平。除非我們不打算要這個人,否則會委婉結束。換句話說,我們基本不指望你回答什麼精彩的內容,我們要等下一個人進來了。


02 言多必失。每個面試官個性都不一樣,同樣的話不同人聽起來意思都不一樣。再者,問問題要分對象,管理者問宏觀問題,執行者問細節問題比較合適。對面前的面試官不是很瞭解的情況下,問題問大了職位低的面試官也不好回答,問小了顯得自己幼稚。還不如不要亂問。舉個例子,曾經有人問我:“請問公司對我的崗位定位是什麼?我要怎麼做才能達到公司的期待?”我當時只是部門行政文秘,邊上又坐個人資副總!非常尷尬。所以,少發言,自己輕鬆,面試官也輕鬆。

3、注意事項

那也會有朋友問了,我也不能什麼都不說啊?我建議說點簡單的,表表決心,不要說太多,就一兩句話。比如:沒有了,謝謝,如果有幸能夠加入貴公司,我一定……(提供價值、遵守制度、團結同事等等)

為什麼呢?因為雖然好的回答可以表現出你的思維和反應,但是於事無補。如果之前的環節,你pk不過其他應聘者,最後一個回答很難讓你扭轉局面。如果回答不理想,更完蛋。

在終面的時候,儘量不要多問公司規章細節,比如薪資、培訓、晉升等等,你認為是上進心的表現,在面試官眼裡,你功課沒做好!你在人資面試的時候就該搞清楚了。

也儘量不要自作聰明,問什麼個人發展的問題,這個是你自己的事情,面試官對你又不是非常瞭解,怎麼回答你?反而覺得你學生氣太重,不老練。

總之,對於這個問題,正常情況下,謹慎少言最合適。如果是高端面試,獵聘等等,另當別論。


職場衝鋒號


“你有沒有什麼需要的問我”在面試中不是一句客套話,是面試官特定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考察應聘者的思維、應變、和主動性等各方面,所以在最後一個問題上一定不要輕視。

我經歷過一個女孩子,一開始表現都很好,基本上我都確定可以試用了,在最後一個問題時對方問“公司是做什麼的?我來了主要做什麼工作“這個問題很明顯,公司介紹和崗位職責都可以在招聘信息上看到,只要自己有心,都能查得到,這種簡單的問題還要放到面試上問,豈不是沒有用心面試?或者說沒有把這份工作看在眼裡?所以不要忽略最後一個問題的回答。

詢問關於個人發展相關的問題

如果想表現你的主動性和你的工作追求,可以詢問關於自己入職後職業發展的問題,比如”這個職位的晉升通道是怎樣的?“”有發展的空間嗎?“這樣可以讓面試官覺得你是有想法的一個人,找工作是長期性的行為,眼光看的比較長遠,而不單單是為了找一份工作。這樣的人更加有培養的價值,一般公司都比較喜歡這樣的人。

詢問關於公司給員工提供平臺的問題

任何一家公司都喜歡有上進心的員工,可以詢問公司的平臺問題,比如”公司給員工提供的培訓機會有哪些?“”公司有相關職業提升的計劃嗎?“一方面可以瞭解公司人才培養的觀念以及行動,只有重視員工發展的公司才算一個有持續性的公司;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面試官認為你是有上進心的,通過公司的培養可以再提升的。

詢問公司對這個職位的定位

雖然社會上每個公司的職位都大同小異,但是每個公司對職位都有不同的定義,就拿IT來說,有的公司可能就把It作為處理公司電腦故障為主要工作;有的公司會把IT作為維護企業信息系統的對象;而有的企業會把IT作為信息化和生產結合,提升效率的關鍵紐帶。不同的定位,表示對這個職位的重視也不一樣。做電腦故障維修的只能拿最低薪資,給企業帶來效率的註定要拿高薪。


面試是雙向選擇的過程,而不是公司問你答,讓對方獲取你信息的過程,作為應聘者,你應當也要從面試中獲得你想要了解的信息,這樣才能確保你的選擇是正確的,所以對待每個可以獲取信息的機會都要抓住,提出最有利於自己的話題。


小話梅青青


我在大公司工作過,雖不是人力資源部,但與人事部的同事多少有些接觸,有點兒知道這個部門有些與其它部門不一樣的地方,即傲氣的優越感和莫名的神秘感。傲氣,是該部門隨便什麼職位的人員,都覺得自己更多瞭解各個部門人員的底細,你們很多人都是通過我的面試才被錄用的。神秘感,是相對業務部和其它綜合部門,他們內部好像有更多潛性規定,可事實上未必如他們自己認為的那樣。


說這兩點,是想提醒要面試的求職者,要相應地注意到自己哪兩點,其一是必要的適度的尊重,其二是真誠和大氣。

尊重,是雙方的。人力資源部的人員,習慣於那樣自帶的優越感,作為新人就要讓他們感覺到你正在帶給他需要的,但要適度,不卑不亢,尺度的拿捏得當是關鍵。免得以後真成為同事了,還為之前的表現給自己有點兒小別扭。


真誠,真實展現自己,與對方開誠佈公交流;大氣,要敢於面對,越不自信越含含糊糊人家越對你沒信心,於是根本不可能錄用你。

回到您的問題,當面試官最後問你"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時,你要表現出你的實力,你對對方的尊重,你希望通過最後一個顯示自己口才和思辨能力的機會,來給自己加分。

你有什麼不清楚的疑惑,對未來發展的考慮,對於自己本次面試的結果,對之前自己個別陳述欠佳做一個禮貌性質的交代,等等方面都可以真實的去表述。



這樣的問題,不要當作是客套和走過場,要抓緊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展現出自己與其他求職者,競爭者有哪些不同,尤其是實力上的不同。

既然要回答,就需要提前做功課。知道有可能被問到後,自己需要從什麼角度,用什麼內容去填充。不能空洞無物,不能僅僅是敷衍幾句。要在那兩點,圍繞尊重與真誠/大氣,突出自我的特點,讓對方記住你,留下兩個印象。

假如這次面試不理想,不要氣餒,積極準備下一次。

祝您成功!


我是畫大衛,可以關注我。謝謝!


畫大衛


碰到面試官的這個問題,需要謹慎分情況而論。有專業知識無經驗的新手,還是馬上可以上手工作的老手,是初次面試又或是第二次面試,需要區別對待。

面試環節是重要的一環,也是展現你個人風採的機會,但就是這麼重要的環節,可能因為你一招棋錯招致滿盤皆輸面試失敗的局面。

通常,一面大概30分鐘,先是你的自我介紹5分鐘,面試官提問3~5個問題,對企業初步瞭解你已經足夠。20分鐘後,面試官會問到上述問題,記住:一定不要回答沒有,即使你是人才,企業會給對企業不感興趣者差評。

*如果是新手,你的提問可以是:進入貴公司後,哪位前輩帶我熟悉業務?

*如果你是經驗者,提問要體現你的深度和專業度,比如工廠流水線管理崗位的話,要問:某產品的檢驗工序,工位幾個?人員幾個?,來突出你管理的知識和經驗。一問一答往下展開的話,就是你的加分開始了。再記住:除非企業先提出,否則不要主動提出關於待遇方面的問題。

順利通過一面,進入到第二次面試,二面通常是1小時左右。

*如果是新手,你需要提問2-3個業務的問題,最後你當然可以提問工資和待遇福利。

此時還需謹慎,委婉的提出:相信貴司有完善的工資體制,我能有幸進入貴司的話,根據我的個人情況,請介紹一下相應的工資和福利和獎金,謝謝!既表示你對企業的強烈興趣,又能清晰知道企業給出的工資,和你內心的心理價位做個比較。

有些面試者擔心一提工資可能就沒戲,決定要你的時候再談也不遲。這是個誤區,二面時不提就失去了主動談價的絕好機會,等到聯繫你時,企業一定有第二候選者,你的價格就一定談不高。

相反,委婉又優雅的提出待遇問題,企業也能看出你對工作的自信。

*如果是經驗者,提問幾個業務問題後,順其自然轉到你的優勢比如我在前一個單位就職時,擔任主管,成功經驗是***,因此對於貴司的這個崗位,我很有自信我能很快接手工作並能做好,相信我是該崗位的合適者。

面試官聽到這段話,一般都面露讚許之意,再談工資就有更多砝碼了。

雖然福利待遇是“禁區”,但企業也深知是必談的話題,所以,該問還得問!

最後,提醒一句,面試前的精心準備十分必要,包括提前準備2-3個問題,面試過程中情況千變萬化,準備好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祝你面試成功!

喜歡我的觀點,別忘了關注、轉發,也歡迎留言評論。


職場引體向上


大家好,我是馬文,今天來談談如果面試結束後,面試官問你有沒有什麼需要問的,而怎麼回答比較合適。


首先,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問題,當馬文以主管身份在面試候選人的時候,其他問題沒問到就算了,但是這個問題我一定會問,為什麼?因為可以從候選人的問題中知道候選人對這份工作重視的程度,以及是否有積極性和對自己未來是否有一定的規劃。因為如果重視這份工作,一定會提前做功課,也會有問題想問,什麼都不問,我會覺得你一點時間都不願意瞭解未來你工作的地方或者是工作內容。所以,如果這個問題問的好,對於你的面試是可以大大加分的。但如果馬文是以候選人的身份時,我一定會在面試前準備好幾個問題,縱使面試官沒問,我也會主動問他,為什麼?因為可以從面試官回答你問題的積極度,就可以判斷我被錄取的可能性,當你問一個簡單的問題,結果面試官滔滔不絕的跟你說了很多,表示他對你的印象不錯,80%以上你有機會錄取,但如果面試官只是草草的應付你的問題,那你不被錄取的可能性就有80%以上了。

“所以在面試前一定要準備幾個問題問面試官,從面試官回答問題的態度上,可以預測你錄取的可能性。”

接下來,就是要問什麼問題比較合適,基本上,馬文會建議在面試前準備至少2-3個問題,太多太少都不合適,2-3個問題中,可以有幾個個問題是通用問題,也就是每家公司都適用的,剩下的問題,則是專門問這間公司。


例如:

1. 公司企業文化是什麼?

原因:現在公司都強調“企業文化”,最有名就是華為的“狼文化”,所以在面試候選人時也會特別考慮這點,以免召進來的新人無法適應公司文化,所以候選人可以在面試前上網搜尋一下面試公司的介紹或簡介,心裡有個底,當問完這個問題後,適時地表示自己在哪方面也符合公司文化,這樣讓面試官能夠知道你在適應企業文化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小技巧: 除了問面試官這個問題以外,我會在面試的時候,就把公司相關的企業文化融入到我的回答裡,舉例來說:某公司強調團隊合作是公司的基礎,當我在回答其他面試問題時,就會強調過去是如何利用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推進項目,不知不覺中面試官就已經知道你是符合他們的企業文化。“

2. 目前公司對於這個崗位的候選人有什麼期待?

原因:雖然可能在面試前,已經看過工作描述,但是馬文認為如果能親口聽聽面試官如何描述對於這個崗位的期待,一來可以幫助自己更瞭解未來擔任這個崗位時,領導們希望這個崗位能帶給公司的幫助是什麼,二來是可以讓面試官知道你已經做好準備,所以希望知道努力的方向。


”這個問題就呼應到馬文在前面提到的,為什麼可以從問題中,知道你對自己未來是否已經有規劃,因為當別人還在擔心是否會錄取時,你已經考慮到未來的績效設定,相比之下,你的自信以及遠慮已經讓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公司是否有培訓機制?

原因:和第二個問題一樣,當別人還在想面試的時候,你已經把自己當做是公司的員工,急切的想知道如何能在公司成長茁壯。


“這裡要注意,當面試官的回答含糊時,或是提到目前培訓機制還在規劃等等,你要立即回答你本身也會主動學習,利用自己的時間加強不足的地方,因為有些公司壓根就沒有培訓機制,這個問題很有可能踩到他們的痛腳,所以要記得給公司臺階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有幫助。


我是馬文,歡迎來談談。

@馬文博士來談談,定期分享職場所見所聞,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關注,留言,一起來談談。


Dr馬文談職場


面試是一門學問,面試過程中的溝通更是一門學問。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乾貨:求職面試你不得不知的9大誤區

下面摘取部分觀點回答這個問題:(具體論述可關注查看原文)

如何怎麼給面試官提問?

(提問比回答更突出一個人的水平,問題是:你會提問麼?)

通常面試最後一個問題是:“你還有什麼要了解的嗎或你還想知道什麼?”

問題需要明確,別太寬泛:曾經有面試者問我“你對所處行業的大趨勢怎麼看?”額,這是要我寫篇論文的節奏麼?

確定對方有能力回答:千萬不要問“貴公司五年後規劃/發展戰略是怎樣的?”

面試你的也是打工的,公司也不是他開的。再說了,這個問題估計連合夥人也沒那麼清楚。

一般情況下,不要當場問面試結果:因為候選人通常有不只一位,企業會對所有候選人綜合比較。

當然,有時候面試官看到明顯不符合要求的候選人,很快結束之後,也會在最後給一些善意的建議。

那麼,你可以問什麼呢?

誠懇型問題:以您的經驗,能夠做好這個崗位的人通常具備什麼樣的特質?

好學型:我對這行確實很感興趣,您覺得我現在可以做什麼方面的學習和準備?

心機型:(假設面試官說,公司氛圍很好,你想確定是否真的如此。此問題視面試官風格而定,不要見誰都問:您能否分享一下,貴公司氛圍很好的一些例子?


作者 | 李筱影:500強HR,資深獵頭顧問,現諮詢公司合夥人,曾經為工作,如今為事業。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李筱影


我是老葛,職場生涯已12年。我面試人數不下百人。有些人給我搞各種面試技巧,有些人忠誠老實不言語,有些人誇誇其談,有些人面試不帶腦子!當面試官問你是否有需要諮詢瞭解的,如果有就大膽的提出來!且,最好提出幾個與你本職崗位、項目、企業發展關聯度強的問題!

一、切忌唯唯諾諾不敢提;

很多面試的人員,在面試官詢問完後,自己唯唯諾諾不敢多發言。有些太珍惜此次機會所以擔心“言多有失”;有些人缺乏面試和職場經驗不知道問什麼;建議這樣的朋友,最好在去面試前先對其公司、職位做個詳細的瞭解,並匹對下自己的意向和期望值。如果差距很大就別去面試了,如果去了,就詳細詢問些與公司、與項目、與崗位、與自己相關的問題。沒什麼可怕的!面試本來就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

二、切忌提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

有很多面試者溝通完畢後,讓提問題,項目、崗位、公司情況等他都不關心,就會丟出一些“薪資多少?單休還是雙休?……”別隻關注你的薪資,特別是用人部門、老闆更期望你能提出些對公司和項目關切的問題,這才能體現你的心智成熟度,職業素養,以及對該職位機會的認可程度!那些簡單的問題你不問也會在最後告知你。

如果面試官一直沒有主動告知那就有兩個情況:

  • 面試官忘記了,需要你諮詢;

  • 毫不客氣地說,你已經被pass的可能很大,不需要跟你說!(多數情況下是你被pass了)

三、溝通完後感覺對公司或崗位不符合自己期望,那就別提問了。耽誤大家時間!

四、如果要提問,問什麼?

按照先後順序,包括且不僅限於以下方面:

① 企業發展歷程-----② 項目發展階段----③當前公司的組織架構,部門內部的架構,各崗位人數----④如果自己有機會加入公司,首先關鍵任務是什麼----⑤職位的發展路徑,晉升機制---⑥其他諸如,薪資、薪資結構、福利待遇、作息時間、二次面試機會、等等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助到正在找新機會和正對面試流程犯愁的朋友們!關注老葛,助你職場一臂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